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规划计划>>往期规划>>十三五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330521/2016-00032 发文时间: 2016-05-31 00:00:0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德政发〔201622

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府直属各单位:

《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德清县人民政府

  2016518日         


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一、继续走在前列,谋划两新发展新篇章... 1

(一)发展背景... 1

(二)指导思想... 8

(三)发展目标... 11

二、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 15

(一)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15

(二)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 16

(三)加快形成产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17

(四)加快形成生态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18

三、坚持创新引领,建设创新创业新高地... 21

(一)聚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21

(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2

(三)高水平建好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 23

(四)聚力打造人才强县... 24

四、推进高端融入,增强开放发展新动力... 25

(一)全方位接沪融杭... 25

(二)建设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 27

(三)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28

(四)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 29

五、加快转型升级,拓展产业发展新格局... 30

(一)聚力打造411产业体系... 30

(二)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 32

(三)加强产业平台建设... 34

(四)强化产业转型升级... 36

(五)强化金融发展保障... 37

六、践行两山思想,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 37

(一)加强生态功能保护... 37

(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38

(三)节约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40

七、加强统筹协调,展现城乡一体新面貌... 41

(一)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41

(二)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42

(三)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45

(四)推进智慧德清建设... 47

八、提升服务水平,开创福祉共享新局面... 48

(一)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48

(二)促进居民增收就业... 50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1

(四)全力打造健康德清... 52

九、增强文化活力,迈上文化建设新台阶... 54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5

(二)健全公共服务文化体系... 56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57

十、深化法治建设,构建社会治理新体系... 58

(一)深化法治德清建设... 58

(二)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59

(三)推进基层民主自治... 61

十一、致力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建立高效推进保障机制... 62

(一)加强组织领导... 62

(二)实施六重考核... 63

(三)强化动态管理... 63

(四)促进广泛参与63

附件1:德清县“十三五”县域三生空间示意图…………………65

附件2:德清县“十三五”县域空间结构示意图…………………66

附件3:德清县“十三五”中心城市结构示意图…………………67

附件4:德清县“十三五”德清创新走廊示意图…………………68

附件5:德清县“十三五”规划“六重”清单……………………69

根据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等会议精神,编制了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纲要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是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

一、继续走在前列,谋划“两新”发展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县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新崛起,谱写建设美丽德清、创造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一)发展背景

“十二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紧紧围绕“全面翻一番,实现新崛起”的要求,大力实施“开放创新、接沪融杭”发展战略,长三角“秀美、富裕、和谐”的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不断夯实。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全县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92.7亿元和89874元,年均增长超过10%;财政收入66.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7.36亿元;规模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服务业占比达40%,地理信息、通用航空、高端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培育实现突破性进展,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成功列入省级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深入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共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98万亩,成功创建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新驱动形成新格局,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6%,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率先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和省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被评为省创新试点城市。

体制改革率先实施,接沪融杭持续深入成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农村综合产权确权、赋权、活权,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成功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多规合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民股份权能改革、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等国家、省级试点。积极推进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实行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差别化政策。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成功落户康乾新区,争取到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落户,以德清临杭物流园区与德清多功能港区为主载体全面打造杭州都市区重要物流基地。

城乡融合走在前列,田园城市特色彰显。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8位,居湖州三县首位。主城区、康乾新区、高新区(临杭工业区)高水平开发快速推进,下渚湖湿地风景区保护性开发有序开展,“一主一副三组团”县域空间发展架构形成。宁杭高铁 德清站通车,走进“高铁时代”。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县图书馆、展示馆、生态文化馆、体育中心相继建成,“智慧德清”建设全面展开。新市被列为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钟管镇、洛舍镇、莫干山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实施,“和美家园”创建村达到全覆盖,建成15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两美德清”全面深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荣获2014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全县劣V类水比例下降到6.25%,省级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达优秀,获得治水“大禹鼎”、省首批“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强势推进“三改一拆”,被评为省“无违建县”创建工作先进县。着力抓好“四边三化”,新增平原绿化面积6.4万亩,被列为全省珍贵彩色健康森林示范县和全省“1818”平原绿化行动先进集体。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治霾318”)攻坚行动,PM2.5日均浓度逐步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了11.2%。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1%,被列为省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县。

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662元和24934元,分别是2010年的1.64倍和1.84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强县、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第三批社区教育示范区和省首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入围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在全省首创职工社会保障卡购买健身服务。

社会治理持续创新,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全面实施“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创新“一窗式五证联办”新模式,完善“七联审批”服务机制,县级部门行政权力事项精简率达60.2%,实现“政府投资项目部门审批60天、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100天”。扎实构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一体”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被列为“三社联动”示范观察点,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企业)三级新居民组织网络,实行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在45个行政村建立乡贤参事会,获“2014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提名。积极倡导农产品“讲道德,更健康”理念,成功创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和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等。成功创建全省首个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县,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被列为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平安德清”建设实现“十连冠”。

对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30项指标,除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指标受大环境下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完成难度较大外,其他指标均能完成或接近完成任务,且主要指标增长速度略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良好势头,表现出充足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十二五”规划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下行和财政增收压力依然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依然不高,创新投入依然不足,大项目、好项目依然较少;部分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还不够快,制度性成本仍然较高,老百姓的获得感还不够强;交通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平衡,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尚未全域实现;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基本公共服务与全面实现城乡统筹还有一定差距。

专栏1 德清县“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2010

实绩

十二五规划目标

2014

实绩

2015

实绩

年均增长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42.8

410

11%以上

367.5

392.7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6564

94000

11%以上

84226

89874

3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24.1]

[860]

11%以上

[744.5]

[1000]

4

财政总收入

亿元

34.5

69.4

15%以上

62.9

66.64

5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18.6

37.4

15%以上

35.3

37.36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77.2

142

--

121

136.1

7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3.6

38

1个百分点

38.2

40.7

8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4.8

30

16%

22.58

21.2

9

出口总额

亿美元

12.1

27

18%

19.58

18.6

1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

%

23

30

1.4个百分点

37.1

44.8

1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

1.67

2以上

0.1个百分点

2.59

2.66

12

城市化水平

%

58

65

1.4个百分点

63.5

65

13

“和美家园”创建覆盖率

%

31

全覆盖

--

89

全覆盖

14

五年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7.8

5.8

--

6.18

7.87

15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5

4

--

2.95

2.64

1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6016

43725

10%

39516

42662

1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3575

22560

11%

22820

24934

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1.0

2

--

2.8

-0.4

19

国民预期寿命

77.4

77.8

--

79.85

79.85

20

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0.1

11

--

10.82

11.04

2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8

56

1.6个百分点

61.35

62.9

2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

65.7

全覆盖

--

95

全覆盖

23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

93.5

全覆盖

--

99

全覆盖

24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2.3

2.3

--

2.36

2.36

2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

吨标煤/万元

0.96

完成下达任务

--

0.66

0.62

26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吨/万元

--

完成下达任务

27

化学需氧量

万吨

0.42

[14.5%]

--

[13.52%]

[15.68%]

28

氨氮

万吨

--

[19.8%]

--

[16.07%]

[19.85%]

29

二氧化硫

万吨

0.583

[8.9%]

--

[9.74%]

[10.48%]

30

氮氧化物

万吨

--

[5.5%]

--

[5.82%]

[6.29%]

注: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⑵ [ ]内数据为累计数;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按当年高中毕业学生升入高等院校人数计算;⑷“接近完成”指预计可完成规划目标95%以上的指标。⑸数据以统计局口径为准。

未来五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震荡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区域竞争尤其是对高端要素和产业的争夺更趋激烈。德清必须主动适应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迫切任务,企业要切实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政府要切实适应转型要求,加快转变职能,创新制度供给,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城市国际化的新要求,加快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对外交通路网、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平台等建设水平。“十三五”期间,关键是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实现赶超发展。一是要发挥德杭同城的优势。杭州都市区转型升级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全面启动,城际轨道交通、杭州二绕等重大基础设施网络稳步推进,德杭紧密同城化效应更加明显。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德清创新走廊等平台有条件无缝对接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承接高端功能、集聚高端要素,实现从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华丽转型。二是要发挥开放发展的优势。德清地处长三角开放前沿,是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洋家乐国际品牌全面打响,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论坛永久会址在高新区(科技新城)落户,拥有生物医药国家出口基地和户外休闲用品省级出口基地等国际化产业平台,对外贸易涉及164个国家和地区,美都能源等企业率先走出去参与能源、木材等资源开发,在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谋划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以开放促创新、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机遇和潜力。三是要发挥对接上海的优势。随着商合杭、湖苏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互联项目的建设,德清将全面进入长三角两小时交通圈,与上海逐步形成同城化效应,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特别是深化与上海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和功能溢出,实现有效突破的条件已经进一步成熟。四是要发挥综合物流的优势。德清拥有通江达海的内河港口和公铁水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可以融入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重大战略举措,打造联接长江中上游,面向长三角乃至国际的重要物流节点,构建德清京杭运河产业带,并在粮油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家居(装饰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领域的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五是要发挥产业先发的优势。德清在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休闲旅游、新型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经率先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形成一定的特色和平台优势,有条件有基础把握中国制造2025、全省七大万亿级产业等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抢占产业转型发展的先机。六是要发挥生态资源的优势。湖州是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德清集名山、湿地和古镇为一体,生态资源丰富,以洋家乐为代表的高端休闲产业初步形成一定的基础和品牌,低碳旅游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随着美丽中国战略的全面深入推进,将助推德清休闲、健康、文化等产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七是要发挥改革先行的优势。德清是全省乃至全国各项国家、省级试点最多的县(市、区)之一,自推进全省城乡体制改革以来,已争取到了13项国家试点及25项省、市级试点,开展了一系列成效明显的体制机制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德清应当持续深化各项改革试点,有效破解发展瓶颈,加快释放制度红利。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德清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是将发展潜力转变为综合实力,实现高水平新崛起的关键突破期,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转型意识和赶超意识,以大改革、大创新实现大发展,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实质性转型,力争在全省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走在前列。

(二)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聚焦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更高水平新崛起,深入实施改革创新、接沪融杭战略,紧扣转型发展主线,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必须聚焦“两新”大主题,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更加重视提升经济发展层次、生态环境质量、城乡建设品位和人民生活品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更高水平新崛起,切实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新高度,全面深化改革有新突破,全面依法治县有新水平。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创新走廊为主引擎的都市区经济体系。创新创业是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和优先的战略位置,把改革贯穿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主动融入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杭州创新大走廊建设,以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为新引擎实现新兴产业大发展,以砂村平台为大载体实现重大项目新突破,以创新走廊建设为主抓手持续深化“德清模式”,构建都市区经济体系;发力“供给侧”引导企业创新做强,加快建设人才强县,推动实施“互联网+”,建设“智慧德清”,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经济实力大提升。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展现城乡一体、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魅力交相辉映的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面貌。统筹协调是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要把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统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任务。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深入开展城乡体制改革,全力做好中心城市品质化提升、小城镇特色化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深化等三篇文章,统筹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城乡建设品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打造道德高地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大提升。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绿色低碳是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将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合理划分城镇、生态、农业三类空间,坚持抓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治气治霾、土壤修复等环境治理工作,做好生态+文章,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洋家乐、美丽农业等生态经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健全西部山区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制度,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德清。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加快以平台、产业、企业、人才国际化为核心的城市国际化进程。对外开放是转型发展的战略途径,要把推动城市国际化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杭州都市区建设,加快推进德杭同城化发展,大力推进平台国际化、产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发展活力,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创造更具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美好生活福祉共享是转型发展的本质要求,要把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公共交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完善多元化的协同治理机制,加强三社联动的社区建设,加快建设法治德清,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

(三)发展目标

后五年,必须确保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更高水平新崛起,为建设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五个更

——经济增长更有质量。全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8%以上,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生产总值比重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莫干山国家高新区、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莫干山国际健康城)、德清工业园区等产业平台建设更上新台阶,砂村、下渚湖等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打造全县美丽农业品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新区(科技新城)、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建成和水平提升,德清创新走廊建设初步成形,力争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全县人才总量达到12万人,力争成为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翼,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创新创业发展高地、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对外合作更加高端。进一步融入杭州都市区,通用机场等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启动,重大交通项目有突破,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教育、文化、卫生、通讯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持续深入,德清接轨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重大战略取得有效突破,高水平建成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德杭同城化效应进一步增强。接轨上海取得明显突破,力争建设若干与沪杭合作的产业基地(园区)和科创平台。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城市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建成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德清港国际物流园、临杭物流园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初步建成1个以上国际合作园区,地理信息、休闲旅游等产业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更加美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和要素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GDP能耗、水耗、碳排放量等各项指标水平位居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莫干山、下渚湖、东苕溪等生态功能区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进一步提高,PM2.5浓度控制在4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全面消灭类、劣类水,类水以上占比达90%以上,全县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城乡融合更加深入。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7%,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建设,三区一湖中心城市能级和品位再上台阶,新市小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莫干山镇、洛舍镇、钟管镇等特色小镇,高标准完成地理信息小镇等特色小镇创建任务,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着力“建设大交通、发展大物流、振兴大港航”,构建县域公交、供水、污水、供气、垃圾处理等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智慧德清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城乡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城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有效突破,县域多规合一空间管控体系基本建成。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努力使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到8.5%9%左右,低保标准逐年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逐步实现12年义务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政府制度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法治德清建设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法治、德治、自治三治一体社会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平安德清建设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栏2“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

2020年

目标值

年均增长

(提高)

指标

属性

1

经济

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392.7

582.7

8%以上

预期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89874

133450

8%以上

预期

3

财政总收入

亿元

66.64

95.6

7.5%以上

预期

4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37.36

51.2

6.5%以上

预期

5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67.9

[1800]

