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 002569057/2020-00159 | 发文时间: | 2020-11-04 08:33: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有效 |
来源: | 新市镇 | 发布机构: | 新市镇 |
单位地址: | 联系电话: |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发文字号: |
新市镇2020年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一)尽心竭力“稳增长”,经济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项目双进提质增速。始终坚持“三主导三不招”原则,创新每周招商视频例会制度,盯紧盯牢项目招引进度。上半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个,认定市工业“大好高”项目9个,签约城市新经济项目2个。成功承办县一季度项目双进现场会,率先实现全县范围内项目“云签约”;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广运用在线审批3.0平台,简化审批流程,每周会商推进难点,成功举办24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28个1000万以上技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入库17个,新竣工项目7个。二是平台能级显著提升。实行领导班子领衔破难,强势推进征地拆迁,完成乐安二期、孟溪二期212户农户签约,拓展平台面积2000亩;加速推进6个全域土地整治项目,预计新增可利用空间1000亩以上;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1个,申报政府专项债2项共计6.5亿元。加快谋划“科创+智造”国际产业集聚区,科创园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完成二期规划设计评审工作;总占地440亩的智能制造区块建设全速推进,其中占地120亩的万马智造创新基地启动建设,剩余320亩区块完成规划编制方案;深圳“飞地”项目于德洽会正式授牌并已完成选址和设计方案进入装修阶段;完成中外产业园规划和产业链规划初步编制。正式签约杭州新禾联创产业园,打造浙北数字时尚基地。三是创新动能快速集聚。1-6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新进规项目2个,限上服务业1家,新培育外贸主体10家;新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认定省级科技型企业18家,培育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签约人才项目4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4人,其中顶尖领军人才6人;申报省级以上人才8人,南太湖创新团队1家,新引进大学生1069名;申报国家专利150件,新增拥有知识产权企业15家,参加国家知识产权贯标3家;R&D占GDP比重达3.3%。
(二)砥砺前行“优治理”,数字赋能跑出新速度。一是数字园区持续改革。正式启用全省首个数字园区“云治理”中枢,完成钉钉移动端和数字展示大屏开发,整合全县10余家大数据平台资源,构建“两图两表两应用”,通过数字赋能,形成对万余家企业、百余项指标、百余个项目的“云监管”“云跟踪”“云服务”,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该案例成功入选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荣获县第二批担当破难十大典型案例,相关做法获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10余家国家级、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和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二是乡村振兴加速深化。全面铺开“数字乡村一张图”,完成23个村社的信息采集和硬件安装,持续推进应用开发,实现镇域数字化信息全覆盖。首创宋市村幸福卡功能,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指数奖励机制,成为全县第一批独立开发出自有特色模块功能的典型示范乡镇。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再提升,城东村、城西村、厚皋村等10村被列入县新时代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强弱村、补短板”行动建设村,总建设项目348个,惠及总人口2万余人。加快推进丰年、士林抱团项目及白彪、水北共建古木材市场等项目,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计划“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三是智慧服务稳步提升。加快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打造综合服务窗口,完善基层服务功能,提升办件效率,上半年共办理各类服务事项24474件,办结率达100%。全面搭建智能服务平台,大力推广“掌上办、网上办、智能办”等线上办事服务,重点推广浙里办、支付宝、微信、交管12123等线上平台,确保群众足不出户办理多种业务,大力助推跑改项目。健全线下自助设备办理机制,建造“24小时自助服务室”,增设交警、城管、工商、社保、综合、电力等数台自助服务机,分流窗口办件量,营造人机协同新模式。利用数字城管平台,开展“非接触式”执法15起。
(三)统筹推进“强基础”,全域美丽塑造新颜值。一是生态环境向优向好。全面推进截污纳管、生态修复,启动新市古镇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河道水质和水环境明显改善,新市镇作为全省唯一乡镇级代表在京杭运河“河长制”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深入开展“低散乱”企业整治专项行动,上半年关停企业51家、整治提升29家。生活垃圾分类精准扩面,完成20个居住小区“定时定点+撤桶并点”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全面开启垃圾分类新模式。创新举办农村环境整治与垃圾分类“问诊”会,“治疗”病号138个,开出病例单45张,完诊率98%,行政村平均分类准确率提升至80%以上。加强拆旧控新力度,共拆除违建面积128770平方米。二是镇(区)建设做精做细。出台新市镇汽修行业暂行管理办法。文昌西路、济民路等道路延伸工程有序推进,开通新市镇首条镇域公交线路,启动小环线法尚桥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环东路酒厂宿舍、兰庭东苑、枫华府第三个小区和一个商贸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出台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分10个区块加快老旧园区系统性重构,完成4个区块改造、经开区道路及绿化节点提升等设计方案编制。运河新天地项目正式启动建设。三是城市品质越做越高。以第四轮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完成新市古镇保护规划、新市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厚皋-丰年单元规划方案、西入口单元控规方案、新市镇美丽城镇样板镇创建方案等编制,其中美丽城镇样板镇创建方案入选省级优秀方案。启动“全国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和“城市品质提升”两大工程,以“督查问效”倒逼文明创建推进,招募10名“文明创建监督员”,爆料问题75个,部门认领率100%,解决问题69个,完成率达到92%;累计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集中网格化活动和路长制活动500余次。成功举办第二十二届中国德清·新市蚕花庙会云直播、“泽国水乡·人间仙潭”畅游新市古镇文旅直播活动。
(四)聚焦重点“保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一是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深入开展洗楼排查行动,有效处置涉疫纠纷、隐患926起,协助管控各类人员53000余人次;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村社干部、志愿者力量,构建群防群治防疫体系,切实守好德清东大门。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7起,消除各类隐患1691件。统筹推进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工作,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行动,排查交通安全隐患19处,已完成整改13处;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打击违法渣土运输“零点” 行动,共抓获违法车辆49辆,处罚12.39万元,查处非法倾倒淤泥渣土船舶4艘,行政拘留5人。圆满完成两会期间维稳任务。二是公共服务精准供给。完善教育医疗设施建设,新市镇第二幼儿园迁建项目基本完工,启动新市一幼和二幼分园及士林幼儿园白彪教学点暑期维修改造;德清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址进入收尾阶段,丰年、加元两村卫生室改造列入全县最美村卫生室创建计划。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完成19个行政村快递服务收发点建设。全县首批共享电动单车正式投放使用。三是社会保障坚定有力。深化大救助体系建设,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243.2万元。蔡界村幸福邻里中心建成并运营,新市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稳定,新增106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持续推进“厨房革命”工作,新增阳光厨房18家。大力推进移民产业扶持项目,完成5个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申报。
(五)从严从实“强作风”,效能提升达到新水平。一是依法行政更加高效。认真贯彻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支持人大代表开展五水共治、垃圾分类、项目推进等视察调研活动,定期向镇人大报告工作,充分听取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有效促进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创新执法体制机制,新市镇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镇,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职能为核心,建立健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现已成立改革专班,初拟下放执法事项24个方面436项。二是作风建设更加有力。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转作风、聚民心、促发展。强化小微权力监督,以蔡界村、宋市村阳光村务公开平台建设为试点,通过重点事项全程“晒”推进村级小微权力阳光运行。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监督,积极开展代表视察、站所评议等活动,人大代表建议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三是干部素质更加过硬。顺利完成14个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大胆选用年轻干部,完成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全镇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下降4岁,大学及以上学历达到81%,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开展“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年轻干部学习会、经开区“经济学堂”,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及业务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