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 11330521002569022L/2024-00010 | 发文时间: | 2024-02-05 14:50: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德清县水利局 | |
单位地址: | 联系电话: |
前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2019年4月,经中央深改委审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印发实施,标志着节水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同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由此可见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任务,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已成为我国新时期治水工作的重要任务。
根据《浙江省水资源条例》(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做好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节水办〔2020〕4号)提出省、市、县三级同步开展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编制,规划成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为坚定履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道路,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满足德清县"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用水工作的协调发展,力争使德清县节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德清水利局组织编制《德清县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任务。承接任务后,我院成立了规划编制项目组。项目组开展充分的资料收集分析和多次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编制形成《德清县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
在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德清县水利局以及县经信局、建设局、发改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教育局、卫健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局、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相关部门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 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
1.1.1地理区位
德清县坐落于杭嘉湖平原西侧、天目山支脉的东麓,为浙江省湖州市辖。地处浙江省北部,北连湖州市区,南接杭州市,西毗安吉县,东邻桐乡市。介于东经119°46″~120°21″,北纬30°26″~30°42″之间。东西长54.75公里,南北宽为29.75公里,土地总面积936平方公里。地处长三角中心,距上海 150公里,距杭州市区 30公里,是杭州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县(区)之一。德清交通便利,杭宁高铁、宣杭铁路、杭宁高速、杭练高速、京杭运河等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莫干山通航机场又开启了德清的空中通道。
图1-1德清县地理区位图
1.1.2地形地貌
县境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天目山余脉,是以莫干山为主体的丘陵山区,山峦连绵、竹茂林丰,是全县竹木生产基地;中部为"三溪"(湘溪、余英溪、阜溪)河谷缓丘,是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部属杭嘉湖平原,地形平坦,河网纵横,湖漾密布。古运河流经县境东南,东苕溪斜贯东北,这里河港纵横,漾荡星罗棋布。"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山水德清,也可以说是一个"微缩版"的浙江,丰富的地貌类型造就了极为立体的河湖水系风貌, 也给德清带来了较为齐全的水利元素。
1.1.3气候气象
德清县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差异显著;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毫米,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平原年平均降雨量为 1250毫米,中部"三溪"河谷年平均降雨量为1370毫米,西部丘陵山区年平均降雨量为 1575毫米。全年降雨过程有两个雨季,4~7月上旬为第一雨季,4~5月为桃花汛,6~7月上旬为梅雨汛。8~9月份副热带高压开始南逼,此时易受台风影响,降雨量增多,出现第二雨季,为台汛期,易出现洪涝灾害。
1.1.4河流水系
德清以东苕溪右岸堤防为界分两大水系,东部为京杭运河水系,西部为东苕溪水系。东部为平原水网区,河港纵横,漾荡密布,有著名的下渚湖湿地;西部为低山丘陵区,多溪流、塘库,有库容1.47亿m³的对河口水库。
根据《德清县水域保护及控制性规划报告》,全县共有河道1247条,总长1733公里,水域面积53.92平方公里。其中,县级以上河道共17条,包括省级2条、市级5条、县级10条。另外,有大小湖漾40个,水域面积为13.37平方公里,水域容积为3150.3万立方米。
图1-2德清县河流水系图
经济社会
1.2.1行政区划和人口
(1)行政区划
德清县辖8镇5街道,分别为乾元镇、新市镇、钟管镇、洛舍镇、雷甸镇、禹越镇、新安镇、莫干山镇、武康街道、舞阳街道、阜溪街道、下渚湖街道、康乾街道。
图1-3德清县行政区划图
(2)人口
2020年末全县总户数13.5万户,全县常住人口54.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11万人,农村人口20.74万。户籍人口4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5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1.8万人,女性22.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1%和50.9%。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2.2‰。
图1-4德清县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图
1.2.2国民经济
(1)总体情况
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544.1亿元,比上年增长2.6%(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3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4.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22787元,按年平均汇率1: 6.8974计算达到17802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6:56.1:39.3。
表0‑1德清县近年生产总值统计表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 一产 | 二产 | 其中工业增加值 | 三产 | 合计 | ||||||
2015 | 20.8 | 212 | 192.7 | 159.9 | 392.7 | |||||||
2016 | 21.8 | 218.15 | 203.76 | 189.27 | 429.22 | |||||||
2017 | 21.95 | 245.8 | 230.25 | 208.63 | 476.38 | |||||||
2018 | 22.39 | 267.55 | 247.41 | 227.06 | 517.00 | |||||||
2019 | 23.40 | 310.20 | 284.5 | 203.40 | 537.00 | |||||||
2020 | 25.00 | 305.40 | 278.91 | 213.80 | 544.10 |
图05 德清县2020年各产业增加值结构分布图
(2)农业
2020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农业8.2亿元;林业5.3亿元;牧业5.3亿元;渔业21.9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我县积极推进城市和乡村交汇,田园和休闲融合发展。同时,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2020年末,全县拥有现代农业园区77个,其中省级36个;全年新建现代农业园区3个;年末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31家;拥有绿色食品面积5.6万亩,绿色食品85个。
(3)工业
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6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81.8亿元,增长10.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6.8亿元,增长6.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64.1亿元,增长8.3%。都市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通用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4)第三产业
德清县2020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13.80亿元,增长5.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39.3%。持续加快"电商换市",全年新增电商应用企业212家,其中跨境电商应用企业40家,新发展及改造村级电商服务站点55个;累计建设智能投递终端246个,新建131个。2020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30.5亿元,比上年增长4.9%。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新市古镇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评浙江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十佳县区,德清文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
1.3.1 水利工程
县域内水库、闸泵、堤防、灌渠等水利工程种类众多,水利元素丰实。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274处,其中大型水库1座(对河口水库),小型水库17座;1~10万方山塘112座,1万方以下山塘130座,大、中型水闸6座,小型水闸228座,泵站1610座,水电站一座;各类堤防1311公里,其中防洪标准20年一遇及以上的堤防工程197公里;1~5万亩中型灌区6个,小型灌区302个。
1.3.2 水资源开发利用
(1)水资源量
根据《湖州市水资源公报(2020年)》,2020年德清县水资源总量为9.95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以当年常住人口计)占有量1813.81立方米,比当年全省人均偏多14%。
(2)供水情况
