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 002569604/2024-00016 | 发文时间: | 2024-02-29 10:29:3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新安镇 | |
单位地址: | 联系电话: |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6日在新安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沈 星 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打造“京杭河畔粮仓地 共富先行样板镇”的关键一年。我们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全力推动新安高质量赶超发展。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年来,我们以产业提质升级为中心,抓项目、促转型,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实现财政收入4.74亿元(含留抵退税),同比增长17.14%;规上工业产值48.69亿元,同比增长7.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6亿元,同比增长29.8%;完成外贸出口12.2亿元,同比增长1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4.86万元,同比增长7%。新培育规上企业9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8家,杭东车业通过市工业“大好高”认定。
招商引才持续激活。聚焦延链补链、以企引企,深入开展精准招商,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2个。积极引入人才创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成长性企业,引进人才项目3个并通过市认定,申报国家引才计划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75%。全面落实重大项目领导联系领办制度,亿元以上项目开工7个,竣工6个。
存量挖潜深入推进。直面土地要素瓶颈制约,深挖工业园区企业潜力,分重点分批次推进老旧企业改造提升和项目建设,引进康溪盛世、耐雀、乾骋、上丰等重点企业投产,预计可新增产值5亿元。打好“一厂多租”“低小散整治”等组合拳,全年累计完成“高耗低效”企业整治25家,关停淘汰15家,技改提升8家,腾笼换鸟5家。高标准推进木制品行业集聚试点打造,在菲炼区块物理空间集聚的基础上,推动华跃区块以生产工艺流程再造为核心的平台化集聚。
一年来,我们以全域乡村振兴为主线,强融合、挖潜力,共富基础更加稳固。
扛稳粮食安全重担。大力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完成西庙桥全域土地整治24个村民小组361户集中签约。严守耕地红线,加快土地开发复垦,推动农田资源整合,新增耕地495亩。扎实推进百千亩方建设,新增千亩方1个、百亩方2个。切实推进粮食扩面增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93万亩,同比增长127%,占全县种粮面积13.32%。做好粮功区腾退后半篇文章,完成7021亩农田宜机化改造,建成全县首条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农田整治示范点建设有力推进。
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围绕“1+4+N”农业发展体系,招大引强农业产业项目,新增农业项目5个,其中尚点、耐雀被认定为市农业“大好高”项目。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县域首个现代化万头湖羊养殖项目实现运营,数字化稻菜轮作农创基地完成投产,启航农业标准地项目破土动工。培育壮大农业主体,昊源水产获评省级数字农业工厂,三中粮油获省农业农村重大激励项目900万元,星晴家庭农场获评省级健康土壤基地、市级示范性乡村创客团队。
打造多维共富场景。镇级强村公司全面运营,推进光伏发电、舍东酒店、农事服务中心等项目9个,实现强村公司实体化运营,带动村集体增收220万元。打造“宅十堂”“风枵”“星晴农场”等共富工坊3个,辐射带动300户农户就业增收,其中“宅十堂”入选省首批典型案例。持续深化乡村电商发展,舍东村获市级电商示范村荣誉。创新稻鸭共育、稻菜轮作、稻蛙共生等稳粮增效模式,以“一田两用”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近300万元。
一年来,我们以城乡品质提升为抓手,破难题、创示范,镇村面貌不断改观。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以电商产业园、广瑞润园、裕丰铭苑、勾里荟为核心的“三横”“三纵”城市框架初步形成。高标准推进集养老、托育、健康多场景为一体的双舍未来社区主体竣工,补齐“一老一小”短板。投资近1600万元,扎实推进全域交通优化,加快新安大道的道路拓宽建设,打通断头路、四好农村路等道路,提升优化路段9.4公里。
城乡颜值持续刷新。省级物资储备库及县级粮库86户农户搬迁及安置工作圆满完成,勾里新村建设正式开工。西庙桥村新村一期农房竣工,入选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以迎亚运专项提升、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对舍北、舍东等6个村和沿线节点进行全域提升。全面压实各村网格长责任,推动问题点位整治1.2万余处。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和村组环境整治35次,通过省级文明镇复评,打造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美丽街巷1条。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强化污染源头控制,开展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专项检查190余次,督促340余家企业整改,整改率100%,整治“散乱污”企业39家,涉VOC企业源头替代2家、绿色工厂提星10家。强化工地、堆场扬尘防治工作,查处在建工地隐患62处并完成整改。推进四大工业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实施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提标改造项目,投资1200万元,开展7个村450户农户的生活污水治理,优化调整21个养殖尾水处理点。常态化开展渣土车整治专项行动,联合设卡检查41次,依法查处违规车辆176辆。
一年来,我们以社会事业建设为根基,守底线、补短板,民生福祉有效增进。
公共服务更有品质。打造勾里荟综合服务体,全面整合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成校、幸福邻里等功能阵地。下舍中心幼儿园新园区正式启用,创建省一级幼儿园,新增学龄前儿童托位100个,教育环境有效提升。省级民生实事—下舍百姓健身房顺利完工,改造提升集镇农贸市场2个。创成舍北村市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城头村市五星级幸福邻里,新桥村市四星级文化礼堂,新安镇首个悦读悦享城市书房正式运营。新安纪念堂在全县率先投用,孟家山纪念堂建设完成前期工作。