10%以上

预期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36.1

230.5

11%

预期

7

外贸出口

亿美元

19.5

保持适度增长

预期

8

实际到位外资

亿美元

1.82

2

——

预期

9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40.7

——

12个百分点

预期

10

四大产业增加值

亿元

——

——

12%左右

预期

11

城市化率

常住人口城市化率

%

65

70.7

[5.7]个百分点

预期

12

户籍人口城市化率

%

39.4

44.1

[4.7]个百分点

约束

13

创新

驱动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66

3.2

[0.54]个百分点

预期

14

发明专利授权量

366

新增[1200]

——

预期

15

互联网普及率

%

60

80

[20]

预期

16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万元/

12.6

17.7

7%

预期

1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44.5

50以上

[5.5]个百分点

预期

18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8.08

12

[3.92]万人

预期

19

民生

福祉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367

52500

8.8%

预期

20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1.69

——

[5]

预期

21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13.5

14以上

[0.5]

约束

22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万套

3.13

3.74

12%

约束

23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3.02

5.42

[2.4]

预期

24

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21

40

[19]

预期

25

人均预期寿命

79

80

[1]

预期

26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0.139

0.086

——

约束

27

资源

环境

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

%

——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

28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17.5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

29

单位GDP用水量降低

%

——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

30

万元生产总值耗地量

平方米

46.03

36.5

[-9.53]

约束

31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

32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

——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

33

二氧化硫

%

——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

34

氨氮

%

——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

35

氮氧化物

%

——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

36

空气质量

PM2.5浓度下降

%

——

——

[-12]

约束

37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69.52014年)

80

[10.5]

约束

38

县控Ⅲ类水质以上断面比例

%

82.3

90以上

[7.7]

约束

39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

49

50.2

[1.2]

约束

40

林木蓄积量

万立方米

68.2

72.8

[4.6]

约束

注:[ ]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

二、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

以全面深化城乡体制改革为重要抓手,以结构性改革和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为重点,切实提升改革的综合效应,加强城乡一体发展标准化建设,巩固改革成果,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协调发展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改革示范区。

(一)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快建立“多规合一”成果运用机制。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健全完善以县域总体规划为主体的空间规划体系,创新县域空间规划管理和协调机制,积极运用六个一多规合一成果,加快建立和完善1+1+N(规划协同平台+审批服务平台+部门专业平台)的信息平台体系,加强对县域空间的底线管控,提高空间管控能力,有效统筹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结合多规合一成果体系,在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开展环评、能评、安评、水保、矿产压覆等审批制度的区域性试点改革,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形成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部门强监管的工作机制。建立区域协同共建机制。以推进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健全完善与杭州都市区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中心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协同推进机制,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市政、电力、电信、环卫等重大基础设施及长效管护机制建设。

(二)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产权、集体经营性资产股权的确权工作,以“精准确权”全面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家试点、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国家试点、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国家试点、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改革。健全完善四级联动的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综合产权保证保险贷款试点改革,深化完善农村综合产权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省级试点、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省“救急难”工作试点等,全面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形成城乡居民方便共享的教育、卫生、民政、残疾人、文化、体育、计划生育和基本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系。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系统梳理、统一依附在户籍制度背后城乡差异政策,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配套政策体系。探索实施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农民工市民化制度设计。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加强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重心下移、服务便捷、管理高效的政府权力运行机制。

(三)加快形成产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创新做强,打造新的增长点。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企业减负机制,倒逼落后产能淘汰,降低实体企业成本,对僵尸企业依法实施破产清盘、资产重组。探索“房票”制度和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定房地产市场机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要素保障机制。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为契机,建立健全以创新主体企业化、创新激励人本化、创新发展平台化、技术成果商品化和创新服务社会化“五化联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自主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的平台优势,着力引进一批互联网金融产业企业,大力发展金融创新业务,积极培育新兴金融业态,全面打造全省领先的金融创新示范县。建立健全国有和民办社会事业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探索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化评价机制,完善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完善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完善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推动综合性县域要素交易综合平台建设,成立德清县综合要素交易中心。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项目投资准入制度。建立健全项目推进要素保障机制。建立以“四换三名”为核心的企业分类指导制度。加快实现物流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成果运用,探索建立服务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和社会资本合作改革。加快完善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加快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服务机制。做好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健全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制度,建立完善投资项目网上审批机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深化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全力打造一站式网上审批运行机制。

(四)加快形成生态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机制。建立生态绿色工业发展机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健全企业清洁生产、绿色企业创建体制机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建成省级清洁能源示范县和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完善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开展“绿色金融”信贷模式创新。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主动落实湖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率先推进市场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制度及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推行生活垃圾处理和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开展节能量、排污权、林业碳汇、水权等交易。进一步加大西部生态补偿力度,探索研究公益林分类补偿和分级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建立差异化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机制,实施跨镇(街道)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健全环保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积极培育环保产业发展,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

建立健全绿色生活推广机制。建立绿色城镇发展机制。建立绿色消费模式推广机制,以推进国家首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试点为契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及二维码溯源机制建设。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构筑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的绿色交通出行系统。

健全环境治理体制强化生态执法、生态考核、生态督查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建设。推行高新区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执法应急能力建设,健全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推进实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环境舆情收集以及与媒体合作机制,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生态巡查机制,完善环保公安联动执法、环境公益诉讼和非讼案件强制执行机制。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

专栏4  德清“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

制度类别

具体制度

制度属性

完成时间

源头严防类

1、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创新突破型

十三五后期

2、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借鉴移植型

十三五前期

过程严管类

3、碳排放交易制度

4、垃圾分类与回收制度

借鉴移植型

十三五后期

5、生态补偿机制

6、生态消费教育制度

修改完善型

十三五前期

恶果严惩类

7、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风险基金

创新突破型

十三五前期

8、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

修改完善型

专栏5   德清目前已争取到的上级试点

序号

试点名称

文号

1

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发改规划﹝2015﹞2665号

2

国家“多规合一”试点

发改规划﹝2014﹞1971号

3

国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

国土资发﹝2015﹞35号

4

国家县域村镇规划体系试点

建村﹝2014﹞82号

5

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县

国卫体改发﹝2014﹞13号

6

国家首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

发改投资﹝2014﹞2393号

7

国家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

水办农水〔2015〕1号

8

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农经发〔2015〕7号

9

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安委办函〔2015〕58号

10

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民函〔2015〕233号

11

智慧德清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

国测国发〔2015〕19号

12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试点

农质发〔2015〕9号

13

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试点)

国知发管函字〔2014〕101号

14

城乡体制改革试点

浙政办发〔2014〕37号

15

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

浙水农﹝2014﹞52号

16

省农村改革试验区

浙农试办﹝2014﹞7号

17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示范试点县

浙农改办﹝2014﹞10号

18

省土地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

浙土资办﹝2014﹞60号

19

德清县闭坑矿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

浙土资函﹝2012﹞60号

20

浙江省“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项目(首批)

浙低丘缓坡联﹝2015﹞5号

21

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首批扩面县

浙政办发﹝2014﹞65号

22

第二批省创新型试点城市

浙科函政﹝2014﹞5号

23

省专利保险试点县

浙知发管﹝2014﹞21号

24

第一批科技大市场建设工作试点

浙科发成﹝2014﹞126号

25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省级试点

浙教改办﹝2014﹞1号

26

省“救急难”工作试点

浙民助﹝2014﹞200号

27

省“三社联动”示范观察点

浙民基﹝2014﹞190号

28

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

浙村整建办﹝2014﹞17号

29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及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

浙工商企﹝2014﹞11号

30

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试点

浙林产函﹝2014﹞18号

31

省完善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

浙农确权办﹝2015﹞3号

32

省民间融资创新试点

浙金融办﹝2014﹞92号

33

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第一批推进县

浙农试﹝2015﹞1号

34

农村土地民主管理试点

浙土资厅函﹝2015﹞244号

35

全省第一批“做强做优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改革试点

浙卫发﹝2015﹞76号

36

全省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创新示范观察点

浙民民﹝2013﹞237号

37

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

浙妇﹝2015﹞13号

38

新居民积分管理试点

湖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14)5号

三、坚持创新引领,建设创新创业新高地

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人才优先、企业主体,高水平打造德清创新走廊和全县域众创空间,实施“1581”工程,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区域创新体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力争成为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翼,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创新创业发展高地、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一)聚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设德清创新走廊。集聚创新资源,实施1581工程,依托德清东西走向地理空间,打造以莫干山生态众创小镇地理信息小镇科技创业园产业园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通航小镇为纽带的创新走廊。全力打造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主平台,努力创建全国一流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利用生态优势,打造莫干山生态众创小镇;支持高新区(科技新城)加强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德清工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科技创业园作用加快建设国家级孵化器、生物医药加速器;加快产业园建设,打造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高地;支持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建设,积极推动建设创业学院,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通航小镇,发挥通航产业辐射作用。提升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能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打造全县域“众创空间”。推进建设和完善科创园、创客邦、产业园、“互联网+园区”的云上科技园、莫干山生态众创小镇、地信梦工场、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微软淡竹软件园、东部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推动建设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厂、科技媒体等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创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扶持建设一批专业化科技孵化器和产业加速器,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到2020年,新增科技园区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

(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储备和认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大力扶持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骨干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创建企业研究院、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工业设计院(基地)等研发平台,引导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深入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行动计划,加大对本土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型高新企业扶持力度,形成企业研发机构的梯度培育机制。到2020年,全县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家,省级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30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2家以上,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8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企业研究院10家。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生物医药、绿色家居(装饰建材)等行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中小微企业共性技术攻关。围绕地理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构建若干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和技术创新联盟,引进大院名校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10个,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承接一批省级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

(三)高水平建好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

善科技大市场建设。支持科技大市场集成创新驿站、仪器文献共享平台、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等平台,打造一站式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实现省网上技术市场-县技术市场-县域科技型企业的组织体系良性运作。建设生物医药、地理信息两个有影响力的专业技术市场。到2020年,力争实现技术交易额1亿元。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围绕全省首批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建设探索完善“全链条”、多工具协同的金融扶持机制。发挥高新区科技创业种子资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母基金作用,积极探索与中科院等创新引领者以及专业化创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专业化产业(创业)引导基金。推动科技型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收益债,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到2020年,全县集聚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超8亿元。

建设知识产权强县。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建设,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探索知识产权资源与区域科教、产业、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机制,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专利导航试点,建设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突出企业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推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贯标工作,大力培育各级专利示范企业和品牌企业,新培育认定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和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到60家以上。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托管。调整完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加快形成专利引进吸收再创新体制环境,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6件。

(四)聚力打造人才强县

创新人才引育政策。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谋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育政策,有机融合人才、科技、金融等要素,设立“人才引导基金”,建立人才项目储备金制度。推动高新区开展人才管理改革试点,争取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科研人员创业等政策覆盖。优化“德清英才服务绿卡”、人才安居政策,推行“创业在德清、落户在杭州”人才政策,构建覆盖广泛、专业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营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深入实施“5151人才工程”,推进“南太湖精英计划”,力拓高层次人才引进新渠道,加强市场化合作,探索实施“产业基金+孵化器+专业团队”的引才模式,创新人才工程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联动效应,全力举办好每年一次的“创新创业·才聚德清”为主题的大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会,力争引育省以上人才50名左右,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人才及团队100个以上,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

强化本土人才培养。强化牵头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断壮大发展本土各支人才队伍。深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企业人才百千万工程,开展企业家菜单式培训,实施百校千企千企千师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企业家和经验管理团队,培育一批企业急需顶用的科技研发和高技能人才。加强社会事业人才培育,大力开展名人名作、名师名校、名医名院建设,统筹推进社会治理、农村建设、宣传文化、教育卫计等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一轮人才强镇(平台)建设专项行动,深化推进一镇(平台)一品人才工程,打造基层人才工作示范群。

四、推进高端融入,增强开放发展新动力

主动对接国家、省的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重大战略,创新对接合作方式和路径,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谋划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实现接沪突破和融杭深化,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一)全方位接沪融杭

积极主动对接上海。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科技、人才、信息、项目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努力承接上海产业溢出。积极推进与驻沪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推动共建张江(德清)生物科技园、中科院德清生物科技研发孵化基地等合作平台;积极承接国产大飞机配套制造和服务项目,着力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加强与上海迪斯尼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国际平台的战略合作,加强旅游产品和线路、旅游宣传和旅客团队等方面的共享和合作,积极争取相关国际旅游政策覆盖。

面推进德杭同城化。快建立德清-杭州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实现交通共建、创新融入、资源互惠的突破。加快与杭州中心城市的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实施104国道改建工程(即德杭快速路)、新304省道建设(即临杭大道)、杭宁高速公路拓宽改造、京杭运河四改三工程等,全力推进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德清段建设。集中力量加强前期对接和研究,推动杭州轨道交通延伸至德清以及宣杭老线改造杭德城际市郊列车项目,加快接轨杭州城际轨道交通圈。加快发展区域公共客运。加强与杭州高新区、临江高新区、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等重大创新平台的对接合作,争取将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分别纳入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合作共建一批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努力对接杭州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和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积极引进金融后台服务、跨境电商平台等相关企业,争取相关政策延伸和复制。进一步加强与杭州都市区人才、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杭州市民卡享受德清同城待遇,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合作推进东苕溪饮用水源、水网湿地的保护和京杭大运河的治理,构筑一体化的生态保障体系。

加强区域合作交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加注重与杭州都市区各县市的合作,提升德清在杭州都市区中的影响力与知名度。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对接港口经济圈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省际产业交流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战略实施。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

(二)建设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

建成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会址。完成场馆建设,打造集会议会展、教育培训、产品发布、技术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具有国际化、生态化、科技化且饱涵中国文化底蕴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开放合作交流平台。