德清县2020年全县合计供水2.4412亿立方米,其中通过蓄水0.6931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8.4%;通过引水0.0652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7%;通过提水1.6829亿立方米 ,占总供水量的68.9%。城镇供水主要来自德清县水务有限公司,2020年共取水0.6924亿立方米,外供水量共计0.5688亿立方米,其中供工业0.2365亿立方米,供生活0.2898亿立方米,供三产0.0424亿立方米。从下表可见,2015年以后供水量呈下降趋势。
表12德清县2015年~2019年供水总量 单位:亿立方米
年份 | 地表水源供水量 | 地下水源供水量 | 合计 | |||
蓄水 | 引水 | 提水 | 小计 | |||
2015 | 0.3769 | 0.0233 | 2.973 | 3.3732 | / | 3.3732 |
2016 | 0.3568 | 0.022 | 2.8511 | 3.2299 | / | 3.2299 |
2017 | 0.3487 | 0.0216 | 2.7575 | 3.1278 | / | 3.1278 |
2018 | 0.7114 | 0.0225 | 2.1318 | 2.8657 | / | 2.8657 |
2019 | 0.6293 | 0.0199 | 1.8939 | 2.5431 | / | 2.5431 |
2020 | 0.6931 | 0.0652 | 1.6829 | 2.4412 | / | 2.4412 |
(3)用水情况
2020年,德清县用水总量2.4499亿立方米(不含环境配水)。农田灌溉用水1.2094亿立方米,占49%;林牧渔畜用水0.3696亿立方米,占15%;工业用水0.4632亿立方米,占19%;城镇公共用水0.1433亿立方米,占6%;居民生活用水0.2416亿立方米,占10%;生态环境用水0.0228亿立方米,占1%。
图1-5德清县2020年用水量结构图
根据历年湖州市水资源公报成果,德清县2015~2020年用水总量、各行业用水量统计结果如下。主要表现为:
(1)用水总量:自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后,德清县严格控制用水总量,2015年至2020年德清县年用水总量逐年降低,年用水总量均控制在考核目标之内。
(2)行业用水量:德清县近年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了一大批农业、工业、城市节水工程建设,德清县农业、工业用水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表13德清县各行业历年用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
年份 | 农业用水量 | 工业用水量 | 生活综合用水量 | 生态与环境用水量 | 用水总量 | ||||
农田灌溉用水量 | 林牧渔畜用水量 | 小计 | 城镇公共用水量 | 居民生活用水量 | 小计 | ||||
2015 | 1.5271 | 0.7017 | 2.2288 | 0.6743 | 0.196 | 0.2484 | 0.4444 | 0.0257 | 3.3732 |
2016 | 1.5086 | 0.5361 | 2.0447 | 0.6934 | 0.2109 | 0.255 | 0.4659 | 0.0259 | 3.2299 |
2017 | 1.6643 | 0.473 | 2.1373 | 0.5136 | 0.2058 | 0.2462 | 0.452 | 0.0249 | 3.1278 |
2018 | 1.443 | 0.4599 | 1.9029 | 0.494 | 0.2022 | 0.2431 | 0.4453 | 0.0235 | 2.8657 |
2019 | 1.2219 | 0.4007 | 1.6226 | 0.465 | 0.1922 | 0.2405 | 0.4327 | 0.0228 | 2.5431 |
2020 | 1.2094 | 0.3696 | 1.5790 | 0.4632 | 0.1433 | 0.2416 | 0.3849 | 0.0228 | 2.4499 |
1.3.3水环境质量
德清县境内共划分了20个水功能区,其中东苕溪水系有13个,在水环境功能区上属于饮用水、工业、农业和渔业用水区,目标水质为II~III类;运河水系有7个,在水环境功能区上属于工业、农业和渔业用水区,目标水质为III类。从现状水质条件分析,苕溪水系的水质较好,基本能满足目标水质要求;运河水系水质一般,部分功能区与目标水质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2 节约用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十三五"节水成效
2.1.1 体制机制
(1)管理机构
为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德清县于2016年成立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日常工作,各镇(街道)配合领导小组工作;为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2017年德清县在水利局增挂节约用水办公室牌子,深化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2)管理制度
"十三五"期间,围绕"五水共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工作,德清县在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取水许可及计划用水管理、水资源论证管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节水管理、水价改革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定出台《德清县城市节约用水"三同时"管理办法通知》、《德清县计划用水管理实施办法》、《德清县水利局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征收规定》等多项规范性文件,为德清县节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表2- 1德清县出台相关文件汇总
序号 | 文件名称 | |
1 | 《德清县城市节约用水"三同时"管理办法通知》 | |
2 | 《关于印发德清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 |
3 | 《德清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 |
4 | 《德清县计划用水管理实施办法》 | |
5 | 《德清县水利局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征收规定》 | |
6 | 《德清县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方案》 |
(3)节水管理能力
在线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县发取水许可的自备取水户全部纳入浙江省水资源管理平台,全部实现在线实时监控计量。管网水工业用水户全部安装电磁流量计及水表,现状已全部纳入计量。以农业水价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农业用水计量,全县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现状达到61.7%。
表2- 2德清县"十三五"期间节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十三五"控制目标 | 2020年实际 | 完成情况 |
1 | 用水总量 | 亿立方米 | ≤3.75 | 2.45 | 超额完成 |
2 | 生活和工业用水量 | 亿立方米 | ≤1.37 | 0.70 | 超额完成 |
3 |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5年降幅 | % | ≥30 | 47.6 | 超额完成 |
4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降幅 | % | ≥24 | 52.5 | 超额完成 |
5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 | 0.631 | 0.631 | 完成 |
6 | 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 % | / | 9.8 | / |
2.1.2 节水工程
(1)农业节水。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指挥棒,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提质和开展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一系列举措,"十三五"期间实际完成改革面积超过计划面积的100%。累计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0.4033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达5000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5年的0.624提升至0.631。
(2)工业节水。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和中水回用改造,淘汰高耗水落后产能,对高耗水工业企业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严格定额管理和计划用水管理,推进再生水工业化利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35立方米/万元下降到2019年的16.3立方米/万元。
(3)城镇节水。开展供水管网改造,从严控制管网漏损率在10%以内,大力推广节水器具使用。2018年通过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验收以及国家验收,2019年被国家命名。
(4)非常规水利用。德清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共有8家,年处理污水总量为3340.02万吨,其中狮山、城南等7家污水处理厂进行再生水利用,年利用量为548.14万吨,再生水回用率达到16.41%。另一方面,德清县为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围绕渔业生态养殖尾水治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尾水治理面积达到19.2万亩,折合1.92亿立方米。
2.1.3 节水宣传广泛开展
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方面,德清县围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等主题,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开展丰富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举办节水宣传公开课,节水宣传进社区、进村户,布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举行有奖答题活动,以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大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的宣传力度。建成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节水灌溉标准化示范区-德清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园,成为南方丰水地区节水灌溉的示范。
德清县重视儿童节水宣传,全县40家幼儿园节水宣传进校园全覆盖,每一家幼儿园都有一本节水宣传手册,将节水意识融入到课堂,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并且将各类节水器具和设施结合教育让节水意识理念融入到生活各个角落,随时有节水意识,让节约用水成为习惯。
2.2 节水评价
2.2.1 用水评价
