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公开>>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
索引号: 11330521002569620G/2025-00127 发文时间: 2025-03-24 08:41: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2025年3月24日拟对建设项目(非核与辐射)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下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325日-2024年33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人: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行政许可科

联系电话:0572-8072471 传真:0572-8063072

通讯地址:德清县武康镇千秋东街1号德清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个人)

建设项目概况

公众参与情况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耐酷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8吨新型核壳抗菌抗病毒光驱粒子及12套产线装备项目

德清县高新区城北高新园青春路以西

耐酷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耐酷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22月,原位于德清县阜溪街道盛业街180号,系租赁米贝科技创新(德清)有限公司一楼闲置厂房组织生产。现为适应城市发展规划、同时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建设单位计划整体搬迁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高新区城北高新园青春路以西(位于《莫干山高新区新材料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生物医药片区),实施年产28吨新型核壳抗菌抗病毒光驱粒子及12套产线装备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约3.3亿元,用地约40亩。新建粒子厂房、产线装备制造厂房、配套的生产仓库、科研中心、博士工作站以及办公用房共计约746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8吨新型核壳抗菌抗病毒光驱粒子及年产12套产线装备的生产能力。该项目已由德清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进行了赋码备案,备案文号为:2203-330521-07-01-942766

 

/

承诺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期

1)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标纳管至德清县恒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狮山污水处理厂、湖州碧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集中处理处理,达标排放

2)施工扬尘采取限速、洒水及保护路面整洁、建筑材料封闭运输等措施

3)施工噪声减少高噪设备的使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加强对一线操作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并辅以一定的减缓措施

4)施工固废按要求处置

营运期

1)废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食堂隔油池预处理后纳管至德清县恒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狮山污水处理厂、湖州碧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集中处理

2废气

投料、搅拌废气项目在投料搅拌过程时间短,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因此投料搅拌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氨、臭气浓度微量。在采取加强车间通风等措施后,预计无组织排放可达标。

煅烧废气:煅烧废气通过网带炉自带的排风系统抽离,煅烧废气经管道收集后通过三级水吸收装置处理后通过约35米高排气筒高空排放(DA001)。
④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达标后通过专用烟道(DA002)排放。

3固废

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废暂存于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收集后出售给废旧物资回收部门;危险固废暂存于危废暂存仓库,集中收集后委托资质单位处置。

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均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要求。

一般工业固废采用库房、包装工具(罐、桶、包装袋等)贮存,不适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其贮存过程应满足相应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

危险固废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修改单。

4噪声

设备摆放

设备合理布局,尽可能将各类设备布置在厂房中央,增加与厂房墙壁的距离,增加噪声在厂房内的衰减,减少对外影响。

技术防治

技术防治主要从声源和传播途径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的措施有:在设备采购时优先选用低噪声的设备;采取必要的消声、隔震和减振措施;定期检查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和减轻非正常运行产生的噪声污染;改进操作工艺,尽可能降低设备操作噪声。

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的措施有:尽可能将设备布置在车间内运行;对车间墙壁进行降噪设计;车间安装隔声门窗。

设备维护保养

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产生高噪声现象。

管理措施

日常尽量关闭门窗生产;加强宣传,做到文明生产,禁止工作人员喧哗;为减轻运输车辆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建议厂方对运输车辆加强管理和维护,保持车辆良好工况,运输车辆经过周围噪声敏感区时,应该限制车速,禁鸣喇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