加快建设德清现代化国际物流园区。以德清港国际物流园区、临杭物流园区等为主体,积极谋划和推进德清港内陆口岸建设,打造德清京杭运河产业带,努力创建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整合多式联运、口岸保税、仓储冷链、流通加工、交易配送、商贸服务、电子商务等功能优势,打造成杭州都市经济圈以城市生活物流和产业配套物流为主的现代化国际物流园区。

谋划若干国际产业与科技合作园区。立足装备、医药、地理信息等产业特色,以项目为纽带,加强国际合作,谋划专业化国际产业与科技合作园区。

(三)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推动贸易发展方式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方向转变,积极拓展装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提升纺织服装等优势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加强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网络建设,逐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积极探索和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贸易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物流、旅游等服务贸易,积极培育金融、信息、生物医药等服务外包。

加大对外选商引资力度。全面开展“9+1”产业招商、平台招商,充分发挥各产业招商组作用,研究制定产业招商目录、平台招商方案,主攻一批带动力强的“大好高”项目。进一步发挥异地德清商会和行业协会作用,促进招商方式多元化,重点做好沪杭两地产业招商工作,上海侧重金融、科技招商,杭州侧重2022亚运会招商,积极承接优质产业转移。创新选商引资方式,突出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强化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积极推进“以民引外”、“以企引企”,大力开展中介委托招商。

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骨干企业的境外投资指导,推动我县优势产业开展境外投资,并带动产品出口。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境外资源开发,设立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兼并收购国外先进企业。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四)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

积极招引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高水平举办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国际论坛、国际乡村旅游大会、德清投资贸易洽谈会、游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探索发展会展经济,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大力引进国际化的教育、医疗和金融等机构,规划建设国际化生活社区,加强对出租车司机、导游、医护人员等公共服务人员进行英语培训、规范无障碍环境建设,营造国际化宜居环境。实施国际化标识改造,实现交通干道、景区、主要公共场所国际化标识全覆盖。积极推动国际友城建设。

专栏6  城市国际化工程

产业平台国际化:抢抓新一轮国际产业革命机遇,以信息经济、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提升德清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环莫干山国际乡村旅游业,建设长三角重要的国际化乡村旅游度假区;进一步发挥交通、生态优势,积极举办国际展会,打造为杭州都市区国际会展重要节点县市。

国际化人才引进:以产业园、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永久会址为依托,积极开展重大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引进与培养国际化人才。大力实施教育国际化,强化与部、省、市合作,加强德清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招收国外留学生。积极筹建1家国际学校,鼓励发展国际友好学校,推动职业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

企业国际化培育:大力实施企业“三名”建设,鼓励有实力的德清企业跨国经营,重点支持参与海外并购、境外上市,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产品设计中心、营销网络,参与国际会展及有影响力的论坛等。建立健全扶持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本土国际知名企业品牌,支持美都、佐力等本土企业国际化。

国际化社区建设:积极打造城市绿地、绿廊、绿网框架,修建亲水平台、滨水公园、湿地景观、慢行系统和公共休闲设施,全面提升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生态环境品质;规划建设1-2个国际社区,力争吸引一批外籍人士入驻。积极推动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构建国际化医疗卫生体系。

城市双语标识:编制实施城市公共标识系统建设方案,加强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双语标识工程改造,在高铁站、客运中心、中心城市及涉外参观场所等地开展城市双语标识升级改造工程。开发多语种服务系统,设立触摸式中英双语信息导航系统和电话服务热线,建立多语种中国德清网政府服务网站,在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莫干山国际健康城)、下渚湖风景名胜区等景区设立国际旅游咨询中心,构建外语咨询服务体系。

国际友城拓展:进一步加深与西班牙瓦尔斯市等友城的友好关系,推动务实合作。以非洲、中南美和北欧为重点发展新的友城对象,进一步整合友城资源,逐步形成在各大洲都有点、重点地区有深度交往的友城格局。深入推进民间交流,继续扎实开展千校结好工作,进一步推动德清与国外在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民间交流。

国际文化节庆活动:积极举办“德洽会”等大型涉外活动,做大做好游子文化节庆活动,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高层次国际产能合作活动,努力吸引国外政府、知名商会和世界500强企业来德清投资创业,促进经贸交流合作,扩大德清海内外知名度。

五、加快转型升级,拓展产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突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互联网+”、“科技+”、“金融+”,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集约化、国际化、生态化发展,不断强化金融保障,聚力打造“411”产业体系,发展“美丽农业”,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实施转型升级重点工程,逐步构建具有都市区经济特征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聚力打造411产业体系

聚焦突破四大产业。信息经济。做强做大地理信息产业,积极延伸拓展北斗导航、航天遥感等领域,率先形成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遥感数据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软件开发等领域的产业优势;积极引入大数据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拓展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智慧健康等领域,力争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健康产业。发挥生物医药、绿色健康休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向医疗器械、养生养老、医疗服务、中医中药、智慧健康、体育健身等重点领域延伸和突破,打造东部水乡慢生活休闲产业带,在环莫干山区域谋划布局建设“国际健康城”,力争成为面向长三角、服务和制造融合发展的大健康产业基地,力争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以德清县省级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为抓手,着力在龙头项目引进和产业链打造上有更大突破,实现量和质的新提升。重点瞄准可穿戴的智能终端等智能制造、北斗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抓好大产业谋划、大项目招引和大企业培育,培育若干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产业链,力争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休闲旅游。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洋家乐”高端休闲度假品牌,突出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强建设环莫干山、下渚湖、新市古镇三大旅游板块,拓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户外运动、工业旅游等新型业态,延伸发展户外休闲用品设计制造和生产,打造一个全域化、国际化、品质化的旅游目的地,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

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现代物流。鼓励发展德清港国际物流园区、临杭物流园区和新市、新安、洛舍等港区建设,主动对接江海联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港口经济圈建设,拓展工业原材料专业物流、内河集装箱、电商物流、农产品直供和冷链物流、消费品物流,提升产业价值链和附加值,打造立足杭州都市区、面向长三角的综合物流基地,构建德清京杭运河产业带。绿色家居(装饰建材)。争创国家级装饰建材产业示范基地,以生活家居、新型环保建材、家装服务业为发展重点,不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成化、电商化、工程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打造成为“中国绿色装饰新材之都”。

着力培育通用航空。以德清通用航空省级高技术产业基地为依托,以高新区(临杭工业区)、高新区(科技新城)为布局重点,加快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和项目招商,以飞行培训、公务机、私人飞机俱乐部、公共应急救援、通航会展、通航物流等通航服务业为重点,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通用航空固定运营基地(FBO)和维修基地(MBO);积极切入无人机、航空模拟器以及飞机牵引、升降、维修设备和平台、机场导航设备等制造领域,并积极对接大飞机制造配套和通用飞机总装项目,成为全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引领区。

(二)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

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以打造美丽农业为目标,以“一区一镇”建设为主要载体,以融合发展为途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进现代渔业、现代林业、现代畜牧和现代蚕桑全产业链建设,持续提升茶果蔬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精品中药材产业,积极引进和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行“生态+”理念,推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和诚信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建设省级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综合体,规划建设渔业产业集聚区和渔乡小镇等农业特色小镇,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升级版。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重点培育一批涵盖农业精品生产、农业观光旅游、乡村休闲度假的创新型、高技术引领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力争建成全国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和示范企业(园区)各2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行“互联网+”理念,实现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商换市”和农业行政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拓展营销渠道,新增农业物联网基地8家。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全县建成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强化农业要素支撑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种子种苗工程为重点,促进先进技术集成和实用技术推广。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升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平台建设,完善农技推广责任制度。以“讲道德 更健康”诚信农产品工程为总抓手,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和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和全过程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构建起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及有效运转的体制机制。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实施“双30”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家庭农场培育建设工程,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培育和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县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家庭农场各30家。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以县域农业公用品牌“德清嫂”为引领,强化欧诗漫珍珠、山伢儿早园笋、水精灵青虾、清溪花鳖、莫干黄芽茶等一批知名度高的农业品牌建设,依托地方特色品牌、地理标志等产品,积极推进德清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争创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三)加强产业平台建设

合理引导产业空间布局。引导高端装备制造等工业项目向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德清工业园区等工业平台集聚,提升园区用地集约水平,合理控制镇(街道)工业功能区的新增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工业进入西部山区。引导服务业向德清临杭物流园区、城南科研创新服务区、永安街金融商贸服务区、城东商务总部服务区、康乾新区商务商贸服务区、下渚湖休闲旅游度假区等服务业集聚区集聚。根据环境容量、交通容量等因素,着眼长远、科学谋划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的总量规模,合理规划相对集聚的空间,引导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

提升建设重大产业平台。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完善机构管理体制,推行“一区多园”模式,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特色,创新砂村产业平台招商机制,大力推进砂村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将砂村打造为引领全县产业转型发展的主平台,加快浙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实施09省道以北区块“退二进三”工程,打造为杭州北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与德清县现代城市经济新兴区,逐步建成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块。其中,科技新城,以建成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区、打造浙江省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为目标,积极发展信息经济、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德清的“智慧新城”、“创业硅谷”;临杭工业区,加快建设通航产业基地,完善临杭物流园路网和航道,积极承接沪杭产业转移,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等产业,推动临杭物流园建成,成为德清工业转型升级核心区、新兴产业集中区和区域性海河公联运物流基地。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莫干山国际健康城)。加快环莫干山异国风情景观线片区建设和永安新区改造,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山地车公园、莫干山健身步道、停车场等设施配套,加强山上山下联动发展,发展壮大“洋家乐”高端民宿经济,积极引入和布局高层次医疗资源以及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农业、户外运动、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项目业态,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打造国际化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健康养生基地,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景区。下渚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强化保护性开发,以德清开元森泊度假项目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度假休闲、商务娱乐、文化体育、休闲农业等,打造为长三角及国内知名的都市休闲旅游度假区。德清工业园区。提升食品加工及包装、新型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配送物流、港口物流等产业,加快平台拓展、“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打造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与浙北大宗货物物流集散中心。

(四)强化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开展“腾笼换鸟”,着力扶优汰劣,挖掘资源存量,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新的发展空间。实施“机器换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空间换地”,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探索“电商换市”,努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对接省“三名”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培养名企、名品、名家,打造行业龙头。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建设省绿色安全制造信息化示范区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实施“互联网+”计划,加强面向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和应用,力争到2020年,全县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进入全省县(市)第一梯队行列,培育总部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0家左右。

加强优强企业培育。积极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到2020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300亿企业1~2家,超100亿企业3~5家,超10亿的工业企业20家以上。建立企业分类指导制度,鼓励企业主动瞄准国内市场热销的国际产品,大力发展进口替代,全力深化质量标准品牌三大升级行动,推进质量强县、标准强县和品牌强县建设。加大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抓好服务业企业限下转限上工作,加大总部型服务业企业的引进力度,力争培育销售收入超10亿服务业企业达到12家以上。大力推进企业赴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力争新增上市企业8家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以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00家以上。

(五)强化金融发展保障

充分发挥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的平台优势,积极引进各类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分支机构,大力发展小微金融、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培育金融信息处理、金融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支持保险、证券、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全面打造全省领先的金融创新示范县,实现金融业增加值超50亿元。积极探索“产业+金融”的发展模式,鼓励支持上市公司等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金融控股集团、资本和财富管理、融资租赁等公司,鼓励挂牌上市公司开展再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力争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产融结合试点,打造全省产融结合创新示范区。建立涉企金融风险预警体系,规范提升地方金融组织,努力建成县域金融生态安全示范区。

六、践行两山思想,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之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实现绿色发展新突破。

(一)加强生态功能保护

实施生态空间管控制度。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环境空间管理制度。坚持保护优先,严格控制农林业发展和保护类、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护类等限制准入区的开发建设规模。完善生态屏障区、生态走廊带、生态节点“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串联体系,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强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守青山、护绿水”行动,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全县“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积极开展矿区生态修复,规划推进废弃矿山综合开发利用和复绿治理。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平原绿化,统筹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相改造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深化“四边三化”行动,推进“森林德清”建设,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继续推进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莫干山风景区等生态敏感地区的建设和保护,有效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濒危物种保护和耕地保护。

(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深入实施“五水共治”。继续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大行动。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行动,加强企业排污现场监督检查,对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严格执法,加快企业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建设,实现企业污染排放从浓度控制向浓度、总量双控转变。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种养殖专项提升和生态循环模式发展,推广养殖粪便加工生产有机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开展“一根管子接到底”工程,深化农村生活污水“五位一体”长效运维机制建设,完善西部农洋家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打造全国最干净的县。加强对河口水库、盘溪、双溪、埭溪流域水源地、东苕溪饮用水源保护,保障供水安全,实现“同源、同质、同网、同价”供水一体化目标。继续巩固提升“清三河”,全面落实河长制,不断深化全民治水,确保河道管护常态长效。

全面推进治气治霾。大力实施燃煤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城市扬尘、油烟废气“五气共治”, 全面禁止农作物秸杆露天焚烧,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统一规划并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调整能源结构,确定碳排放峰值和时间,大力推广电能替代,鼓励采用清洁能源和各种有利于减少污染大气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实施热电企业清洁排放改造工程,推进化工、印染等主要行业的有机废气治理工程。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强化土壤综合治理。实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行动,实行严格的土壤保护制度,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土壤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测监控,重点加强对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固体废物综合防治与监管力度。实施工业固废集中处理,开展省控以上固废重点企业固体废物出入口规范化建设,实行最严格的危险废物和污泥全过程监管措施,全面实行信息化监控。着力提升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作水平,建成科学规范的建筑垃圾及有毒有害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和消纳处置运作机制。