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以来,德清县用水总量总体呈现一个逐年下降的趋势,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严格落实,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60%以上。农业用水稳中有降,2017年度有所回升,分析由于降雨条件的原因,2020年度比2015年度降低27.2%。林牧渔畜业用水下降年均下降率达到8.6%,这主要与渔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有关。农田灌溉用水年均下降率达到4%,2018年与2019年下降率尤为突出,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变化主要与农田实灌面积的增减有关。工业用水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年均下降率为5.4%。主要与德清县经济转型升级和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有关。生活用水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较稳定,城镇公共用水量呈下降趋势。
全县现状自备水非居民用水户共117家,总用水量1720.89万立方米,占全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的8.4%。其中,德清县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家居用水量44.58万立方米,占全县工业用水量的0.3%。
图2-6德清县历年用水量变化汇总图
2.2.2 效率评价
随着用水强度控制行动的推进,德清县用水效率得到显著提升,2019年提前完成水资源强度控制目标。对标《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技术要求》,德清县属东南区,现状用水水平较好。
从综合用水效率、工业用水效率、生活用水效率、农业用水效率等四方面共12个指标对标评价德清县现状用水水平,经评价可知,共有9个指标均达到东南区平均水平,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节水器具普及率、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等4个指标达到东南区省级先进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人均综合用水量、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率等3个指标低于东南区平均水平,尚有节水潜力和较大提升空间。
从德清县自身来看,"十三五"期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近年来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下降率为分别为47.6%和52.5%。与湖州市和全省相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要落后于湖州市及全省的平均水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优于湖州市平均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已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稍落后湖州市平均用水效率。
表2- 3德清县现状用水效率分析表
评价指标名称及单位 | 德清县 | 东南区 | 湖州市 | 浙江省 | 评价结论 | 综合评价 | 平均水平 | 省级先进水平 | 城市先进水平 | |||||
综合用水指标 |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 45.0 | 53 | 35 | 15 | 40.6 | 33.6 | 一般 | 良好 | |||||
人均综合用水量(立方米) | 447 | / | / | / | 414.4 | 286.2 | 一般以下 | |||||||
工业用水指标 | 再生水利用率(%) | 16.4 | 15.3 | 22.8 | / | / | / | 先进 |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 16.6 | 47.8 | 23.4 | 10 | 15.4 | 21.1 | 先进 |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80 | 87.1 | 88.9 | 93 | / | 86.5 | 一般 | |||||||
生活用水指标 |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 9.8 | 13.2 | 10.8 | 6.6 | 10%以下 | / | 先进 | ||||||
节水器具普及率(%) | 100 | 72.7 | 100 | / | / | / | 较先进 | |||||||
城镇生活人均用水量L/(人·日) | 127 | / | / | / | 148 | 144 | 较先进 | |||||||
农村生活人均用水量L/(人·日) | 110 | / | / | / | 119 | 117 | 较先进 | |||||||
农业用水指标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631 | 0.565 | 0.736 | / | 0.629 | / | 先进 | ||||||
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立方米) | 337 | 517 | 516 | 498 | 332 | 337 | 较先进 | |||||||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 | 6.14 | 9.3 | 38.7 | / | / | / | 一般以下 |
备注:东南区涉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
表2- 4德清县历年用水效率指标汇总
地区 | 人均年综合用水量(立方米) |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 生活人均用水量L/(人·日)城镇 | 生活人均用水量L/(人·日)农村 | 亩均综合灌溉用水量(立方米/亩) |
德清县2015年 | 672.9 | 85.9 | 35 | 150 | 115 | 427 |
德清县2016年 | 638.8 | 75.3 | 34 | 150 | 120 | 422 |
德清县2017年 | 614.5 | 65.7 | 22.3 | 150 | 120 | 463 |
德清县2018年 | 557.7 | 55.4 | 20 | 137 | 118 | 402 |
德清县2019年 | 490 | 47.4 | 16.3 | 133 | 117 | 396 |
德清县2020年 | 446.6 | 45.0 | 16.6 | 127.1 | 110.0 | 337 |
湖州市 | 414.4 | 40.6 | 15.4 | 148 | 119 | 332 |
浙江省 | 286.2 | 26.6 | 17.8 | 144 | 117 | 325 |
舟山市 | 134 | 12.7 | 14.2 | 117 | 98 | 167 |
全国 | 447 | 96 | 59.5 | 213 | 81 | 402 |
2.2.3 节水管理水平分析
(1)节水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德清县节水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人员齐备,机构及工作开展高效顺畅。2016年成立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日常工作,各街道办配合领导小组工作。为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德清县在2017年于水利局增挂节约用水办公室牌子,深化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保障工作组织有力、责任明确、推进有序。明确了节水工作责任,出台相应制度文件,节水管理机构基本健全,人员基本齐备,各部门职责与任务较为明晰,形成由县政府统领,水利局牵头的节水管理体系。
(2)节水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围绕节约用水工作,德清县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已印发和出台《德清县城市节约用水"三同时"管理办法通知》《关于印发德清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德清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德清县计划用水管理实施办法》《德清县水利局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征收规定》《德清县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水资源管理、节水方案、节水奖励等制度办法,节水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同时,全县通过节水载体创建,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逐步形成全民节水良好氛围。
2.2.4 节水潜力分析
围绕德清县近年大力实施高质量改革发展、创新引领、城乡品质提升、环境提升行动的目标,以节水优先方针为指导,以水资源"双控"指标管理为核心,突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约束作用,以节水要求和问题为导向,围绕体制机制、管理制度、行业节水、非常规水利用等方面,通过强化节水机制、强化管理制度、强化节水基础、强化节水示范、促进节水创新,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制度创新和公众参与相结合、节水动力以行政手段为主向市场手段为主转变、节水管理从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推动德清县节约用水的社会行为规范逐步形成,促使全社会用水更加高效合理,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现状节水潜力是在现状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人口、经济量和实物量,按照近远期水平年(2022年、2025年)的节水标准计算出的需水量与现状用水量的差值。分析计算如下:
(1)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式中:—农田灌溉节水潜力;—现状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分别是平水年(50%)情况下基准年和2022年(或2025年)毛灌溉需水定额。依据相关资料,德清县现状有效灌溉面积为35.91万亩,平水年(50%)下基准年和2022年、2025年毛灌溉定额分别为337立方米/亩和317立法米/亩、303m3/亩,则2022年、2025年农业节水潜力为分别为726万m3、1209万m3。
(2)工业节水潜力分析
式中:—工业节水潜力;—基准年工业增加值;、—分别是基准年和2022年(或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德清县基准年工业增加值为284.50亿元,基准年和2022年、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分别为16.6立方米和15.5立方米、14立方米,则2022年、2025年工业节水潜力分别为556万立方米、924万立方米。
(3)城镇生活节水潜力分析
主要有供水管网节水和节水器具节水两部分组成,供水管网节水潜力用下式计算:
式中:—供水管网节水潜力;—自来水厂供出的城镇生活用水量;、—分别是基准年和2022年(或2025年)供水管网漏失率。德清县城镇生活用水量为4327万立方米,基准年和2022年、2025年供水管网漏失率分别为9.8%和8%、7%,则2022年、2025年供水管网节水潜力分别为85万立方米、130万立方米。
(4)节水潜力分析成果
根据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潜力分析成果,德清县2025年节水潜力为2476万m3,其中工业节水潜力为924万立方米,农业节水潜力为1422万立方米,城镇生活节水潜力为130万立方米。
表2-4德清县各行业节水潜力成果表
分类 | 节水量(万m3) | |
2022年 | 2025年 | |
农业节水潜力 | 726 | 1209 |
工业节水潜力 | 556 | 924 |
城镇生活节水潜力 | 85 | 130 |
