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公开>>社会公益事业>>基本医疗卫生领域>>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索引号: 11330521002569559R/2024-00105 发文时间: 2024-04-30 17:21:4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德清县卫生健康局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必看!五一出行,谨防这种病!

气候渐暖,随着雨季来临,部分国家和地区已进入了登革热流行期。五一外出旅行需做好防蚊措施,预防登革热

在旅行途中或回来后,如出现发热、皮疹、全身肌肉与关节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01


哪些地方有登革热?

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进入雨季后,地面及地下积水增多,传播媒介伊蚊也大量孳生,登革热随之传播。目前丁美洲区、东南亚及南亚,如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巴拉圭、秘鲁、墨西哥、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越南、老挝、孟加拉国、柬埔寨等国家已经进入登革热的流行期。

登革热往年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地区有本土病例报告。


02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伊蚊叮咬,病毒一般是不会由病人直接传染给其他人。无伊蚊,则无登革热。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登革病毒后,人体会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的免疫,但对不同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再次感染不同型别登革病毒容易导致重症



主要临床症状:

1. 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摄氏度。

2. 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

3.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4.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03


伊蚊长什么样?

登革热在中国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也就是平时说的“花蚊子”、“花斑蚊”。它们身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





04


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关键!

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抗病毒特效药,防蚊是预防登革热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我们需要做到:

1. 外出时尽量选择浅色的长袖长裤,尽可能使用驱蚊剂或其它驱蚊药物。

在外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使用驱蚊液,防止蚊子叮咬。

2. 房间内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或使用蚊香、灭蚊拍等方式进行防蚊驱蚊,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3. 避免在“花蚊子”出没频繁时间段(上午8点至10点,下午4点至7点)在草丛、树荫下等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



05

清除积水是灭蚊的关键!

各种有水的容器都有可能成为伊蚊产卵和生长的地方,因此清除积水是灭蚊的关键!


1. 确保储水容器、水井及储水箱加盖。

2. 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清除小容器、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3. 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4. 花瓶的水养植物3至5天换水一次,切勿让花盆的底碟积水。

5. 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花园/阳台/天台、水池、饮水机托盘/花盆底托、竹筒/树洞/轮胎等积水。 

7. 清积水时发现有蚊幼虫孳生的,不要倒在下水道中,可就近倒在干燥的平地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