(三)节约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基本形成三大循环体系。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逐步丰富和完善,以争创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为重点,推动产业循环化发展,构建企业、园区和产业三大循环链。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体系,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严格控制有关镇(街道)和园区碳排放总量,建立重点企业碳排放直报制度。

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污染物限制排放总量控制体系。深入推进德清闭坑矿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和“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项目,推行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制度。有序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资源再生利用比例有较大提升。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开展餐厨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业秸秆、养殖粪便的综合利用,全面实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置。

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支持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推广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组织开展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大力倡导和实践绿色低碳出行,建设山地游步道和城市慢行系统。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创新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方式,培育低碳文化和低碳生活方式。

七、加强统筹协调,展现城乡一体新面貌

以新型城市化为抓手,突出底线思维,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建立“中心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推动“智慧德清”建设,打造城乡一体、三生融合的美丽德清。

(一)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优化城镇、生态、农业三大空间布局。按照“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要求,划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类空间,明确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控制线、建设规模控制线、城乡建设开发边界控制线,建立统一的“多规合一”控制线体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专栏7  城镇、生态、农业三大空间划定范围及发展导向

空间

划定范围

发展导向

城镇空间

主要包括中心城区、新市镇区、钟管镇区、新安镇区、禹越镇区,以及砂村工业园等独立产业区。

重点提升主城区[特别是高新区(科技新城)]、康乾新区的建设能级,推动高新区、德清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实现三区一湖中心城市融合、高品位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新市小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对周边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农业空间

主要分布在县域中东部水乡,以新市镇、钟管镇、禹越镇、新安镇为主。

重点推进三区:西部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中部湘溪现代农业综合区和中东部现代农业经济示范区,五镇:洛舍镇(木业)、禹越镇(蚕桑)、新安镇(粮食或农产品加工)、莫干山镇(休闲农业)、下渚湖(渔业)等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现代特色农业强镇建设(“一区一镇”建设),打造“两区”建设升级版。

生态空间

主要分布在县域西部莫干山镇,也包括下渚湖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重点形成西部山区、中部湿地、东部水乡的生态格局,加强对河口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乾元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下渚湖湿地风景区和莫干山风景区等保护区建设。

强化“一核两翼、一主一副三组团”空间结构。“一核”即中心城市发展核,“两翼”是西部的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莫干山国际健康城)和东部的水乡特色发展区,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莫干山国际健康城)以莫干山镇为重点,立足生态环境和“洋家乐”品牌优势,打造为长三角一流的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水乡特色发展区包括新市镇、钟管镇、禹越镇和新安镇,发挥东部水网特色,凸显城乡田园融合风貌,突出各自城镇产业发展特色,打造东部水乡特色发展区。“一主”(中心城区)即指由主城区(武康街道、舞阳街道、阜溪街道)、乾元城区(康乾新区、乾元老城区)、临杭新区[高新区(临杭工业区)、雷甸镇区]和下渚湖湿地风景区(下渚湖街道)组成的“三区一湖”,及洛舍(砂村平台、洛舍镇区)-方山特色片和湘溪-大竹山特色片的“南北双片”。“一副”(副中心城市)即新市小城市。“三组团”即新安-禹越组团、莫干山组团和钟管组团。

二)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升“三区一湖”中心城区品质。加快三区一湖南北双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联动发展,加强下渚湖湿地、塔山森林公园城市绿心以及生态廊道建设,构筑形成绿色、协调的山水田园城市形态。主城区理顺镇改街道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进社区幸福邻里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强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加快完善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是实施永安新区改造更新,强化武康中心区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东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高水平推进高新区(科技新城)建设,加快高新区块退二进三、产城融合,并逐步与洛舍-方山特色片实现连片发展。乾元城区注重康乾新区与乾元老城区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和城市品位,加快推动乾元老城的复兴。重点是高水平推进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和康乾新区商贸商务服务建设,加快乾元老城区改造提升,完善和提升科技教育、旅游集散等高端服务功能。临杭新区要注重高新区(临杭工业区)与雷甸镇区融合发展,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城。重点是加快完善高新区(临杭工业区)的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强化雷甸镇区服务功能。下渚湖湿地风景名胜区有序实施保护性开发,加快推进开元森泊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与湘溪-大竹山特色片体化发展。

全力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按照省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导向要求,全面推进小城镇特色化建设,努力将各镇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其中,新市镇以省级小城市建设为重点,加快低效土地利用,优化城市空间环境,打造为带动县域东部及周边地区发展的综合性小城市。莫干山镇强化莫干山片区与筏头片区联动发展,突出生态保护优先,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打造德清民宿度假小镇。钟管镇以加快产业发展和提升城镇功能为核心,强调对基本农业的保护和水乡特色的营造,打造为东部水乡重要的现代化小城市。新安、禹越两镇进一步发挥申嘉湖杭高速和京杭运河等交通区位优势,强化两镇组团发展,打造为杭州都市经济圈北部各具特色的工业型城镇。全面推进省市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高水平建设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德清民宿度假小镇、德清通航小镇、德清钢琴小镇等特色小镇,力争创建省、市级特色小镇4个左右。

专栏8  特色小镇培育重点工程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以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发展为核心,围绕打造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以及国际地理信息交流合作中心、全国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地理信息大数据产业中心“一园三中心”,丰富文化、旅游元素,努力建成全省一流的特色小镇。

德清民宿度假小镇。结合莫干山城镇打造,以民宿度假为主题,带动旅游、洋家乐、休闲运动、养生养老等产品提升和业态创新,并延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德清通航小镇。以加快德清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为载体,以通用飞机制造项目为龙头,带动飞机销售、托管、维护维修、飞行学校、产品试飞、观光旅游、航展服务、基础学科研发等制造业和空港服务业发展,着力打造德清通航小镇,加快推进通用航空跨越发展。

德清钢琴小镇。立足洛舍钢琴、木皮等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建设洛舍文化中心,推进洛舍漾开发,完善303省道延伸等配套基础设施,打造集产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争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打造“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提升”点线面结合的新型美丽乡村格局。筛选一批自然生态好、村庄风貌佳、文化底蕴深、具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潜力的行政村,对村庄进行景区化改造、对产业进行景观化提升、对设施进行旅游化设置、对人文进行体验式发掘,努力打造各具特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魅力乡村精品示范村,力争到2020年建成率达25%。在继续提升打造原有的4条景观线基础上,高标准规划打造水梦苕溪等2条新的景观线。切实加强中东部美丽乡村建设,建设集生态带、文化带、旅游带于一体的美丽东苕溪。抓好魅力乡村惜宝工程,深化“美丽庭院”创建。深化“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管理一体化建设模式,提升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三)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形成大交通发展格局,加大重大交通项目谋划,狠抓重大项目推进。加快推进实施104国道改建工程(即德杭快速路)、09省道乾元至秋山段改建工程、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德清段、304省道、303省道、杭宁高速公路拓宽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着重加快与杭州中心城市的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强化东西向交通网络组织及产业平台联系通道建设,打通下渚湖到城西交通大动脉。实施京杭运河四改三工程,推进临杭物流园区和德清港国际物流园区为主体的内河港口建设,完善水运航道网络。力争开展杭德城际市郊列车项目。推进城市治堵、公交优化、智慧管理等工作,不断优化县内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发展区域公共客运,探索开通临杭城镇间的城际公交线路。加大停车场地的建设和改造,大力发展立体停车空间,逐步减少路边停车泊位,鼓励停车产业化,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加大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投入,实现每个镇(街道)一个客货枢纽的站场布局,积极完善县城辐射各镇(街道)、各镇(街道)间互通、连通周边地区和主要枢纽站场、重要产业园区、主要旅游区的对内通道体系。在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留有足够的停车空间。积极谋划莫干山镇-武康-高铁站-下渚湖风景名胜区-通航小镇间的有轨电车项目,加快德清客运中心建设,实施莫干山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构建环莫干山、环下渚湖交通圈,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围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投融资体制,创新工作机制,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加快构筑现代化能源网。有序开发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推进22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新建480兆伏安临杭变,加快洋北、塔山、跨塘等110千伏电网建设,完善高压廊道建设。推广天然气综合利用,积极推动天然气在居民消费领域、工业领域和交通领域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作用,新建钟管门站和新市门站2座天然气门站,推进高新区(临杭工业区高中压调压站建设。加快新市、钟管等镇(街道)天然气管网铺设,提高管网覆盖率。稳步推进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雷甸、新市、钟管、洛舍、新安、禹越等镇(街道)集中供热,不断完善供热管网设施,并逐步向城区推广。

强化防灾减灾网络建设。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深入实施“固堤、扩排、强库”工程,着力完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流治理和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防汛防台抗旱能力建设,以苕溪清水入湖、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两大重点水利项目为重点,推进湘溪、十字港两大流域综合治理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稳步推进圩区整治工程,提高防洪排涝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加快实施“疏通道、攻强排”城市排涝工程,切实提升城区道路去水、管网及泵站排水能力。加强消防和人防网络建设,推进德清县人防指挥中心建设。

推进气象现代化示范县建设,实施“135”气象工程,完善气象、水利、国土资源、林业等多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联动机制,强化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体系。

(四)推进智慧德清建设

优先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建设光纤接入网络,逐步建成高速完善的全光网络。建设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大力推进WIFI建设及覆盖,并考虑向更先进移动网络的过渡和演进,建立完备的应急通信网络。加快建设旅游景区基础网络工程,努力提高城镇光纤覆盖率,打造无线景区。规划建设大数据中心,推进政务云平台、云计算及各类交换接口建设,积极打通各部门之间有线网络的物理链接。继续推动数字电视工程,推进全县有线电视光纤接入网,建设双向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打造光纤网络城市。在全县逐步推进“E邮站”建设工程。

大力推进专业智慧平台建设。发挥国家级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平台作用,不断完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融合全县基于空间位置的专业数据,打造权威、共用的智慧德清时空信息云平台。推进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智慧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管网、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气象、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面向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智慧应用,逐步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互补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

八、提升服务水平,开创福祉共享新局面

以“提水平”和“促公平”为重点,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围绕办好人民群众更满意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公共交通和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增强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着力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教育,形成更广泛的公平教育,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健全更加多元开放的教育体制和机制,打响“优学在德清”品牌,确保教育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处于全省前列,率先建成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科学规划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内涵和方式,突出行为养成教育、公民教育,完善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既相互区别又连贯衔接、循序渐进的学校素质教育体系。

科学发展基础教育。推进学前教育规范普惠发展,扩充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动幼儿园提档升级,到2020年,全县等级幼儿园比例超过95%,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保持在99%以上。以校校标准化为目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100%。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以强化实践性为导向,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以新高考要求优化高中段教育布局,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规划新建一所高中,力争引进或新建一所国际学校,实现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合理配置城乡师资力量,实施教育集团化发展,推动校际合作,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美丽校园。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优化职业学校专业布局和招生机制,促进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更好衔接。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强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和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半工半读和工学结合等校企合作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多元发展继续教育,整合继续教育资源,提升成人学历继续教育水平,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开展群众性社区教育活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双师型”教师中技师及以上的比例达到60%以上。加强名优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培养,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建设好“四有”教师队伍。

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阳光招生工作,完善新居民子女积分入学管理。适应新高考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试点,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公办学校办学体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优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二)促进居民增收就业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收入分配预警机制,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精准帮扶低收入群体,确保贫困现象不出现反复。鼓励发展农家乐,鼓励个体经济开设农特产品网店,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健全劳动关系动态预测预警和分级响应机制,处置好裁员减员等劳资纠纷案件,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多渠道扩大就业创业。实行更加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机制。鼓励自主创业,运用财税政策,支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发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就业岗位,不断优化就业结构。全面优化公共就业管理与服务,落实高校毕业生促进就业和创业引领计划,创新电商培育和创业服务工作,鼓励农民创业,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城乡残疾人、农村低保家庭和城镇“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深入开展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十三五”时期,新增就业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5万人。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进一步完善“五费合征”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群全覆盖”。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统筹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贯彻实施国家规定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扩大大病保险报销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改进医保个人账户,完善门诊费用统筹制度。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相结合的机制。推进失业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强化事业保险的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功能。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保障生育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全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强化住房保障支撑。探索创新保障房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实施货币化保障为主的住房保障模式,引导企业、银行等社会机构参与公租房建设运营。加快推进城中村、旧住宅、农村危旧房改造,改善居住条件。深入开展保障性住房阳光监管工程,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简化项目建设资金、住房补贴等资金的审核拨付流程。完善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探索公积金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挂钩机制,健全公积金提取、使用和监管机制。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救助制度,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力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转介机制,客观评估并及时响应救助需求,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协作联动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兴办养(托)老服务和残疾人康复等社会福利机构,提升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服务水平,建设县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

(四)全力打造健康德清

深化医疗(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第二批试点县、省级“做强做优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试点工作,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充分利用省“双下沉、两提升”工程,进一步深化省级医院与县级公立医院合作办医体制,加快引进省内外名院落户德清。加强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加快全员人口库、电子健康档案库和电子病历库的融合,逐步实现六大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应用,推行“智慧挂号”,推进“云医院”建设。建立民资投资办医机制,稳妥推进县第三人民医院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办医改革,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合作办医试点,加大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合作办医力度,鼓励民营医院医养结合,到2020年,民办医院床位数达到750张,占全县医疗机构总床位数比重达到25%。