合计 | 1367 | 2263 |
德清县在2022、2025年节水目标下现状节水潜力仅占现状年用水总量的5.6%、9.2%,总体来看,德清县现状节水水平较好,节水潜力一般。
2.3 面临境况
从外部看,国家和浙江省的治水战略部署都对节水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在新时代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节水优先。生态文明建设为节水提供了新的机遇,坚持节水有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促进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节水的重要性,要求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把节水作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节水行动"168"工作体系和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一项行动"、推进"六大工程"、完善"八项机制",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发力、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节水新格局。《湖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通过"一个目标"引领,"两条红线"控制,"三个领域"共抓,"四项改革"助力,"五大保障"护航,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节水新格局,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努力把湖州建设成为南方丰水地区的节水标杆城市,打造展示水资源管理成效的示范样本。
面对新的目标和任务,德清县"十四五"期间需要在国家和浙江省、湖州市的框架下,全县统筹谋划,体现国家意志,强调刚性约束,树立绿色、健康节水观念。
从自身看,德清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节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时期,德清县坚持"节水就是减排,节水就是增效,节水就是惠民生",争当推动节水行动工作排头兵,为我省抓节水提供"德清范本",为全国实施节水行动发展提供"浙江经验"。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绿色发展动能的要求更加迫切,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给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对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底,《德清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了"一项行动","三项行业节水工程","四项改革"。到2025年,全县用水效率指标持续向好,全社会形成良好节水风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51%和58%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3.86亿立方米以内。节水行动的印发,倒逼德清加大节水力度,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
2.4 节水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照新时期国家节水行动要求和现状实际,德清县节水方面还存在着下述问题:
(1)总体用水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德清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处于省市级先进水平,但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人均综合用水量、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仍与东南区最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仍需针对性的开展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
(2)再生水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德清县有城镇污水处理厂8家,其中狮山、城南等 7 家污水处理厂进行再生水利用,再生水回用率达到 16.41%,再生水主要用作 道路洒水、绿化用水和景观用水,其中狮山污水处理厂有一部分再生 水用作污水处理厂本身二氧化氮发生器使用水。但是,部分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企业仍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仍需要进行水生态保护,提高再生水利用效率。
(3)市场机制有待加强
开展节水工作以来,德清县至今还未开展合同节水、用水确权登记、价税改革等工作,用水仍处于政府主导的计划管控层面,尚未完成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变,用水权市场化交易仍有待探索。
(4)节水智慧化数字化有待提升
德清县目前数字化基础工作尚未夯实,节水管理平台也尚未建设,跨部门、跨层级节水数据仍未在线共享,节水工作信息尚未完全实时入库,有待加快节水智慧化以促进节水工作提质增效。
(5)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缺乏推广
德清县根据省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厅颁发的《关于做好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德清县洛舍镇、新安镇实施水稻区管道灌溉。2020年,全县灌溉面积为 35.91 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2.20万亩,占比仅 6.14%,有待推广扩大。
4 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4.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1.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贯彻落实"两山理论",把节约用水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从重点领域节水工程建设和节水体制机制建设两大方面,聚焦聚力重点领域和重点用水单元,大力推进节水政策和技术创新,加强监督管理,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将节水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生产实践中,促进用水方式的节约集约高效化,破解区域水资源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全县践行生态文明、"重要窗口"建设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与保障。
4.1.2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 多方联动。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节水主体联动机制,有效调动节水主体对创建节水载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地制宜 有的放矢。充分结合全县节水工作实际,聚焦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制定可操作性好、指导实践性强的节水目标体系,确保目标指标可达性,全面推动节水工作的贯彻落实。
坚持突出重点、示范推广。以德清县节水标杆酒店、节水标杆校园、节水标杆小区、节水标杆企业、水效领跑者灌区创建为抓手,形成示范,引领节水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推广应用节水科技和先进节水技术。
巩固成效 创新突破。以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基底,进一步巩固提升节水成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再生水利用、节水服务等方面创新节水模式,推广先进节水技术。
标杆引领 营造氛围。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强力打造高标准、引领性节水标杆载体,拓展节水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好节水氛围,激发全社会节水的内生动力。
4.2 规划范围及水平年
4.2.1规划范围
德清县全域,包括武康街道、康乾街道、舞阳街道、阜溪街道、下渚湖街道、乾元镇、新市镇、钟管镇、洛舍镇、雷甸镇、禹越镇、新安镇、莫干山镇,总面积937.92平方公里。
图47德清县行政区划图
4.2.2规划水平年
根据现状德清县可以获取的经济社会数据以及现状用水量情况,以及满足未来一段时期内指导全县节约用水工作,拟定水平年如下:
规划基准年:2020年;
近期水平年:2022年;
远期水平年:2025年。
4.3 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浙江省水资源条例》;
(二)政策文件类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
《关于印发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6〕876号);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政法〔2016〕156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关于印发<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规[2019]695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12〕107号);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2014年5月23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16〕12号);
《浙江省发改局省建设厅省水利厅关于在有关规划编制中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15〕297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验收县(市、区)和启动第二批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47号);
《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通知》(浙水保[2017]45号);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做好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节水办〔2020〕4号)。
(三)规范标准类
《浙江省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大纲(修订)》;
《工业企业水量平衡测试方法》;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用水审计导则(试行)》;
《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
《节水型社区评价导则》;
《浙江省农业用水定额(2016年)》
《浙江省用(取)水定额(2019年)》。
(四)其他相关资料
《湖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湖州市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