社会保障更有力度。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多维度、全方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打造超2000平方米的全县示范型“医康养”联合体,作为典型案例获王浩省长批示。建成老年食堂3个,推进老年助餐工作2.3万人次,全县唯一实现送餐上门服务全覆盖,开展适老化改造10户,完成老年人健康体检5500人,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持续强化社会救助,深化“吾安共富”项目,设立“电商创业”帮扶基地,带动127名残疾人、低收入群体增收,发放各类救助金245万元,享受各类商业保险赔付170万元,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社会治理更有水平。完善新安镇社会治理中心,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年调处矛盾纠纷780件,孙家桥获评省级民主法治村。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统筹各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勤联动及专项执法56次。全面打响全民反诈攻坚战,开展反诈劝阻宣传830次。开展“迎亚运”安全生产专项攻坚行动,累计排查整治闭环重大隐患63个,排查各类隐患4765处,整改4743处,22处限期整改中,整改率99.53%。有序推进一厂多租整治工作,摸排存档一厂多租企业32家,整治提升27家,清退5家。
一年来,我们以自身作风建设为统领,讲规矩、抓执行,政府效能持续增强。
法制建设持续推进。编制合法性审查事项目录清单,完成合法性审查10件。规范招投标管理,出台《新安镇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发包管理办法》。深化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镇级政务公开专区1个、村级政务公开专区2个,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4条。
服务效能有力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提档升级,大厅办理便民事项1.9万余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47家企业解决用工难,协调解决大型车辆停车、风速项目推进等难题7个,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发放助企贷款2.5亿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累计办理党代表、人大代表建议、提案24件,办理满意度达100%。
清廉建设成效显著。持续强化清廉政府建设,细化落实县委巡察组、经济责任审计反馈意见整改46条,并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企业扶持、民生支出占比达89%。创新廉洁文化品牌建设,完成百富兜“四个一律”、西庙桥“三多”破题。
各位代表、同志们,“钻厚板”方取火种,“凿深井”终尝甘泉。过去一年,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全镇人民团结拼搏、接续奋斗的努力。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通过你们,向为新安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献计献策、作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和建设者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产业布局不合理,存在散而不群、多而不强的问题,生产力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整合;安全生产、消防等领域还存在隐患和盲点,狠抓安全生产的力度还存在时紧时松等问题;土地要素瓶颈将长期影响项目招引、建设,还需进一步探索破解路径。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加倍努力,切实加以改进。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2024年工作,总的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和“六个新湖州”建设,围绕县打造“改革创新高地 品质生活新城”,写好“稳”“进”“立”的新安答卷。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建议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财政收入完成县下达任务,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亿元以上项目开工3个,竣工4个,实到外资600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水平同步。
实现上述目标,要做好以下4项工作:
(一)更高站位推进全域工业有机更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向老旧园区要发展。进一步深挖工业园区企业潜力,将“工业有机更新”作为新安新一轮发展的新承载地和新增长点。以“一企一策”精准推动红丰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加快优质项目招引和意向企业对接。谋深谋细孟家山工业区有机更新,通过整体“收回出让”,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同步推进老旧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提升,以区域空间治理实现工业整体再提标、再扩容、再升级,计划培育新升规企业不少于3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绿色工厂提星10家。
向传统行业要发展。聚焦省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建设的发展方向,扎实开展传统行业集聚提升,力争“小城镇亮出金名片”。高标准推进木制品行业集聚,加快木制品集聚示范点打造,同时结合五经普排摸底数,对分布在各村的低小散家具企业进行整合。以木制品行业为突破,整体带动铸造、食品、印染等传统行业集聚区块10个,引导传统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转型,逐步推动传统行业集聚形象可看、数据可观、模式可推。
向低效存量要发展。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针对低效企业、无效企业、物流企业等,积极开展腾笼换鸟工作,同时立足改造后闲置的14.5万方新增空间强化项目招引,通过整体转让、股权合股、厂房定制、标准厂房出租等多种形式,严把项目准入关,实现闲置厂房、用地的产出效益和产业质量双提升。确保年内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个,其中3亿元项目2个。同时围绕新安人才众创产业园和电商产业园实体运营,力争全年引进人才创业项目4个,推动高新产业提质增效。
(二)更实举措夯实富民强村,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深入实施全域土地整治。推动西庙桥新村二期建设,启动集老年食堂、幸福邻里、幼儿园教学点等为一体的西庙桥综合服务阵地建设,将西庙桥村打造为县全域整治“优化集成”工程标杆地。同时,以“百千万亩方”、守牢耕地红线为核心,按照“成熟一个、开展一个”的方式对下舍、孙家桥村等9个行政村分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谋划推动百千万亩方的建设。推出多种集聚选择方案,增强集聚吸引力、可行性,形成具有鲜明色彩的“新安样板”。
积极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围绕“粮油小镇”,加快三中粮油项目投产,依托省县粮库、农事服务中心,打造集生产链、销售链、物流链于一体的运河粮仓。推进新禹圩路堤田项目工程,加快实施225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持续推动风枵标准地尽早拿地和启航标准地项目建设,全力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大力引进和培育有潜力有特色的农业项目,力争招引市农业大好高项目2个,争创湖羊一级良种场,培育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个,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推动高端设施农业再提质。
