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521MB0U9346XG/2025-00046 | 发文时间: | 2025-06-25 00:00:0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
负责人: | 发布机构: | 德清县政府办公室 | |
单位地址: | 联系电话: |
德 清 县 人 民 政 府
常 务 会 议 纪 要
〔2025〕9号
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25日
德清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
第57次常务会议纪要
县人民政府于2025年6月11日举行第57次常务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王剑峰、高群、张力、吕飞龙、丁燕英、施敏丽、许哲锋、沈保梁。王少华、沈健、朱国忠应邀出席了会议。
王剑峰主持会议。
会前开展了常务会议学法,专题学习了《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
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有关文件精神。
会议听取了黄菊芬关于进一步促进制造型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情况汇报;听取了沈杭关于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情况汇报;听取了唐捷关于德清县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关工作方案的情况汇报;听取了沈忠关于《德清县防范新增隐性债务管理办法》的情况汇报;听取了吕秋月关于进一步促进强村公司规范化运行指导意见的情况汇报;听取了姚文忠关于德清高铁站改扩建工程有关情况的汇报。
一、 关于进一步促进制造型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会议原则同意县经信局提出的有关工作安排,要求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规范组织实施。会议强调,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一要解放思想,在执行政策规定、破解要素制约、强化服务解难、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敢于打破思维惯性,充分解放思想,全力以赴做大经济增量。二要实事求是,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进、因事而变,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紧密结合实际,紧扣问题关键,聚焦聚力各项工作提质提效。三要担当作为,善于创新工作方法,巩固扩大在有效投资、产业发展、项目双进、金融运行、电力供应、青年集聚、都市配套、城市开放、文化体系、文旅流量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关于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
会议原则同意县会展业促进专班提交的《德清县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2025—2027年)行动方案》(讨论稿),要求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规范发文实施。会议强调,一要树牢市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推动会展主题、定位和活动安排等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做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二要加强品牌建设,持续办好现有品牌展会,引进、培育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品牌展会,打造彰显德清特色的会展品牌体系,竭尽全力扩大德清品牌会展赛演知名度。三要拓展转化通道,算好经济账、综合账,搭建餐饮住宿、文化娱乐、购物旅游等多元消费场景,让“展会”变“机会”、让“流量”变“增量”。
三、关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关工作
会议原则同意县建设局提交的德清县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六个工作方案,要求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规范组织实施。会议强调,要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做好有效营销、做地出地、土地招商等工作,努力实现供需的新平衡、品质的新高度、营销的新效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关于防范新增隐性债务
会议原则同意县财政局提交的《德清县防范新增隐性债务管理办法》(讨论稿),要求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县委常委会审议。
五、关于进一步促进强村公司规范化运行
会议原则同意县农业农村局提交的《德清县关于进一步促进强村公司规范化运行的指导意见》(讨论稿),要求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规范发文实施。会议强调,强村富民是根本、高效运转是关键、规范管理是基础、廉洁自律是底线,要按照市场规律做强产业项目,想方设法盘活闲置资源,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努力实现政府、运营方、村集体、村民多方共赢。
六、关于德清高铁站改扩建工程
会议原则同意县发改局提出的有关工作安排,要求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县委常委会审议。
列席:侯海明 杨 振 姚建栋 姬 涛 归永伟 沈艳楠 芮云锋 沈建敏 刘 晖 陈 超 高 芸 姚文忠 陈杨名 沈 忠 夏勤良 陆咏虎 夏建根 章伟忠 沈钧晶 吴 尧 陈旭明 沈雅萍 黄芳宴 孙宏明 杨剑炜 蔡 娟 黄 宇 黄菊芬 陈晓勇 泉江东 陈建峰 应聿央 冯建超 沈王英 周 敏 邱芳荣 唐 捷 陈 奇 吕秋月 沈 杭 何爱芬 吕正洪 陈国松 陈 珏 汪 磊 焦宝义 肖新方 汤献国 沈 瑜 敖丽丽 沈神武 徐亚芬 蔡 明 周 飞 陈燕红 严 峰 杨 升 夏 婷 王更亮 王海荣 姚 剑 徐 畅 沈志刚 陈敏良 沈海峰 施 超 沈 良 许晓杰 史 良 马 军 高 钺 王国良 沈华峰 叶敏华 金 鑫 冯森莲 潘宗敏 汪春春 赵志明 吴为民 蔡志伟 徐虹斌 朱 倩 贾 莹 王昱洲 邱 奕 沈 浩 平 侠
分送:高新区管委会,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
县纪委,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县府直属各单位,各群众团体。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