《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德清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
《浙江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德清)总体规划》;
《浙江省德清县域总体规划》
《湖州市水资源公报》(2015~2019);
《德清县统计年鉴》(2015~2019);
《德清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德清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德清县水利普查统计资料。
4.4 规划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治水方思路和"补短板、强监管"总基调,坚定履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道路,围绕打造德清县"绿色美丽和谐幸福的大花园",建设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着眼于进一步提升县域水资源承载力和支撑力,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深化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完善,加快推进节水工程建设,力争在全省节水工作中处于领先水平,奋力打造"精品窗口"。
到2022年,节水机制体制基本完善,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节水型社会长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自觉节水意识显著增强,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7.1%和6.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8%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33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3.46亿立方米以内。
到2025年,节水政策、工程体系、市场机制基本完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用水效率指标持续向好,全社会形成良好节水风尚,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水平持续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17.8%和17%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3.86亿立方米以内。
二、分类目标
根据《德清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和《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做好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节水办〔2020〕4号),德清县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目标分为I类目标和II类目标。
I类目标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确定的控制指标要求。
II类目标为在德清县节约用水围绕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利用、节水标杆引领等五大类的目标。
4.5 总体布局
根据德清县区域发展布局,规划主要以"一核带动 两翼并进 全域推动"的布局来推动节水工作。
一核:主要指中心城区发展核,包括武康街道、舞阳街道、阜溪街道、下渚湖街道、康乾街道和乾元镇、雷甸镇、洛舍镇等5个街道、3个镇。规划该区域以生活和生态休闲空间为主,包含雷甸镇的临杭工业园,因此该区域以生活节水、服务业节水、工业节水为重点。
西翼:指西部的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以莫干山镇为主。规划该区域以休闲旅游业为主,因此该区域以旅游服务业节水为重点。
东翼:指东部水乡特色发展区以及德清经济开发区。包含钟管镇、新市镇、禹越镇和新安镇等4个镇,规划该区域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园、水乡田园旅游、农业发展为主,因此该区域以工业节水、旅游服务业节水、农业节水为重点。
图4-8 德清县区域发展布局图
表45德清县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目标表
指标类别 |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20年现状 | 2022目标 | 2025目标 | 指标属性 | ||
Ⅰ类 | 1 | 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 2.45 | ≤ 3.46 | ≤ 3.86 | 约束性 | ||
2 |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率(%) | 45 | ≤ 41.8 /≥ 7.1% | ≤ 37.0 / ≥ 17.8% | 约束性 | |||
3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率(%) | 16.6 | ≤ 15.5 / ≥ 6.4% | ≤ 14 / ≥ 16% | 约束性 | |||
Ⅱ类 | 农业节水增效 | 4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631 | 0.633 | 0.636 | 约束性 | |
5 | 水肥一体化面积(亩) | 5000 | ≥ 5000 | ≥ 6000 | 预期性 | |||
工业节水减排 | 6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80 | 85 | 90 | 预期性 | ||
7 | 节水型企业数量(个) | 33 | 38 | 42 | 预期性 | |||
城镇节水降损 | 8 | 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 | 9.8 | ≤ 9.8 | ≤ 9 | 预期性 | ||
9 |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成率(%) | 86 | 90 | 100 | 预期性 | |||
非常规水利用 | 10 |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 16.4% | ≥ 16.5% | ≥ 17% | 预期性 |
5 实施"双控行动"
5.1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细化区域用水总量、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建立重点用水单元双控指标体系,落实省、市年度用水控制目标管理,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对全域、各用水行业、各重点用水单元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对超载行业、用水单元采取用水管控措施。开展"德清县取用水分区配置与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5.2 推进生态流量管控
现存一座对河口水库水电站,完成水电站生态流量核定,安装泄放设施和监控设施,实现县级河流以上的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在线监测全覆盖,组织落实下泄生态流量管控要求,建立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通过"清水入湖"项目,强化生态管控监督管理。
5.3 推行区域水资源论证
推行区域水资源论证。全面推行"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制度,明确产业平台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制定项目准入水耗标准,实行取水许可承诺备案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简化取水审批程序,定期开展企业水耗评价,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产业平台区域水资源论证全覆盖。水耗高于准入标准的企业一律不得入园,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平台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暂停审批该平台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
5.4 严格取用水管理
落实重大项目布局、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区、产业聚集区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建立健全节水评价机制,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严格取水延续评估,从严核减超定额用水、实际用水量小于原取水许可水量30%以上、特种行业取水等情形申请延续的许可水量。加强取用水标准化管理,实施取水设施标准化建设,开展取水日常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强用水计量监测能力建设,实现河道外非农自备取水户取水在线监测全覆盖,对各行业重点用水户实行用水动态监测,积极落实用水统计调查制度。按照省市数字化转型的工作部署,推进跨部门节水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
6 重点领域节水工程
6.1 农业节水增效工程
实施农业节水灌溉。继续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发展精品化、高效化、集约化农业,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到2025年,全区水肥一体化面积保持在0.5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每年新增0.17万亩以上,新创建2个节水型灌区,积极申报灌区水效领跑者。
发展节水畜牧业渔业。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与建设,规范取水用水和计量监测,鼓励采用节水型自动饮水装置和干清粪工艺,每年开展1家以上规模养殖场节水改造与建设。推进渔业健康养殖,减少养殖用水量和尾水排放量。到2025年,年存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节水设施设备安装率100%。
表6- 1德清县农业节水增效工程项目表
项目类别 | 实施年份 | 建设内容 | 投资(万元) | 责任 单位 | |
节水型灌区建设(个) | 2021 | 1 | 20 | 水利局 | |
2022 | 1 | 20 | |||
2023 |
|
| |||
2024 |
|
| |||
2025 |
|
| |||
小计 | 2 | 40 | |||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亩) | 2021 | 1700 | 255 | 农业农村局 | |
2022 | 1700 | 255 | |||
2023 | 1700 | 255 | |||
2024 | 1700 | 255 | |||
2025 | 1700 | 255 | |||
小计 | 8500 | 1275 | |||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亩) | 2021 | 200 | 100 | 农业农村局 | |
2022 | 200 | 100 | |||
2023 | 200 | 100 | |||
2024 | 200 | 100 | |||
2025 | 200 | 100 | |||
小计 | 1000 | 500 | |||
规模养殖场节水改造与建设(家) | 2021 | 1 | 50 | 农业农村局 | |
2022 | 1 | 50 | |||