提升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实施县人民医院扩建和县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提升医疗设施水平。适应国际化需求,积极引进或新建一家国际医院。健全县、镇(街道)、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稳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制度,力争“十三五”末,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浙江省等级卫生院标准。积极开展县乡医院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强化医疗下乡、业务培训与指导、镇(街道)卫生院卫技人员进修培训等建设。推进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及院前急救体系,构建标准化、规范化重大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慢性病常态管理体系、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和妇幼保健优质服务体系。到2020年,每千人床位数达到5.79张,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42人、执业护士数达到3.23人。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推进妇幼保健医院的改造提升,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施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到2020年,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孕产妇死亡率每十万人五人以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60岁老人五类老人养老服务补助工作逐步扩面。强化“国家卫生县城”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全县养老服务设施布点,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实施公建民营运行模式,逐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鼓励养老机构与医院开展医养合作,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更加重视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提高全民身心素质。深入推进全面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探索制订运动与健康促进发展方案。多渠道增设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组织开展群众日常体质测定和健康服务。推广“运动处方”,建设运动干预慢病防控示范站。提升城乡体育场地设施水平,积极争取纳入2022年杭州亚运会举办场馆,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运动康复等机构。继续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积极推进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工作,实施心理卫生健康工程,加强人群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

九、增强文化活力,迈上文化建设新台阶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打造道德高地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有效提升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均等化发展,推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社会文明风尚。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组织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创评工作。推行“讲好德清故事、弘扬德清精神、传播德清好声音”,做好道德模范、“感动德清”等评选表彰活动,挖掘最美人物。发挥各级道德场馆的宣传教育作用,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健全道德激励机制,提升公民道德建设“德清现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丰富德清城市文化精神。提炼“德文化”核心内涵,发挥“德清嫂”样本作用,突出“道德”教化经典,建设主题文化精品,打造道德高地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深入实施“讲道德·更受益”道德信贷工程,发行“道德银行”贷款。传承发扬防风文化、游子文化、丝绸文化、瓷之源、舞之源、钢琴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以建设国际性小城市为目标,积极建设活力城市、人文城市和爱心城市,鼓励发展文化休闲街区等时尚、休闲商贸新业态,开发适合年轻人需求变化的城市文化产品。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争创省文明县、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等活动,深入推进“讲道德更和谐”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工程,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大提升。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清朗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断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德清新型主流媒体。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

(二)健全公共服务文化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德清大剧院、县文化馆、博物馆、陆放艺术馆、非遗展示馆等建设,推进镇(街道)文化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设施完善,健全县、镇(街道)、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健全文化监管设施布局,建设完成娱乐场所、演出场所、网吧、文保单位等场地的网络监控平台。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瓷之源”考古遗址公园、赵孟頫管道升纪念馆、游子文化主题公园(孟郊纪念馆)、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推动新市古镇申遗。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载体作用,建设基层文艺团队,开展各类“种文化”、“送文化”,创新推出“周周有约”广场文化活动、“春晖讲堂”、村落文化节、“走读爱”等品牌活动。推进文化精品创优工程,建设精品节目库,积极组织游子文化节、乾龙灯会、新市蚕花庙会等品牌活动,保证每年文化走亲、送戏下乡演出1000余场,电影放映2050场,镇(街道)每年举办“一乡一品”特色活动。开展文化数字服务和流动服务,推进城乡流动博物馆、流动图书馆等流动文化设施建设。

协调发展体育事业。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西部户外运动基地,广泛开展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德清县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展国民体质测试,深化推进医保卡用于健身消费的“降标扩面”工作。继续加强同黄龙体育中心的战略合作,积极承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浙江省第16届运动会、全国男排联赛,举办国际竹海马拉松比赛等重要赛事。积极推进探索极限基地、久祺国际骑行营等项目建设,加快特色体育品牌打造。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以项目“双进”推动新型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带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源自文化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提高文化服务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至2020年,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比重达到8.5%。

发展骨干文化企业。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为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骨干文化企业强链、延链、补链,进一步拓展与创意、旅游、科技、艺术、互联网、金融等的融合发展。以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浙江欧诗漫集团有限公司、安泰德清时装有限公司等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强其在所属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促进特色产业集聚。以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文创特色小镇建设,推进特色文化产业集聚。以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引导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城乡共享。加快建设环莫干山乡村文化旅游集聚区及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吸引城市创客参与乡村创客基地的探索建设;培育“钢琴小镇”等文化创意功能显著的特色小镇,适应文化产业发展“新常态”。

十、深化法治建设,构建社会治理新体系

全面推行依法治县,深入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一体的社会治理模式,健全完善多元化的协同治理机制,加强“三社联动”的社区建设,加快构建有效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安稳的社会安全防控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深化法治德清建设

加强民主建设。加强党委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健全党委依法决策程序,完善党委领导人大工作制度。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和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深化政务公开,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着力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公信力,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加强法治建设。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服务效率最高的行政运行最优县。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动镇(街道)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强镇扩权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城乡一体的行政执法体制。进一步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程序管理。探索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编制实施“三个目录”,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积极为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条件,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切实保障各类社会主体合法权益。健全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强化社区矫正管理,加快建设政法系统信息化共享平台。建立健全法院网络系统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成涵盖信贷违约、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环境违法、质量违法、交通违法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加强法治宣传,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二)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深化“平安德清”建设。坚持平安常态化创建,建立完善平安建设组织体制和创建工作机制。完善“1+7+X”应急联动先期处置机制,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完备的金融监管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进一步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管控体系,切实加强全县餐桌安全治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推进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工作,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化体制机制。强化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尽快建设智慧交通。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提升公共安全应急能力。强化救灾安置点和应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互联网安全建设。加快完善平安德清综合信息指挥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提高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注重矛盾纠纷的源头防范,加快完善“一张网”的基层社会治理网络体系、风险排查化解管控工作体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借鉴“枫桥经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实现诉讼和信访分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措施,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动。

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需要,科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加快构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力量建设等重点领域,以军地两用、操作性强的具体项目为抓手,整体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引进军工产业优质资源项目,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交流,推进重点产业“民参军”、“军转民”。强化党管武装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强化社会国防意识。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和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利用社会力量扩大拥军优属成果。

(三)推进基层民主自治

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以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契机,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多元共治”的总体思路,以“提升社区共识,促进共治共享”为实验主题,扎实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厘清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职责边界和角色定位,进一步优化基层政府职能设置,健全社区组织架构,切实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三治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探索多形式基层治理新方法。规范城乡社区部门事务准入,加强基层政府、社区组织、市场主体和其他社会力量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平等协作,促进行政机制、自治机制和协同机制在社区层面有效衔接。大力培育社区治理参与主体,推动各主体参与互动,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机制,促进居民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撤村建居”。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加强部门合作和资源整合,拓展社区共治空间。孵化培育发展前景好、服务潜力大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有效激发社会活力。创新社区治理体系,推广乡贤参事会、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等新型组织,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自治。突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系统推进基层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完善,探索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村级社会组织为补充、村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培育发展乡贤参事会,引导乡贤参事会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群防群治等活动。依法保证群众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促进政府治理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

十一、致力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建立高效推进保障机制

把“六重”作为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有利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健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展开,打好“十三五”规划实施攻坚战。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纲要推进机制,重点对纲要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改革突破、重大产业发展、重大政策出台、重大项目遴选、重大工程推进、重点要素保障,开展研究决策和综合指导。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群众对《纲要》的领导和监督作用。建立完善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依据“十三五”规划纲要,组织编制相关平台、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等专项规划,细化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纲要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根据自身职能,对所负责领域的任务,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好纲要规划的内容。

(二)实施六重考核

坚持把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大平台、重点产业、重大政策、重点要素“六重”事项作为“十三五”规划实施的重要载体来抓,切实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建立健全滚动完善机制,定期对重大事项推进情况进行评估,动态调整完善“六重”清单。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按照以规划带项目原则,制定“六重”年度推进计划,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六重”事项完成情况纳入各部门绩效评价体系。

(三)强化动态管理

强化规划动态管理实施,对纳入年度县级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规划要严格按规定履行相应程序,提高规划实施的约束性和实效性。如因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较大程度偏离规划目标,应及时提出规划调整议案,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执行。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和中期评估,建立健全重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积极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评估报告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

(四)促进广泛参与

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强化社会舆论监督,为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创造条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依法开展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促进各级各类规划的有效实施。

面对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全县上下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为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而努力奋斗!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德清县“十三五”规划“六重”清单

1.“十三五”规划“六重”安排总体情况……………………70

2.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表…………………………72

3.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表…………………………83

4.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大平台表…………………………86

5.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点产业表…………………………90

6.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大政策表…………………………92

7.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点要素表…………………………94

“十三五”规划“六重”安排总体情况

(一)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全县安排重大项目共11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125.1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1323.9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7个,项目总投资384.19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261.92亿元;新建项目62个,项目总投资1303.21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1062.06亿元;储备项目17个,项目总投资437.7亿元。

(说明:1.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表中,续建项目指“十二五”期间已开工,“十三五”期间继续建设的项目;新建项目是指“十三五”期间前期工作扎实,能确保开工建设的项目;储备类指正在谋划中的项目;

2.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选择标准:产业类项目总投资额5亿元以上,社会民生类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

(二)重点工程8个。重点实施德杭同城化、城市国际化、城乡一体化、特色小镇培育、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文化品牌和“幸福邻里”8个重点工程,总投资576亿元,“十三五”时期拟投资453亿元。

(三)重大平台8个。重点建设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莫干山国际健康城)、下渚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德清创新走廊、德清港国际物流园、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论坛、长三角金融业公共后台服务基地、德清临杭物流园区8个重大平台。

(四)重点产业4项。着重培育提升信息经济、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休闲旅游四大重点产业,“十三五”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力争营业收入分别达到600亿元,信息经济营业收入和休闲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300亿元。

(五)重大政策4项。着重制定完善城乡体制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多规合一”规划管理体系、鼓励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4项重大政策。

(六)重点要素4项。着重破解科技、人才、资金、土地4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附件5-1

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表

序号

所属

项目
   阶段

项目名称

建设工期

建设规模和内容

总投资(亿元)

“十三五”计划投资(亿元)



合计116个,其中续建37个,新建62个,储备17个。

2125.1

1323.98


乾元镇

小计3个




33.6

24

1

续建2个

新建中天住宅产业化基地

2014-2017

用地400亩,新增建筑面积320600平方米,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线,年产60万立方米预制混凝土构件。

13

7

2

德清港国际物流园

2013-2019

用地665亩,新建7个300吨级多用途泊位,年吞吐量250万吨。建立功能完善的物流产业园。

13.6

10

3

新建1个

新建智能电气制造产业园

2016-2018

用地约141亩,新增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数据集控中心列头柜、工业及民用建筑电气热交换元件开关、工业机器人制造等。

7

7


新市镇

小计10个




67.55

64.7

4

续建3个

新增9亿瓦时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

2015-2018

购置高速分散机、涂布机、全自动组装线等国产设备。

6.4

5

5

年产35000吨环保型涂料树脂研发生产

2015-2017

新增土地138.3亩,新增建筑面积66348平方米,购置反应釜、砂磨机等国产设备,年产35000吨环保型涂料树脂。

5.2

4

6

菱新公路至德桐公路连接线工程

2015-2017

道路全长2.76公里,路基宽15米设置桥梁三座。

1.9

1.7

7

新建7个

新市古镇旅游开发和保护项目

2016-2019

新市古镇的开发与保护。

25

25

8

年产7万吨印刷油墨、功能材料及研发基地

2016-2018

用地200亩,新增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砂磨机、珠球机等设备。

11.3

11.3

9

60万吨/年油料综合利用项目

2016-2018

用地200亩,新增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购置自清式离心机、菜籽油精炼成套设备、膨化机等国内外设备。

8.3

8.3

10

新市镇

新建7个

德清医院异地搬迁工程项目

2016-2017

新建住院楼、门诊楼、急诊楼、医技行政综合楼、后勤楼,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

3.1

3.1

11

新市旧城改造项目

2016-2018

实施环城西路、环城东路、梅林路、新北路等道路退二进三工作,完成镇区主要街道外立面改造提升,改善街景面貌和居住环境。

3

3

12

新市汽车站项目

2016-2017

用地44.2亩,客运大楼、办公楼、站前广场等。

2

2

13

新市完小迁建

2016-2017

新建校舍15000平方米。

1.35

1.3


钟管镇

小计1个




5.8

5.8

14

新建1个

古婚俗文化街项目

2016-2017

总用地550亩,建设用地50亩,新增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建设41幢风格迥异的古民居建筑及博物馆,挖掘蠡山村落文化。

5.8

5.8


洛舍镇

小计3个




37.8

6.5

15

续建2个

中国木皮市场二期

2015-2017

用地300亩,建设市场产品展示中心、客户接待中心、餐饮服务项目中心等,形成以木皮生产、原木综合性为主的交易市场。

6

5

16

俞塘至洛舍互通连接线工程

2015-2016

从杭宁高速砂村互通跨东苕溪,与洛舍绕镇公路连接。

1.8

1.5

17

储备1个

德清钢琴小镇

2016-2025

立足洛舍钢琴、木皮等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建设洛舍文化中心,推进洛舍漾开发,完善303国道延伸等配套基础设施,打造集镇产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30



雷甸镇

小计1个




27

17

18

续建1个

德清临杭物流园区

2014-2020

园区规划面积3750亩,其中Ⅰ区435亩(已投入运营)、Ⅱ区1888亩(一期试运营)、III1427亩(待开发)。Ⅰ区内主要有商源酒类物流、中球冠油品、源航塑业物流以及升华物产等企业入驻,主要是承接酒类、油品、塑料原材料等仓储配送业务。园区II区已于20153月投入试运营,码头工程即将投入使用。Ⅱ区已建有12.77万平方米钢铁物流库房、22000平方米信息交易中心及综合楼、15700平方米的司乘公寓以及大型公共停车场。