持续夯实共同富裕“家底”。用好“强村公司”平台,整合全镇资源,着重推进“下舍农贸综合体建设”“电商产业园运营”等多个项目,挖掘闲置屋顶资源,实施新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力争创收400万元。打造新福羊场“共富工坊”阵地,启动西庙桥村众创工坊建设,串点成线打造具有新安特色的“共富带”,力争村集体平均年收入达到178万元、同比增长5%。
(三)更宽领域回应群众期盼,满足美好生活新向往。
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标志性点位打造,一体推进集酒店、人才公寓、商超、餐饮、培训中心、手工艺活态馆等业态服务的电商产业园招商运营。推动首个房地产广瑞润园商住楼交付,加快勾里新村建设,进一步拓框架、提能级、聚人气。优化全镇交通布局,全力推动湖杭高速项目顺利通车,推进育才路、新华路建设,完成杨禹线、韶塘线等镇域主干道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改善。坚持整体性、协调性、特色性为导向,塑造新安新面貌,打造进镇门头新节点,优化提升新安大道沿路沿线风貌,推动集镇商住楼配套停车位改建和绿化景观提升,重点打造以太平桥工业园区、三中粮油、新安大道、禹城路为标志性点位的城乡风貌带,呈现现代化产城融合面貌。推进舍北、舍东、下舍、新桥“四村连片”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
全力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完成双舍未来社区建设,打造集托育、养老、体育等多场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圈。深化医康养联合体建设,实现“日托+全托”不少于50人次,完成美丽村卫生室全覆盖。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继续打造“勾里荟·月悦享”品牌,全年开展综合性活动不少于10场,完成诗路文化带场馆建设。开展“幸福课堂”进万家行动,实现老年学堂全覆盖,打造“四点半”托管服务,创办青创课堂。推进体育场地提升,创建全民健身中心1个、省级基层体育设施1个。提档升级“共富兜底”项目,帮扶残疾人、低收入群体不少于150人。提升殡葬设施工程,新安镇纪念堂全面启用、孟家山纪念堂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四)更大力度抓好风险管控,助推平安建设新高度。
强化环境整治。深刻认识生态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打好“涉气企业、工地扬尘、秸秆焚烧、餐饮油烟”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闭环整改。实施“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新建农业尾水处理点4个、打造水下森林1处,推动新禹圩等重点水利项目开工。开展“美丽新安”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协作模式,巩固废品回收行业整治成果,落实常态化管控,加强渣土专项管理,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再提升。
做实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中心与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高度融合的治理优势,同时依托“舍里调”和“省级金牌调解工作室”载体,开展矛盾纠纷和历史积案化解专项整治行动,压紧压实责任,打造基层智治应用平台,以接诉即办、全流程闭环管理新机制确保有效化解。强化数字赋能,进一步用好数智巡查平台,落实日常巡查问题一键上传、流转、整改闭环,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深化除险保安。用好“安全管家”等社会化服务力量,对照重点风险管控清单,以“双网格双引擎双抓手”“赋色管理法”等方式全力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统筹抓好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厂中厂等全领域安全。加快镇交警中队新楼启用,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大力开展交通隐患点整治、交通安全宣传等工作,完成德桐公路至下舍红绿灯拓宽工程,延伸杨禹线两侧非机动车道,切实提升群众通行环境。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知易行难,行胜于言。我们将紧紧围绕镇党委确定的目标和决策部署,着力建设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府,全面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全面学习、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求实效,自觉把讲政治、抓落实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始终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重要抓手。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纵深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接受人大、社会和舆论的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提案。在优化基本政务服务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把群众期盼的事、政府承诺的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
始终把弘扬实干作风作为鲜明导向。坚持以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选派中层骨干、年轻干部在重点项目中一线培养、一线锻炼、一线比拼。完善2024年“比争拼”考核办法,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让谋事干事、担当担责蔚然成风。始终树立“说到做到、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在抓落实上下苦功见真章,在见成效上亮本领比实绩,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展现新形象。
始终把恪守清正廉洁作为基本要求。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巩固涵养清风正气。在财政资金日益趋紧的情况下,进一步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真正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事业,奋斗铸就未来。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镇人民智慧,汇集社会各界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加快打造“京杭河畔粮仓地、共富先行样板镇”,实现新安高质量赶超发展而继续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医康养”联合体:卫生院联合养老院,实行医疗、康复、养老一体化管理。
2、“1+4+N”特色农业:“1”指“粮油小镇”这一定位;“4”指“大米、稻菜、冬枣、湖羊” 4个富有新安辨识度的农产品品牌;“N”指引进和培育N个有特色的农业项目和点位。
3、“三横”“三纵”:三横“杨禹线、育才路、裕丰街”,三纵“新安大道、新华路、裕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