2023 | 1 | 50 | |||
2024 | 1 | 50 | |||
2025 | 1 | 50 | |||
小计 | 5 | 250 | |||
渔业健康养殖(个) | 2021 |
|
| 农业农村局 | |
2022 | 1 | 50 | |||
2023 |
|
| |||
2024 |
|
| |||
2025 |
|
| |||
小计 | 1 | 50 | |||
合计 | 2115 |
|
6.2 工业节水减排工程
实施工业节水改造。及时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管理,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促进各类企业向节水型方向转变,新建的企业必须采用节水技术,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原料结构,通过增加优质、低耗、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优化工业产品结构,逐步加大低耗水原料的比重,优化原料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改及中水回用改造。至2025年,对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限期的非居民用水户实施节水改造。
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大耗水工业用水户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组织对德清绿能热电有限公司等16家大耗水工业用水户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限期实施节水改造。到2022年,大耗水工业企业水效达标率达到90%以上。
推进节水型企业及节水标杆企业创建。优先对尚未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的大耗水企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在节水型企业创建的基础上,以省级节水型企业为对象,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引导工业企业加强节水管理和技术进步,开展节水标杆企业创建,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节约用水良好工作局面。
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升级,支持企业开展节水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广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新建工业园区在规划布局时,要统筹供排水和循环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节水标杆园区。
强化节水"三同时"管理。技改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即工业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
表6-2 德清县工业节水减排工程项目表
项目类别 | 实施年份 | 建设内容 | 投资(万元) | 责任单位 | |
高耗水工业企业节水改造(家) | 2021 | 1 | 100 | 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 | |
2022 | 1 | 100 | |||
2023 | 1 | 100 | |||
2024 | 1 | 100 | |||
2025 | 1 | 100 | |||
小计 | 5 | 500 | |||
开展水平衡测试(家) | 2021 | 4 | 80 | 经信局、水利局 | |
2022 | 4 | 80 | |||
2023 | 4 | 80 | |||
2024 | 4 | 80 | |||
2025 |
|
| |||
小计 | 16 | 320 | |||
节水型企业建设(家) | 2021 | 3 | 60 | 经信局 | |
2022 | 2 | 40 | |||
2023 | 2 | 40 | |||
2024 | 2 | 40 | |||
2025 |
|
| |||
小计 | 9 | 180 | |||
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升级(家) | 2021 |
|
| 经信局、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 | |
2022 | 1 | 1000 | |||
2023 |
|
| |||
2024 |
|
| |||
2025 |
|
| |||
小计 | 1 | 1000 | |||
合计 | 2000 |
|
6.3 生活节水降损工程
建设节水型城市。提高城市节水工作系统性,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实现优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将非常规水纳入城市供排水规划进行统一配置,不断提高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利用量。从严控制洗车等行业用水,积极推广循环用水技术、设备与工艺,优先利用非常规水源。
控制供水管网漏损。优化水厂制水工艺,降低制水损失率。加快制定和实施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建设方案,建立供水管网快速应急抢修体系,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DMA管理,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协同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专业化管理,建立全国领先的城乡清洁高效供水管网。供水管理部门及供水企业应根据管网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网检漏计划,选择先进的检漏方法和设备,合理确定检漏周期。同时,结合区域检漏法,加强企业、单位内部管网的管理,及时发现内部管网跑、冒、滴漏现象,并加以制止。应完善管网检漏技术,推广预定位检漏技术和精确定点检漏技术。到2025年,城镇小区供水DMA管理占比70%以上,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
开展公共领域节水。公共机构率先开展供水管网、绿化浇灌系统节水诊断,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全面使用节水器具。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要安装节水器具。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到2025年,公共场所及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90%以上的区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完成50个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积极申报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
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提升居民节水意识,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减少沐浴,鼓励使用水效标识洗碗机、坐标器,节水型洗衣机等节水设备。
推进农村生活节水。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加快村镇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实行计量收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推动农村生活污水集聚利用,减少污水入河,进一步改善河道水环境。全面落实水费收缴制度,实现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同质、同标、同服务"。到2022年,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保持95%以上。
表6-3 德清县城镇节水降损工程项目表
项目类别 | 实施年份 | 建设内容 | 投资(万元) | 责任单位 | |
城镇小区供水DMA管理率(%) | 2021 | 40 | 100 | 建设局 | |
2022 | 50 | 100 | |||
2023 | 60 | 100 | |||
2024 | 65 | 100 | |||
2025 | 70 | 100 | |||
小计 |
| 500 | |||
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 | 2021 | 9.8 | 1000 | 建设局 | |
2022 | 9.5 | 1000 | |||
2023 | 9.4 | 1000 | |||
2024 | 9.2 | 1000 | |||
2025 | 9 | 1000 | |||
小计 |
| 5000 | |||
公共场所及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 | 2021 | 100 | 10 | 建设局 | |
2022 | 100 | 10 | |||
2023 | 100 | 10 | |||
2024 | 100 | 10 | |||
2025 | 100 | 10 | |||
小计 |
| 50 | |||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率(%) | 2021 | 88 | 50 | 建设局 | |
2022 | 90 | 50 | |||
2023 | 93 | 50 | |||
2024 | 96 | 50 | |||
2025 | 100 | 50 | |||
小计 |
| 250 | |||
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 | 2021 |
|
| 水利局 | |
2022 | 95 | 1000 | |||
2023 |
|
| |||
2024 |
|
| |||
2025 |
|
| |||
小计 |
| 1000 | |||
合计 |
| 6800 |
6.4 非常规水利用工程
组织编制非常水利用规划,规划并逐步实施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不断提高再生水工业化利用、雨水等非常规水利用比例。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再生水和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到2025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力争达到20%以上。
表6-4 德清县非常规水利用工程项目表
项目类别 | 实施年份 | 建设内容 | 投资(万元) | 责任单位 | |
城市再生水利用项目建设(个) | 2021 | 建设局、经信局 | |||
2022 | 1 | 2000 | |||
2023 | |||||
2024 | |||||
2025 | |||||
小计 | 1 | 2000 | |||
雨水集蓄利用(个) | 2021 | 5 | 50 | 建设局 | |
2022 | 5 | 50 | |||
2023 | 5 | 50 | |||
2024 | 5 | 50 | |||
2025 | 5 | 50 | |||
小计 | 25 | 250 | |||
合计 | 2250 |
6.5 节水标杆引领工程
打造节水标杆。在中小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普及节水知识,增强节水意识。聚焦工业、服务业、公共机构等领域建立重点用水户名录,打造节水标杆示范。推进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常态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2025年,打造1个节水标杆酒店2个节水标杆小区,培育5家节水标杆企业,1个节水标杆工业园区。