27

17


禹越镇

小计2个




50

40

19

新建2个

环百亩漾休闲观光产业带

2016-2025

引进项目,沿湖开发,打造旅游、休闲、养老产业链。

30

20

20

天虹产业园

2016-2020

园区占地500亩,新建300亩创新创业园区、100亩电子商务园区、100亩物流配套园区。

20

20


新安镇

小计2个




11.8

11.2

21

续建1个

普洛斯德清新安物流产业园

2015-2017

用地200亩,新建仓储用房16万平方米,建设普洛斯国际化标准物流仓储设施,集仓储、分拨、结算和办公为一体,针对国际和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医药医疗、冷链企业提供高端仓储服务。

5.6

5

22

新建1个

15万吨/年绿色食品精制加工基地

2016-2017

用地200亩,新增建筑面积163450平方米,新增优质大米和精制食用油精加工生产线、散装物料中转系统、码头吊机等设备91台(套)。

6.2

6.2


莫干山镇

小计7个




74.87

80.47

23

续建2个

莫干山御庭酒店度假区

2014-2019

建设酒店、餐饮配套、商业设施、服务中心。

10.5

6.1

24

久祺国际骑行营

2015-2018

总用地面积700余亩,其中建设用地约55亩。规划建设自行车骑行俱乐部、久祺雷迪森山庄宾馆、车友旅馆、专业山地自行车赛道、自行车研发设计中心、展示中心等。

5.87

5.87

25

新建5个

德清民宿度假小镇

2016-2018

结合莫干山精致小镇打造,以民宿度假为主题,带动旅游、洋家乐、休闲运动、养生养老等产品提升和业态创新,并延伸发展文化创业产业。

30

30

26

德清莫干山生态养生园

2016-2020

建设生态养生园及其配套服务中心、莫干山生态博物馆、生态山林公园等。

16

16

27

莫干山温泉养生生态度假村

2016-2019

项目规划用地约1500亩,主要建设接待中心、主体酒店及配套设施、SPA中心、山顶度假客房、特色餐厅、青年营地服务区、马术俱乐部、婚礼堂、鸳鸯屋、生态花谷、花房等,打造成一个国际级“一站式”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

15

15

28

莫干山山地车速降赛道

2016-2017

修建一条长约2.5公里、落差200,碎石、砂石和松软泥土路面一应俱全,并按照国际标准修建大型土包、大气侧墙、高难度跳台、连续侧弯、人工石阵、起伏路、木质大型栈道等若干路障,具有国际水准、又适合国内大部分车友骑行享受的速降赛道。

2

2

29

竹隐舍得度假村

2016-2018

建设酒店、服装设计和品牌发布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设施。

5.5

5.5



小计3个




21.2

8.2

30

武康街道

续建1个

年产400吨乌灵菌粉、建设总部大楼等项目

2014-2017

新增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购置自动配料系统、发酵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连续分离系统、新型节能干燥系统等156台(套);建造24层总部大楼,新增建筑面积29995平方米。

10

7

31

新建1个

华盛达外语学校新建

2016-2018

占地60亩,新建校舍3万平方米。

1.2

1.2

32

储备1个

私营城改造

2016-2020

私营城改造,提升老城区功能提升和有机更新。

10



舞阳街道

小计1个




10.2

10.2

33

新建1个

“象月湖”户外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2016-2019

总用地2015亩,建设用地215亩,新增建筑面积145000平方米,建设品牌创意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等。

10.2

10.2



小计2个




8.5

6.4

 34

阜溪街道

续建2个

年产2万吨高性能软磁金属磁粉芯

2015-2018

用地100亩,总建筑面积80050平方米,购置合金气雾化制粉及粉末处理全智能化成套装置和数控压制成型、热处理、表面处理、包装一体化全自动生产线。

6.5

5

35

生态公墓

2015-2020

建设生态公墓,总用地面积约800亩,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各类墓穴50000个。

2

1.4



小计3个




51.5

36.5

36

下渚湖街道

新建3个

下渚湖综合治理开发保护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2016-2025

下渚湖国家级湿地面积约为36.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中心湖泊1.26平方公里,“十三五”期间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生态湿地保护。以主湖区为核心的第一岛链内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围湖10个岛的景观提升、围湖绿道等。

30

15

37

德清开元森泊下渚湖旅游度假项目

2016-2019

项目分为两大区块:一是中央设施区块,建设包括室内外水上乐园、儿童乐园、餐饮中心、商业广场、配套设施等,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二是度假屋区块,包含度假屋及相关配套等,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15

15

38

中国下渚湖艺博村项目

2016-2018

用地35亩,建设下渚湖乃至全世界艺术创新创意、展示展览、品鉴收藏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创基地。

6.5

6.5


有关部门、镇(街道)

小计5个




32.5

28.5

39

续建2个

小城镇建设

2015-2020

集镇改造,按照特色小镇的理念,打造一批有产业、有文化、有特色的小镇。

10

8

40

美丽乡村建设

2013-2020

建设和提升美丽乡村工程,包括提升村的建设、精品示范村的建设、美丽庭院的建设。

7

5

41

新建3个

光伏发电项目

2016-2020

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

9

9

42

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涉及的箱涵工程

2016-2019

郭肇涵洞、长虹西街涵洞、千秋街涵洞、前溪街涵洞、振兴街涵洞改造拓宽。

3.5

3.5

43

天然气管网铺设

2016-2020

加快镇(街道)天然气管网铺设。

3

3


高新区

小计9个




523.2

205.1

44

续建2个

中国联通浙江德清数据中心建设工程

2015-2017

该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75亩,新增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该项目工程建筑规模约60000平方米,IDC机架服务器7200个,该项目主要设备有IDC机架服务器、高低压配电设备、水冷空调系统等。

20.5

20

45

欧诗漫珍珠生物产业园

2015-2017

用地300亩,新增建筑面积257971平方米,新增32条护肤品生产流水线、16条保健品生产流水线以及5条珍珠工艺品生产流水线,引进超微细粉碎等设备,年产珍珠深加工产品1亿盒。

12.6

5

46

新建5个

砂村重大平台产业布局

2016-2025

引进新能源、高端智能装备等产业。

300

150

47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搬迁项目

2016-2019

年产颗粒3亿袋,片剂50亿片,胶囊剂10亿粒等生产能力。

6.5

6.5

48

年产10万箱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组、10万辆电动车项目

2016-2023

项目新增用地500亩,计划建筑面积400000平方米,购置LD振动试验机、车辆组装线、锂离子电池自动分选机等设备,将形成年产10万箱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组、10万辆电动车的生产能力。

30

20

49

德清经济开发区6万吨污水处理厂工程

2016-2020

用地面积约105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包括污水处理提升泵站1个,管道5.5公里。

2

2

50

求是高级中学新建

2016-2018

占地80亩,新建36班高中,建筑面积42800平方米。

1.6

1.6

51

储备2个

高新区创新载体建设及其他配套

2016-2025

“退二进三”、产城融合、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建设及其他配套设施。

100


52

中国北斗浙江产业基地

2016-2020

利用砂村矿基地,规划用地3000亩,打造北斗产业园。

50



高新区(临杭工业区)

小计5个




97.36

87.16

53

续建1个

浙建集团建筑工业化创新基地

2014-2020

项目用地1158亩,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3万吨钢结构、20万立方米PC构件及其它预制构件、5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门窗、10万平方米幕墙的生产能力。

36.2

26

54

新建4个

通航飞机研发制造及通航小镇建设项目

2016-2020

主要开展通航飞机和航电产品的研发、测试及成果产业化、航电产品和通航飞机的生产,还包括通用航空FBO、飞机托管与维修、飞行学院、航空服务基地、通航飞行体验区、通航风情小镇等建设内容。

34.3

34.3

55

TCLO2O电子商务平台华东区域项目

2016-2018

用地265亩,新增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年配送各类白色家电产品15万台。

7

7

56

国网通航公司华东巡航基地项目

2016-2018

总用地100亩,新建直升机停机坪、机库、维修库、油料库等辅助设施。

10.5

10.5

57

德清通用航空机场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2016-2018

总用地600亩,新建一条600米×30米跑道,配套建设飞行指挥、停机坪、机库等辅助设施,及其它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9.36

9.36


高新区(科技新城)

小计8个




238.7

157.4

58

续建4个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一期))

2015-2018

总规划3.68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1.31平方公里,涉及卫星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数据分析应用和软件开发等。

51

26

59

拆迁安置小区建设

2014-2018

科技新城拆迁安置小区一期用地81.9亩,建筑面积17.7万平方米;二期总用地68.7亩,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

14.4

8.4

60

科技新城人才公寓

2015-2017

用地94.5亩,总建筑面积220070平方米,居住户数2056户。

11.3

6

61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会址(德清大剧院)

2015-2018

用地52.8亩,总建筑面积48500平方米大型国际会展中心。

待定

待定

62

新建4个

商业卫星项目

2016-2023

建立全球商业卫星基地,涉及硬件、软件、数据库和应用服务,涵盖卫星制造、发射、运营服务及高分数据的获取、处理、分发和服务一体化的商业卫星全产业链;建立遥感与空间信息工业技术研究院,承担遥感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试发射系统和测控通信系统、地面系统、SAR影像基础产品等研发和建设工作,负责推广卫星数据在国土测绘、水利、海洋、农业、林业、建设与规划、能源、环境、交通等行业应用,开发卫星数据的增值产品。

120

75

63

高新区(科技新城)

新建4个

商业综合体

2016-2020

商业综合体。

25

25

64

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配套设施

2016-2020

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配套设施。

10

10

65

北斗科创大厦

2017-2021

总用地面积约49.6亩,总建筑面积约144376.2平方米产业大楼。

7

7


公安局

小计2个




3

3

66

新建2个

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

2016-2018

城东新区建设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占地约37亩。

1.8

1.8

67

县公安局警务技能训练基地

2016-2017

建设培训基地,占地约35亩。

1.2

1.2


教育局

小计2个




8

5

68

新建1个

新建一所高中

2016-2019

项目总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

5

5

69

储备1个

国际学校

2017-2019

占地20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招生规模为36个班。

3



民政局

小计2个




5.2


70

储备2个

德清县莫干山护理院

2016-2019

用地10亩,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地上21层。

2.2


71

医养融合型、休养型养老机构

2016-2020

建设一家综合性高端养老机构。

3



人力社保局

小计1个




1.9

1.2

72

续建1个

湖州市技师学院迁(扩)建工程

2015-2017

购置原中利达外国语学校资产;新征土地95.4亩,新增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为教学楼、实训基地、学生公寓楼、创业科研楼、信息综合楼、餐厅等)。

1.9

1.2


建设局

小计20个




307.12

244.45

73

续建8个

安置小区建设

2013-2018

千秋村安置小区一期、二期、城西村安置小区一期、德清县城东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安置小区、城西村安置小区二期工程。

32.2

21.47

74

保障房建设

2014-2017

武康城南保障房(二期)、乾元保障性住房。

8

6

75

德清县人民医院新建住院大楼、门诊医技楼、高压氧舱及医疗辅助用房项目

2015-2017

1、住院楼:地面14层、总建筑面积27100平方米;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20400平方米。2、门诊医技楼:地面5层、总建筑面积8750平方米;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3、高压氧舱:地面3层,半地下室结构,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4、医疗辅助用房:地面2层、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4.9

4.9

76

德清县老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中心、文化馆建设

2014-2017

建设规模2.36万平方米。集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文化中心“一大学五中心”于一体,具备教育培训、健身娱乐、日间照料、老年社团活动、对外文体等功能的综合设施。

1.6

1.02

77

春晖小学

2015-2017

位于春晖街北侧,莫干山商城东侧,用地面积约46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1.1

1

78

丰桥港改造工程

2014-2017

设计全长1.5公里,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丰桥港两侧道路700米、新开挖河道约1.2公里(水面宽度6-10米)、河道两侧驳岸、绿化景观(约6万平方米),穿铁路涵洞及其他配套设施。

2

2

79

春晖街改造工程

2014-2017

道路宽36-40m,双向四车道,全长2.3km。

2.5

1.79

80

八角井商业文化中心

2015-2017

占地面积约15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1.82

1.77

81

新建10个

房地产开发项目

2016-2020

房地产开发项目(含永安新区房地产开发项目)。

150

150

82

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

2016-2019

建筑面积为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用房规模约为25万平方米,后勤用房规模约为15万平方米。

22.5

22.5

83

道路工程

2016-2020

长虹街东延工程(全长3.4km),莫舞路工程(全长 1.6km),环狮子山道路(全长2.1Km),依山路(全长1.2k)、虎山路(1.6km)、沿余英溪道路(3km)、后溪街道路(610m)。

12

8.5

84

塔山森林公园二期(“游子文化”主题公园(孟郊纪念馆))

2016-2020

塔山森林公园功能提升,作为在建开发中的塔山森林公园重要人文景观之一,重建青云塔,建设游子文化主题公园。

4

4

85

建设局

新建10个

地下空间利用及管廊建设

2016-2020

地下空间利用及管廊建设。

5

5

86

充电桩及城市配套建设

2016-2020

充电桩及城市配套建设。

5

5

87

德清县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项目

2016-2020

异地迁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标准,占地面积120亩,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600张。

6

1

88

余英溪四期改造

2018-2020

项目新增用地约840亩,全长约7公里,包括景观小品、泛光照明、游步道等。

3.5

3.5

89

城西旧城改造(三期)项目

2016-2018

老城区整治提升。

2

2

90

城市道路、桥梁大中修

2016-2020

城市道路、桥梁大中修。

3

3

91

储备2个

康乾新区配套建设

2016-2025

康乾新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30


92

商贸综合体

2016-2020

在虹运汽车站新建商贸综合体。

10



交通局

小计16个




428.2

232.7

93

续建3个

104国道德清段改造工程

2015-2019

一级公路,主线长20公里。

25.7

24

94

09省道德清乾元至秋山段改建工程(二期)

