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规划计划>>规划信息
索引号: 11330521002569559R/2020-00053 发文时间: 2020-06-28 16:01:3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有效
来源: 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机构: 德清县卫生健康局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规范性文件编号: 发文字号:
德清县卫生健康事业“十三五”规划贯彻情况

"十三五"期间,德清县卫生健康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有效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总抓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主要指标已基本实现,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改善,2019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94岁。县卫生健康局连续两年居市对县考核第一名,连续三年获县政府部门考核一等奖,荣获湖州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称号。

1.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新发展。县域医共体建设领跑全省。德清县在2017年启动全省首批县域医共体建设改革试点,整合3家县级医院、12家镇(街道)卫生院和141家村卫生室资源,组

建两大健康保健集团,实现了机构设置"一家人"、人员使用"一盘棋"、财务管理"一本账"、资源共享"一张网"。出台了全省首个医共体地方标准规范,承办了全国综合医改暨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经验交流会、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专家座谈会、全省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被表彰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较为明显地区、全省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县。城市医联体建设深入实施。县政府与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签约共建高水平国家级儿童医疗中心,并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邵逸夫医院、省人民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等沪杭大医院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补齐县域医疗技术短板,较快提升县域专科、大病和急诊救治水平。医防融合改革有效推进。实行公共卫生机构"两员一中心一团队"机制,加强对集团的公共卫生督导、培训和考核。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设家庭病床200张,为签约群众提供诊疗、慢性病随访、健康体检等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2019年覆盖率达41.75%,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87.90%。推出药物与健康双处方,开展"营养健康村"建设,开设健康指导门诊。2018年推出60岁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和高血压糖尿病基础药物免费使用项目,已分别受惠10.66万人次、1.55万人,因呼吸道疾病住院老人明显减少,"两病"管理率分别提高7.9%和10.25%。医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2019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4.65张、执业(助理)医师2.72人、注册护士2.64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3%、4.20%和4.36%。公立医院医改重点指标和医保控费指标列领先国家和省市,2019年医疗总收入增长1.94%,同比下降5.39个百分点,住院均次费用下降3.23%,实现负增长;平均住院床日由7.47天下降到7.12天。

2.卫生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有新提高。县级专科能力快速提升。得益于省级医院的帮扶和县内资源的整合,县级专科能力明显增强,设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通过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开展了心脏介入等新技术、新项目39项,发展了心内科、骨科、神经外科等20个重点学科,其中省级重点专科3个,地市级重点专科5个,人民医院呼吸科、中医院妇产科分别创建省第四批和第五批医学龙头学科,人民医院心内科入选省第六批医学龙头学科建设计划。2019年,全县三四类手术占比14.58%,同比增长6.32个百分点;县域疾病平均难度系数(CMI值)由2017年的0.724到2019年的0.80。基层医疗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医共体资源共享、管理同质、服务延伸,百姓对卫生院医疗水平更加信任,2019年基层就诊率达71.95%;基层门诊人次同比增长8.2%,较牵头医院增长率提高6.46个百分点;基层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7.57%,较牵头医院增长率提高12.44个百分点;5家乡镇卫生院恢复或新开展了一二类手术;实现等级卫生院全覆盖,一半以上卫生院获评"全国满意乡镇卫生院",1家在"优质服务基层行"评审中达到国家推荐标准,8家卫生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加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报告3例省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均治愈出院,没有发生二代病例、医务人员感染和死亡病例。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持续低于省市平均水平。按照3大类12项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有效加强慢性病、重性精神病、地方病等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行动,?个镇(街道)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人口妇幼管理切实增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努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出生人口性别比107.48,加强生育全过程优质服务,每年完成"两癌"检查12111人次,婴儿死亡率从3.73‰下降到1.4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5.45‰下降到2.26‰,出生缺陷发生率7.01‰,孕产妇死亡率13.25/10万。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德清医院更名为德清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设置率达100%,90%以上村卫生室具有中医药服务能力。县中医院成立陈利芳博士工作站、高祥福名中医工作室,治未病科列入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每年开展中医大讲堂、膏方养生节、香囊节等活动,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各1家、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家。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复审。综合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十三五"期间,开展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工作体制机构改革,以双随机工作为抓手,以执法办案为核心,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智慧卫监"千里眼"试点,召开全市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深化"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事前行政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卫生健康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办、掌上办。

3.卫生软硬件水平有新改善。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县人民医院二期、德清医院异地迁建项目作为县政府交钥匙工程,2020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完成新安、筏头、武康、阜溪等4家卫生院的新改建工程,启动乾元、雷甸、禹越等卫生院建设项目,新创建美丽村卫生室24家。县级医院购置进口DSA、64排CT、1.5T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并加快CT等高端医疗设备向基层卫生院普及。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积极推进医疗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20大项目。完成健康德清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健康卡服务,提供自助机、手机端、诊间、床边、医后付等多途径挂号付费方式,挂号缴费时间减至5分钟以下,结算县域覆盖率100%,住院智慧结算率达50%以上。提供"影像云"、"云胶片"服务,实现影像检查集中预约、集中诊断。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利用"腾讯觅影"辅助诊断系统开展肺结节、食管癌等病种的辅助诊断,入选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十大优秀案例。卫技队伍素质有效提升。制定完善《德清县卫生健康事业人才发展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医共体人员统一自主招聘、统筹使用、有序流动,聘任县级业务骨干担任卫生院业务副院长,选派60多名县级专家常驻基层工作。"十三五"期间,择优签约医学类优秀毕业生30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8人),公开招聘154人,招录定向培养生131人。实施潜力医生培养计划,开展全科医生模块化培训,每年举办现代医学英溪论坛,"十三五"期间主办和承办省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18期,组织160名业务骨干赴沪杭大医院进修,有效提升业务素质。开展中国医师节等宣传,完善处方点评、医德医风考评等制度,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升卫生健康形象地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