推行水效领跑者引领。推进重点用水行业、用水产品、灌区、公共机构和节水型城市水效领跑者建设工作。到2025年,力争创建1家水效领跑者灌区,1个国家级节水灌溉标准化示范区,1家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
表6-5 德清县节水标杆引领工程项目表
项目类别 | 实施年份 | 建设内容 | 投资(万元) | 责任单位 | |
节水标杆酒店建设(个) | 2021 | 1 | 100 |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
2022 | |||||
2023 |
|
| |||
2024 |
|
| |||
2025 | |||||
小计 | 1 | 100 | |||
节水标杆企业建设(个) | 2021 | 3 | 300 | 经信局 | |
2022 | 2 | 200 | |||
2023 |
|
| |||
2024 |
|
| |||
2025 | |||||
小计 | 5 | 500 | |||
节水标杆小区建设(个) | 2021 | 1 | 100 | 建设局 | |
2022 | 1 | 100 | |||
2023 |
|
| |||
2024 |
|
| |||
2025 | 2 | 200 | |||
小计 | 2 | 200 | |||
申报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个) | 2022 | 1 | 100 | 建设局 | |
小计 | 1 | 100 | |||
节水标杆工业园区(个) | 2025 | 1 | 500 | 经信局、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 | |
小计 | 1 | 500 | |||
灌区水效领跑者建设(个) | 2022 | 1 | 100 | 农业农村局 | |
小计 | 1 | 100 | |||
国家级节水灌溉标准化示范区(个) | 2022 | 1 | 100 | 水利局 | |
小计 | 1 | 100 | |||
合计 |
| 1500 |
|
6.6 节水科技支撑工程
研发节水技术和装备。支持节水产品和设备制造,鼓励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依托德清县企业节水研究开发中心,引导节水装备制造企业开发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的节水装备及产品,提高研发和制造水平,提升中高端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
推广节水技术转化与应用。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重点支持用水精准计量、非常规水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及装备的推广应用,依托节水科研项目,加快推进节水科研成果转化。
表6-7 德清县节水科技支撑工程项目表
项目类别 | 实施年份 | 建设内容 | 投资(万元) | 责任单位 | |
农业用水计量监测能力建设 | 2021 | 10 | 50 | 水利局 | |
2022 | 10 | 50 | |||
2023 | 10 | 50 | |||
2024 | 10 | 50 | |||
2025 | 10 | 50 | |||
小计 | 50 | 250 | |||
工业用水计量监测能力建设 | 2021 | 5 | 25 | 水利局 | |
2022 | 5 | 25 | |||
2023 | 5 | 25 | |||
2024 | 5 | 25 | |||
2025 | 5 | 25 | |||
小计 | 25 | 125 | |||
合计 | 375 |
7 节水体制机制建设
7.1 政策制度建设
7.1.1 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1、健全节水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县级节约用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多部门间协作配合,及时协调解决节约用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以镇(街道)或工业园区为单元,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节约用水服务能力。积极培育专业性社会节水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节水服务机构参与公共机构、公共建筑、高耗水工业、高耗水服务业、农业灌溉等领域开展合同节水管理,扩大基层节水管理和服务队伍规模。推广用水户协会等用水者组织形式,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节水管理。
2、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以规划水资源论证、节水评价、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等制度为抓手,针对存量取用水户和新增取用水户,以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为约束,实施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3、落实取用水管控制度
科学核定取水户许可水量,实施取水户"一户一档"标准化管理,加强日常水资源监督检查,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规范水资源规费征缴流程,深化计划用水管理,从严实施定额管理,建立自备水与管网水联合下达用水计划的机制,确保企业用水既不超计划有不超定额。
4、深化水价改革和水资源税费改革
建立健全城乡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确定分档水量和加价标准。继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全域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常态化推进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激励等机制,确保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推进。理顺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价格体系,促进工业企业的非常规水利用。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积极推动水资源税费改革,落实差别化税率体系,发挥促进水资源节约的调节作用。
7.1.2 落实和健全节约用水法规政策
1、贯彻落实法律法规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浙江省水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法规宣传,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规范社会用水行为,推进节水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2、推进节水奖励机制改革
研究集成促进节水的政策措施,对节水工作成绩突出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成效显著的镇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对再生水回用、雨水集蓄利用、节水技改等节水项目给予政策激励和资金补助,对在节水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等给予表彰奖励。将节水工作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将用水户违法取水、用水浪费等不良信息纳入县公共信用信息名录。
3、拓展节水融资模式
鼓励金融资本进入节水领域,依法合规支持节水工程建设、节水技术改造、非常规水利用等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有一定收益的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合同节水节水管理试点工作,公共机构因产生节水效益支付给节水服务机构的合同费用在其公用经费预算中列支。到2025年,完成1个合同节水试点项目。
7.1.3 严格节约用水监督考核机制
1、严格节水监督考核
结合"五水共治"、县人民政府对责任部门的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和成效进行考核,将节水工作纳入政府对部门单位、乡镇街道的考核指标体系,有年度下达任务、年中督查、年底总结报告等运行记录文件和台账,严格问责制,切实保障责任落实到位,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建立常态化协调运作机制。
2、强化用水户节水监管
严格实行计划用水监督管理,对重点区域、领域、行业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引导重点用水单位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和用水效率评估,建立倒逼机制,将用水户违规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3、强化节约用水执法检查
加大节水执法检查力度,把执法检查作为节水工作的重要内容,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行为,杜绝水资源浪费。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监管,定期对火电、纺织等高耗水工业和高档洗浴、洗车等服务业开展节水执法专项检查,严厉查处浪费用水行为。定期组织开展用水计量执法检查,确保计量设施规范安装、正常运行、计量准确。
7.2 能力建设
7.2.1 健全节水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体系
1、推进节水标准改革
贯彻实施《水效标识管理办法》,加强市场监管,开展水效标识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逐步淘汰水效等级较低产品。加大水效标识制度的宣传,积极指导用水户选择高效节水产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节水标准,严格用水定额管理执行,加强用水定额运用管理,以定额为标准核批取水量,以定额为方向,指导企业节水工艺升级改造,加大用水定额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把严格用水定额管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全过程当中。探索将水耗标准纳入"亩均论英雄"、"标准地"等改革当中,建立健全具有区域特色的水资源刚性约束协同推进机制。
2、推进节水器具认证和市场准入
加强认证监管,鼓励产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按照自愿原则申请使用节水产品认证标志,进一步规范节水产品市场生产和销售。建立健全节水器具准入制度,明确准入的用水效率指标,适度提高准入门槛,严禁不符合标准的用水器具产品进入市场。
3、加快节水器具推广
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重点支持用水精准计量、非常规水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及装备的推广应用,依托节水科研项目,加快推进节水科研成果转化。
7.2.2 提高计量统计水平
1、健全用水监测统计制度
建立用水节水统计监测制度,全面推进并严格取用水计量统计,提高农业灌溉、工业和城镇用水计量率。加强用水计量器具管理,强化对取用水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定期检定计量设施,确保取用水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建立节水监测统计制度,严格实行工业企业用水情况监测统计,建立取用水台帐,定期发布区域工业企业用水情况。做好节水数据收集、统计和复核工作,组织对全县节约用水统计工作进行有效跟踪和技术指导。
2、提高水资源监管信息化水平
全面完善水资源监控体系,全面推进水利感知网和水利信息网建设,积极建立水资源数字化平台,将各部门节水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与水利信息网相结合,促进节水部门及用水户的用水信息公开化,实时上报用水数据。强化取、供、用、排等全过程用水计量监控设施管理,对重点用水监控单位实行用水在线监测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节水诊断和用水效率评估。