2014-2017

09省道德清乾元至秋山段改建8.5km。

6.6

3.4

95

杭宁高速公路洛舍互通工程

2015-2016

主线全长1.086公里,匝道总长2.19公里。

1.2

0.6

96

新建7个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工程(德清段)

2016-2019

高速公路152公里,双向六车道,其中德清境内52公里。

127

127

97

余杭至安吉公路德清雷甸至上柏段工程

2016-2019

一级公路21.9公里,桥梁5座,互通1个。

32.5

32.5

98

304省道改建上柏至安吉段工程

2016-2019

一级公路约15公里,桥梁5座,互通2个。

23

23

99

京杭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德清段)

2016-2018

三级航道23.8公里,改建桥梁5座,新建服务区1处。

8

8

100

杭宁高速拓宽工程

2016-2020

高速公路拓宽。

6

6

101

环莫干山、下渚湖交通圈

2016-2020

围绕莫干山、下渚湖两条公路、临杭大道,建设一廊二环。

6

6

102

德清客运中心

2016-2018

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

2.2

2.2

103

交通局

储备6个

开行德杭城际轻轨

2015-2030

开通杭州轨道交通10号线或2号线延伸至德清高铁站附近,开行德清至杭州城际轨道交通。

60


104

303省道(桐乡至安吉公路德清段)

2018-2025

一级公路51.5公里。

56


105

谋划有轨电车

2016-2025

谋划莫干山镇-武康-高铁站-下渚湖风景区-通航小镇区间的有轨电车,约30公里。

45


106

老宣杭铁路改造

2015-2030

改造老宣杭铁路德清西站至杭州未来城运力。

20


107

德桐公路(乾元至新市段)

2018-2022

改造提升德桐公路双向六车道。

6


108

长虹街西延跨铁路立交工程

2016-2020

打通康乾新区至104国道的通道。

3



水利局

小计5个




30.6

18.5

109

续建2个

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德清段)

2014-2018

整治长山河、盐官下河共45公里。

10.08

4.5

110

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德清段)

2013-2017

德清险工段(阜溪右岸)应急加固工程整治8.8公里,导流港清淤13公里,导流西岸整治30.3公里,导流东大堤生态修复工程,改造节制闸8座。

6.22

2.3

111

新建3个

东苕溪湘溪片中小流域综合治理

2016-2021

治理干流长11.8km,支流长162.7km;重建水闸5座,新建泵站3座。

6.1

4.8

112

十字港水系综合治理项目

2016-2021

综合治理273条河道以及部分河塘、湖漾,长度约293km。

4.7

3.9

113

杭嘉湖圩区整治项目

2016-2021

17片圩区综合整治,整治面积19.3万亩。

3.5

3


文广新闻局

小计1个




5


114

储备1个

“瓷之源”国家遗址公园

2016-2021

建设一所以瓷为展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原始瓷陈列馆区、世界精品瓷器陈列馆和考古现场展示区三大内容。另外,配个博物馆周边可以建设“瓷之源”文化广场、窑址体验区、文化产品贸易区等附加区域。同时,在窑址东南建设以“小山漾”为核心的休憩公园,发展景区农村的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兼开发以德清原始瓷为文化内涵的礼品瓷。

5



旅委

小计1个




30

30

115

新建1个

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平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016-2020

建设完善莫干山风景区内旅游集散中心、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

30

30


卫计局

小计1个




4.5


116

储备1个

国际医院

2016-2020

新建国际医院。

4.5


附件5-2

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表

序号

工程

类别

工程名称

前期进展

工程概况

建设
   工期

总投资(亿元)

“十三五”计划投资(亿元)

预期战略意义

1

社会发展设施

德杭同城化工程

新建

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京杭运河等为骨干的德杭同城化交通物流网,加强信息、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教育、文化、卫生、通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杭州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进一步深化合作办学、合作办医;借助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德杭人才同城化效应;积极构建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的统筹协作政策体系。

2016-2025

250

200

密切与杭州都市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形成一体化体系政策,同城化效应明显增强,实现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入杭州都市区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全面提升德清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

社会发展设施

城市国际化工程

新建

打造国际产业平台:抓住国际产业革命机遇,提升主导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国际化乡村旅游度假区,积极举办国际展会,打造国际展会重要县市;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育:依托永久会址,开展重大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实施教育国际化,依托浙工大招收国外留学生,筹建国际学校;国际化企业培育:实施“三名”建设,鼓励支持企业海外并购、境外上市等;建设国际化社区:规划建设1-2个国际社区,1家国际医院;双语标识工程:重要区位开展双语标识省级改造工程,构建外语咨询服务体系;开展国际友城拓展和国际文化节庆活动。

2016-2020

10

10

大力推进平台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杭州都市区建设。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构建国际化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公共机构和场所双语标识工程改造。

3

社会发展设施

城乡一体化工程

续建

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市政、电力、电信、环卫等重大基础设施及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的体制机制,深化供水、供气、公交、垃圾和污水处理五个一体化工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健全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提升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全面形成城乡居民方便共享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基本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系。

2013-2020

50

30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4

社会发展设施

特色小镇培育工程

续建

推进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德清通航小镇、德清民宿度假小镇、德清钢琴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推进洛舍、莫干等一批精致小镇建设,完善集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批集产业、文化、旅游特色于一体的县级特色小镇。

2014-2020

150

100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培育新产业、生成新生产力、促进新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举措,是谋划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培育大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新平台。

5

产业转型升级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程

续建

加强畜禽和温室龟鳖养殖污染整治。对全县保留的417家生猪养殖场,按要求完成“两分离、三配套”设施建设,并进一步通过工业净化处理、农牧对接或狐尾藻治污等模式达到零排放要求,对120万平方米的温室龟鳖大棚,按要求于2016年前全部拆除复垦。加强“十百千”工程建设。按照设施化建设、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要求建成生态循环示范区2个、示范主体24个、示范点170个。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的生态循环功能,加强全产业链和绿色化发展建设,初步形成农业节水、畜禽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县域大循环模式。

2015-2020

3

3

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的生态循环功能,加强全产业链和绿色化发展建设,初步形成农业节水、畜禽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县域大循环模式。

6

社会发展设施

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

新建

围绕生活、发展、环境、安全服务“四大体系”建设任务,组织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切实提升城乡建设的美丽度、农村发展的活力值、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相对薄弱地区和环节的投入,优化教育、医疗、文化、养老、就业服务和管理、失业保险、救助、公共交通、乡村路、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建立健全高品质、优布局、多元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2016-2020

100

100

按照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把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要制度安排和重大任务,加以大力推进。在率先完成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建设“两美”德清。

7

社会发展设施

城市文化品牌工程

新建

继承和弘扬防风文化、游子文化、丝绸文化、瓷之源、舞之源、钢琴文化等文化资源,传承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倡导和弘扬特色人文精神,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打造道德高地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2016-2020

10

10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度挖掘德清特色传统民俗文化,以及古镇、古村落和历史名人等,积极保护本县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存和重点文物,继承、提升和发扬传统人文资源的精华,传承人文精神、沉淀文化精髓,做亮产业名片,让更多的人知晓德清、了解德清的人文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

8

社会发展设施

“幸福邻里”工程

新建

修订编制《城乡社区布局规划》,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有序推进“幸福邻里”建设。“幸福邻里”是社区社会组织、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同时也为社区社会组织、居民开展活动提供一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进一步培育壮大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

2016-2020

3

3

到2020年,基本搭建形成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幸福邻里”社区服务平台,以及展现在公共活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平台,成为社区、社会组织、政府携手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

附件5-3

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大平台表

序号

平台
   类别

平台名称

平台等级与批复

现有基础/概况

重点企业/项目(数量及名称)

十三五发展目标(规模定位/主导功能/国家、省、市级别等)

1

产业发展

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函(2015)163号批复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目前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3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块规划3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及新兴战略性产业;砂村区块规划6.6平方公里,规划发展特种半导体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目前该平台土地平整,道路基本框架完成。目前已经建成面积12.9平方公里,全区工业企业426家,规模企业117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2014年高新区完成销售310亿元同比增长10%,税利26.7亿元,同比增长7.26%,工业增加值78.8亿元同比15%,工业性投入36亿元同比增长25%。

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天堂伞业有限公司、嘉宜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我武生物有限公司、浙江欧诗漫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中电华莹电子有限公司、浙江久盛车业有限公司、浙江华丝纺织有限公司、安泰时装有限公司、浙江明贺钢管有限公司、浙江德能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浙江圣博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隆泰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到十三五末,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善机构管理体制,推行“一区多园”模式,形成2个特色集群,即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培育5个以上年销售过50亿的企业集团,3个以上年销售过100亿的龙头企业,带动德清建设100个以上年销售过亿的科技型、创新型科技企业集群,及基本建成莫干山创新生态、成熟的总部基地、完善的园区资产运营管理、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2

产业发展

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莫干山国际健康城)

正在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

范围辐射我县104国道以西的区域,以高端休闲度假为特色,打造国际化的山地型旅游度假胜地。

区块内正在推进的莫干山御庭·安缇缦度假区等亿元以上旅游项目10个,以裸心谷为代表的已建、在建的洋家乐项目72个,推进环莫干山森林休闲养生区创建等10大工程

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景区,大力发展以洋家乐为代表的精品民宿,加快推进裸心堡、萤石谷温泉、久祺国际骑营、竹隐舍得度假村等重大项目,打造高端、国际化的度假胜地。通过集聚林业生产要素、创新林业体制机制、融合林业一二三产发展,实现示范区生态资源持续增加,林业经济持续增效,林农收入持续增长。

3

科技创新

德清创新走廊


已有高新区(科技新城)、科创园、创客邦、产业园、“互联网+园区”的云上科技园、县科创园市级海创基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地信梦工场、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德清中科金融信息技术研究所、微软淡竹软件园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已入驻企业70多家,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已开始动工,产业园已有国家人才1名、省人才2名,创新创业平台已初具规模。

推进建设和完善科创园、创客邦、产业园、“互联网+园区”的云上科技园、莫干山生态众创小镇、地信梦工场、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微软淡竹软件园、东部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推动建设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厂、科技媒体等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创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扶持建设一批专业化科技孵化器和产业加速器,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

实施“1581”工程,集聚创新资源,依托德清东西走向地理空间,打造以莫干山生态众创小镇—地理信息小镇—科技创业园—产业园—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通航小镇为纽带的创新走廊和以国家高新区为主平台打造全县域众创空间。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力争成为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翼,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创新创业发展高地、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4

开放合作

德清港国际物流园


德清港国际物流园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占地约1050亩,建设港口物流区、保税物流区、流通加工区、仓储物流区、商贸交易区及配套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并建商务金融中心、物资交易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形成物流园的“四心六区”整体功能架构。项目分三期建设,项目一期占地约346亩,项目二期占地约367亩,项目三期占地约337亩。其中,项目一期于2013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于2015年建设完成。立足打造年吞吐量800万吨,其中集装箱50万标箱,打造成百亿级的综合性公共物流及交易平台。

浙江德泰港务有限公司、浙江德轩物流有限公司、浙江普泰航运有限公司等德清港国际物流园项目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一带一路”发展要求。依托项目所具备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功能架构、强劲的经济腹地和便利交通运输条件,以建一流港区、创百亿产业为目标,有利于发挥多式联运、口岸保税、仓储冷链、流通加工、交易配送、商贸服务、电子商务等功能优势,以“一中心、二基地”为具体目标,打造成杭州都经济圈以城市生活物流和产业配套物流为主的现代化国际物流园区。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十三五”物流重大工程和(物流园区)货运枢纽。(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编制《德清港国际物流园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

5

开放合作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与德清县人民政府共建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永久会址

总投资5.8亿元,总用地约52.8亩,总建筑面积4.85万方。项目从用地椭圆形的形态及其标识性地位的角度出发,以“击云破晓,凤舞九天”为建筑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将成为集会议会展、教育培训、产品发布、技术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具有国际化、生态化、科技化且饱涵中国文化底蕴的一流场馆。项目工期3年,预计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

园区成功引进中海达、南方测绘、正元地信等70家地理信息企业,基本涵盖完整的地理信息产业链,已成为地理信息企业集聚度最高的产业园

论坛是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加强协调与合作,分享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机制、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经济模式等最佳做法和经验,共同促进国家、地区和全球地理信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平台。把永久会址打造成为全球地理信息界的“博鳌论坛”。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在产业园内打造国际地理信息交流合作中心、全国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地理信息大数据产业中心,成为带动长三角、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地理信息产业基地。

6

开放合作

长三角金融业公共后台服务基地

浙江省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浙政办函[2013]69号

建设全省综合性农村金融后台基地,承接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小微金融、财富管理、金融电商等金融创新业务,积极培育金融信息处理、金融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打造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目前已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后台机构及支持机构20余家;累计注册基金投资类公司391家,管理资产规模近80亿元;2015年上半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为15.3亿元,同比增长19.9%,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1.4%,占GDP增加值的8.4%,税收3.42亿元,同比增长21.47%。

浙江省农信联社金融后台综合大楼、浙江省农信联社培训中心、德清农商金融后台服务有限公司、工行浙江省分行业务处理中心、招商银行杭州分行金融服务支持中心、浙江普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湖州升华金融控股服务有限公司、浙江佐力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德清格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硕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鼎力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华东数据中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德清学院、IBM服务器循环制造公司等20余家企业

浙江省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列入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和培育金融控股集团、财富管理机构、基金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民间融资机构、金融后台产业、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金融企业400家以上,总数达到800家以上。

7

产业发展

下渚湖休闲旅游度假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局文件:旅发[2011]2号);省级风景名胜区(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浙政发[2006]6号)

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风景区面积约为36.0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中心湖泊1.26平方公里。下渚湖是省级野生鸟类保护区、国家野生大豆保护基地,拥有朱鹮、熊猫和野大豆三大国宝。2014年下渚湖湿地资源保护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德清开元森泊度假开发有限公司、德清县下渚湖度假村有限公司、德清县那山那水度假酒店有限公司

“十三五”期间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生态湿地保护,以主湖区为核心的第一岛链内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围湖10个岛的景观提升、围湖绿道等,以及环下渚湖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以德清开元森泊度假项目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度假休闲、商务娱乐、文化体育、休闲农业等,打造为长三角及国内知名的都市休闲旅游度假区。

8

开放合作

德清
  临杭物流园区

浙政办发[2010]98号

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为375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30万平米。其中Ⅰ区435亩,建筑总面积13.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家,已投入运营;Ⅱ区用地面积1888亩,其中一阶段用地面积921亩,建筑面积 49万平方米,已基本完成建设并开园运行,目前已入园企业达到55家;Ⅲ区1427亩正在谋划建设。园区具备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停车等综合物流服务功能。随着园区的建设发展,园区基础设施条件、运营管理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正进一步完善,从而为周边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等产业基地提供强力的物流服务支撑。

浙江德清升华临杭物流有限公司、浙江临杭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商源共好贸易有限公司、浙江华通港航物流有限公司、浙江商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中球冠集团德清石化有限公司、浙江源航塑业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

牢牢把握杭州大都市区物流市场发展需求走势,充分发挥江海联运、公水联运有利条件,重点围绕周边制造业集聚平台的钢材物流需求,基于“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信息链一体化构建为突破口,以物流业与制造业跨界融合发展为牵引,创新培育我省第一个以多式联运为依托、以服务周边装备制造业钢材物流需求为核心、以信息链组织为技术支撑的集聚式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物流园区。

9

产业发展

德清工业园区

省级,浙发改产业[2006]712号

面积7.59平方公里(含1.2平方公里的化工集中区),入园企业共179家,规上62家,污水处理厂、供热厂、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浙江威原天盛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桥油漆有限公司、湖州天丰电源有限公司、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华油墨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宝力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蔡界区块道路硬化等工程

提升食品加工与包装、新型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配送物流、港口物流等产业,加快平台拓展,打造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与浙北大宗货物物流集散中心。

附件5-4

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点产业表

序号

产业
   名称

现有基础/概况

“十三五”
   预期目标

发展重点方向(增长点)

重点企业

重点项目

重点平台

1

信息经济

2015年1-11月,全县21家信息服务业限上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0107万元,同比增长30.3%。2015年1-10月,全县49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1.5亿元,增长8.47%。70多家地理信息企业入驻地理信息产业园。

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

做强做大地理信息产业、积极延伸拓展北斗导航、航天遥感等领域;积极引入大数据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新模式,拓展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智慧健康等领域。

浙江国遥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兆龙线缆有限公司、浙江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中测新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数据中心项目、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会址(科技会展中心项目)

高新区(科技新城、地理信息产业园)

2

健康产业

现有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77家,有上市企业3家。2014年完成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利润分别为142.0亿元、132.5亿元、17.1亿元、1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1%、5.3%、6.6%、18.3%,在三大产业中分别占比21.4%、20.6%、29.01%、29.05%,税利占全县规模工业税利的20%。到2014年末从业人员数12203人,全员劳动生产率21.48万元/人,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德清县生物与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和“生物与医药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并被省政府确定为42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之一。

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

把握浙江培育万亿级健康产业的机遇,依托德清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发挥生物医药、绿色健康休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向医疗器械、养生养老、医疗服务、智慧健康等重点领域延伸和突破,力争成为面向长三角、服务和制造融合发展的大健康产业基地。

升华拜克,佐力药业,欧诗漫,我武生物、泰普森、Discovery 探索极限基地

欧诗漫珍珠生物产业园、久祺国际骑营(一期)、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美丽健旅游综合体项目

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莫干山国际健康城)、德清县生物医药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

3

高端装备制造

现有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225家, 2014年完成工业产值、销售、税利、利润分别为307亿元、284.3亿元、22.57亿元、14.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7%、18.3%、14.2%、19.2%,在三大产业中占比分别为44.96%、44.11%、38.29%、36.88%,税利占全县规模工业税利的26.2%。到2014年末从业人数达到2.66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4.98万元/人。骨干企业辐射力强,专业化配套体系完善,主导产业突出,规模和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是省级产业示范基地。

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

以德清县省级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为抓手,着力在龙头项目引进和产业链打造上有更大突破,重点瞄准可穿戴的智能终端等智能制造、北斗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谋划大产业、招引大项目和培育大企业

鼎力机械,天马轴承,恒立数控,华立涂装,明泉涂装等

鼎力机械年产6000台大中型高空作业平台项目;天马轴承年产2200万套精密轴承项目

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省装备制造产业(德清)示范基地

4

休闲旅游

2014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1130万人次,入境游客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3.2亿元,门票收入9300万元。

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

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洋家乐”高端休闲度假品牌,加强建设环莫干山、下渚湖、新市古镇三大旅游板块,拓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户外运动、工业旅游等新型业态,延伸发展户外休闲用品设计制造和生产,打造全域化、国际化、品质化的旅游地

德清县三九坞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德清县莫干山里茶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元旅业集团有限公司、金银岛大酒店有限公司、浙江美都旅行社有限公司、

莫干山御庭酒店度假区、裸心堡、开元森泊、新市古镇旅游开发和保护项目

莫干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莫干山国际健康城)、下渚湖休闲旅游度假区

附件5-5

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大政策表

序号

政策名称

主要依据

重点举措

预期目标

1

城乡体制改革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德清县开展城乡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37号)

1.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及县政协有关县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城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8个专项改革组;2.出台《德清县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细化23项改革任务、41项改革事项、110个改革具体项目,明确29个责任单位;3.出台年度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点;4.建立健全“领导推动、上下联动、工作月报、考评督查”等多项改革推进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层面办公例会、联席例会、专题研究会等各类会议;5.总结提炼城乡体制改革以来工作成果,撰写完成城乡体制改革评估报告。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樊篱,提升县域实力,增强百姓福祉,加快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境,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力争蹄疾步稳拓面一批,大胆探索突破一批,建章立制巩固一批,总结经验推广一批,切实增强改革的力度、广度、深度,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增添更强改革动力。

2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浙江省德清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

(一)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1.严格界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主体。3.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管理。(二)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途径。1.允许直接入市。2.鼓励置换入市。3.探索重划入市。(三)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1.建立运转高效的市场交易机制。2.建立民主透明的入市决策机制。3.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价评估机制。4.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抵押体系。5.建立多方协同的监管服务机制。(四)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1.建立入市收益按产权分配机制。2.建立入市收益分环节调节机制。

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逐步形成“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激活农村土地资产,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实现农民保障更有力、集体资产更壮大、产业结构更优化、基层治理更有效。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试点成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积累经验。

3

“多规合一”规划管理体系

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建规函〔2015〕11号)

出台《德清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一套指标体系、一张空间蓝图、一个信息平台、一套审批流程、一套考核体系、一个协调机制”的“六个一”成果内容体系;开展多规对接和协调工作,形成“多规合一”控制线划定技术指引、一套政策建议、一本规划建议等技术成果体系;推进“六梳理“工作,包括城镇建设用地“一镇一梳理”、农村居民点用地“一村一梳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一地一梳理”、基础设施梳理、公共服务设施梳理、独立产业用地梳理。

构建“多规合一”新规划体系,提高“多规”空间管控的可操作性,”实现“多规”城乡空间格局优化,实现“多规”城乡空间全面统筹等,形成一套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实现规划方法和工作机制的统一。

4

鼓励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

专项资金鼓励政策:湖州工业强市建设十八条(湖委发〔2012〕72号)、《德清县工业强县技术改造子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德政办发〔2015〕127号)、《德清县工业强县“机器换人”子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德政办发〔2015〕128号)、《德清县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德政发〔2015〕22号)。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杭州市萧山区等24个县(市、区)推广开展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的复函(浙政办函〔2014〕87号)。

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专项资金鼓励政策:出台工业经济扶持新政策,设立技术改造与“机器换人”等子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鼓励做优做强,鼓励上市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实施品牌建设,促进技术创新,鼓励“两化”融合,推进节能减排。  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全面执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机制,确保各项差别化政策执行到位。

专项资金鼓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撬动企业资金实施技术改造、机器换人等项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  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能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附件5-6

德清县“十三五”规划重点要素表

序号

类别

要素

名称

“十二五”供给情况(含供给途径)

“十三五”需求预测

重点任务

保障举措

1

科技

科技成果转化

以建设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为契机,通过构筑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网上技术交易市场,累计已收集和发布成果专利信息25530条、专家信息10141条、高校院所信息2736条、技术需求745条;网上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163亿元。设立5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建立2000万元种子资金,建立1亿元贷款引导资金,建立3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企业)进行金融支持。全县建立134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到2020年,实现技术交易额1亿元。五年累计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100项,科技合作项目200项。

突出产业集聚,围绕成果绩效,深化模式创新,建立完善以技术市场为核心的成果转化体系

1.建设生物医药、地理信息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科技项目资源与产业集群有效对接整合资源,使德清科技大市场在同一产业、同一领域形成优势。2.坚持需求导向制,以产业链为主线,实现与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紧贴企业、市场,探索开展科技成果项目众筹,深化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科技大市场活力和效率。3.突出网上网下、虚拟实体之间互相联动,形成交易通APP。充分发挥技术经纪人作用,实施的三级联动,推动成果产业化。

2

人才

人才特区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兴城”战略,按照高新区(科技新城)“培育新产业、引入新业态、制定新政策、构建新机制、树立新理念”的总体要求,加快引进、培育并使用好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十二五”期间,高新区(科技新城)累计引进培育国家和省人才5名,市“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人才和团队31个。

以科创研发、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新兴产业为重点,预计“十三五”期间,引进和培育50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育50名新兴服务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集聚20个优秀创新产业团队,20个团队入选市“南太湖精英计划”,力争有3人入选省以上,着力打造成德清县高层次人才集聚吃地。

1.深入实施“5151人才工程”,“南太湖精英计划”和“德清英才计划”、省以上人才等重大人才工程;2.加快引进优秀创新创业团队;3.引进和培育新兴服务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4.打造产业园高端引才平台

1.   强化南太湖精英计划”和“英溪人才计划”的品牌效应,依托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和产业园,重点引进并支持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掌握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海外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来创新创业,培育和孵化一批人才领衔的高端科技项目。2.扩大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范围与规模,鼓励支持高校、院所在高新区(科技新城)设立研发分支机构。鼓励企业在高新区(科技新城)建立工程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及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及院士工作站等。3.在信息技术、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中,鼓励若干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建设或联建产业大楼,拉伸产业链,努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扩大产业规模。4.加强高新区(科技新城)人才工作站建设,完善人才项目专人服务计划,探索政府资助与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拨+投”模式,为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配备行政助理,在项目申报、子女入学、健康服务、社会保险、住房配套等方面提供专项服务。

3

资金

资金供给

在银行融资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平台发债,国有资产证券化,国开行和农发行的政策支持,推行PPP模式

预计“十三五”期间推广运用PPP项目一批,实现国有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

推广PPP模式,国有资产证券化、平台发债、政策性银行支持等

一是依托打造金融创新示范县契机,积极引进各类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分支机构,大力发展小微金融、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支持保险、证券、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积极探索“产业+金融”的发展模式,鼓励支持上市公司设立金融控股集团、资本和财务管理公司,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二是发挥县PPP模式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和推进PPP项目,推广运用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三是鼓励平台发债,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四是积极向上对接,争取获得国开行和农发行的政策支持。

4

土地

矿地综合整治工程(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

“十二五”期间,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林则林”的原则,大力开展矿地综合整治工程,利用闭坑矿地建设砂村产业平台3500亩;立项实施矿山复垦项目5个,复垦总面积2084亩,新增耕地面积2011亩,获得双挂钩指标2011亩。

开展废弃矿山复垦,申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预计“十三五”期间开展矿山复垦面积900,获得双挂钩指标720亩。

申报乾元城北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并在2018年前完成整体验收

对“宜建”矿地,如洛舍镇砂村区块,打造万亩产业平台,并以洛舍镇东衡村为典型,积极打造矿地村庄;对“宜耕”矿地,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开发项目垦造成耕地。去年,省国土资源厅下达我县矿地复垦指标4260亩,我县计划在三年内结合耕作层表土剥离投入8.52亿元对宜耕矿地进行复垦;对“宜绿”矿地,计划用三到四年时间对关闭矿山宕口部分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拟投入资金4.5亿元,完成治理面积4830亩。一是加强立项前期工作保障,合理确定立项范围,按要求做好项目设计,提前完成村民土地政策处理;二是加强资金保障,根据县农整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及程序,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开展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将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运至复垦区域进行表土回填,提升耕地质量。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5月18日印发


[1]康乾新区即原站场新区

[2] “1581”工程:5年内引进大院名校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10个,引进培育国家和省人才50人,新增科技园区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累计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

[3] 5151人才工程:5年内,引进培育国家和省人才50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名,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50家,实现产值100亿。

[4] “411”:即聚焦突破信息经济、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休闲旅游四大产业,改造提升现代物流、绿色家居(装饰建材)一批传统产业,着力培育通用航空。

[5] “一区一镇”是指“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现代特色农业强镇”。

[6] 永安新区即主城区城西区块

[7]即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协调发展。

[8] “135”气象工程:“十三五”期间完成“一个平台、三个体系、五个保障项目”。一个平台:建成智慧气象灾害防御综合决策指挥平台;三个体系:推进气象观测网络体系、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气象科普教育体系;五个保障项目:建立暴雨精细化、社会民生、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应急气象保障项目。

[9] 五类老人是指孤寡、残疾、独居、困难、80岁以上高龄五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