3、推进非常规水源监测统计
统一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数据统计口径,规范非常规水源统计制度,提高非常规水源水量监测覆盖率,逐步将非常规水源利用量监测建设纳入到水资源监控信息系统中,动态跟踪监测非常规水源利用状况。
7.3宣传教育
1、加强节水宣传
建立节水长效宣传机制。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借助网络、微信、节水教育基地等开展多种形式节水宣传活动。通过新闻发布会、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宣传重大的水资源保护活动和重要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利用典型调查、专题采访等形式,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公开曝光违法行为,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法律观念。建立"点面结合"的节水宣传机制,充分发挥节水宣传基地"点"上节水和各镇(街道)、各行政村的科普宣传栏"面"上节水宣传。
2、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依法公开水资源信息,及时发布水资源管理政策。健全听证、举报等公众参与制度,对涉及群众用水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强化社会监督。构筑以节水为基本特征的社会责任意识,拓宽公众参与途径、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创建活动,创建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学校、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小区等,倡导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增强公众参与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重视节水教育培训
重视学校节水教育。由县教育局牵头,水利局协助指导,通过推动各学校组织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将水资源节约的知识引入到学校教育中,使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重视节水人员培训。实时组织主要用水单位、高耗水企业的相关人员开展节水培训工作,邀请节水领域专家宣传先进的节水技术、工艺,提高对节水的认识,拓宽节水产品、技术和工艺的推广使用途径。计划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成节水教育实践基地。
8 投资估算和效果评价
8.1 投资估算和实施计划
8.1.1 投资估算
经估算,德清县"十四五"期间节约用水需投入1.53亿元,其中2021~2022年投入0.917亿元,2023~2025年投入0.613亿元。
所开展节水措施投入中,工程措施占99%、非工程措施占1%;其中农业节水增效工程占13.9%,工业节水减排工程占13.2%,生活节水降损工程占44.7%,非常规水利用占14.8%,节水标杆工程占9.9%,监测能力占2.5%。
表8-1 德清县"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投资计划表
8.1.2 实施计划
统筹考虑投资规模、轻重缓急、资金来源与保障措施等方面,拟定规划期间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及分期实施计划。
近期水平年(2022)
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为主线,完成《德清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规定的各项任务,主要是:
农业节水增效:到2022年,全县水肥一体化面积保持在0.5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年均新增0.17万亩以上,建成节水型灌区2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节水设施设备安装率达到100%。
工业节水减排: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用水行业企业节水改造项目,到2022年,六大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创建率达到90%以上,大耗水工业企业水效达标率达到90%以上,培育5家节水标杆企业,积极申报水效领跑者工业企业。
城镇节水降损:到2022年,城乡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基本完成,城镇小区供水DMA管理占比50%以上,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保持在9.8%以内。公共场所及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90%以上的区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积极申报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
节水标杆示范:到2022年,打造1个节水标杆酒店、2个节水标杆小区,培育5家节水标杆企业,建成1个节水宣传教育基地。
远期水平年(2025)
以"节水工程补短板,控总量挖潜力"为主线,对照"十四五"最严格水资双控管理目标,找差距、补短板、走前列。
农业节水增效: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85万亩以上,水肥一体化0.6万亩以上。
工业节水减排:到2025年,年用水50万方以上工业全部完成水平衡测试及创建成节水型企。
城镇节水降损:到2025年,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全县节水型机关建成率达到100%。
非常规水利用:到2025年,推进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7%以上。
8.2 效果评价
一、农业节水效果评价
农业节水工程作为一项重大的用水工程,采取措施解决灌溉节水问题,通过农业灌溉,有效利用水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田节水,增加效益,减少不合理的农田灌溉和施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业种植对农村水环境和农村饮水安全造成危害,为确保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具有极大的经济收益、广泛的社会效益以及良好的生态 环境效益。
二、工业和生活节水效果评价
大力发展工业节水有利于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是缓解水资源环境压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巩固水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强工业企业再生水循环利用,监管高耗水行业生产和工序用水过程,以及提高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率,可以大大减少废水产生量。生活节水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更是无法估量的。节水器具的普及不仅可以降低用水户用水量进而减少用水支出,而且可以使节约用水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而降低生活污水排放量。城市用水管网的更换和改造,降低了城市管网漏损率, 也有效地减少老旧供水管网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的风险,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质量。
三、非常规水利用评价
大力开展非常规水源利用,一方面可有效节约水资源,减少新鲜水的利用量,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改善区域和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表8-2 德清县规划节水效果分析表
类别 | 节水效果 | 规划节水能力(万m3) | 2022年 | 2025年 | |||
农业节水工程 | 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粮食生产能力,减少用水量和农业面源污染。 | 726 | 1209 | ||||
工业节水工程 | 开展大耗水工业企业节水改造,推进园区梯级循环用水,提高单位用水效益和水重复利用效率。 | 556 | 924 | ||||
城镇节水工程 | 降低管网输水损失,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 85 | 130 | ||||
合计 | 1367 | 2263 |
9 保障措施
9.1组织领导
县政府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节水工作,以德清县节水行动领导小组为管理平台,成员应包括重要任务中的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协调全县节水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日常工作由县水利局承担。各单位按照节水工作的总体部署,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举措,制定印发年度实施计划,并对年度实施计划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的推进。
9.2 资金投入
水利局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的同时,县政府加大对节水工作推进的支持力度,落实节水专项资金,提高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标准。县财政部门应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支持重点任务的完成,助力节水规划工作顺利推进。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相关节水任务的实施工作。
9.3 监督考核
落实节水目标责任制,将节水规划相关任务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五水共治"考核,由领导小组以年度计划落实考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通报制度,以考核为手段调动各部门主观能动性,激发责任人工作积极性,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9.4 科技人才
加强科技攻关,研究开发、适度引进并推广应用节水产品、技术、设备,着力推广用水精准计量、水循环利用、节水智控等相近技术及设备,充分发挥域内靶向养殖、工厂化养殖等珍珠养殖技术的节水效能。支持人才建设,引进涉水人才,开展专家精准节水服务。加强与国内研究机构及国内、外先进节水城市的技术交流,学习借鉴成熟技术与成功经验,努力提高节水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健全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
9.5 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把节约用水相关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节约用水客观规律的认识。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节水知识,增强全民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