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乡镇主动公开>>政策法规>>镇政府文件
索引号: 00256941X/2024-00111 发文时间: 2024-06-10 14:19:5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德清县莫干山镇人民政府
单位地址: 德清县莫干山镇庾村集镇育才路1号 联系电话: 0572-8051148
莫干山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行政村(居)、办公室、职能站所:

    《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应急预案》已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莫干山镇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0日      

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应急预案   

1 莫干山镇基本情况

1.1 基本情况

1.2 防御重点

2 组织体系

2.1 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指挥部

2.2村防汛防雨雪冰冻工作组

3 监测预警

3.1 巡查

3.2 监测

3.3 预警

4 应急响应

4.1 响应启动

4.2 响应行动

4.3重点领域管控

4.4 信息报送

4.5 响应结束

5 应急保障

5.1 队伍保障

5.2 物资保障

5.3 电力保障

5.4 转移安置保障

5.5 资金保障

5.6 其他保障

5.7 宣传培训演练

6 善后工作

6.1 灾后救灾

6.2 灾害恢复

7 预案管理

7.1 预案管理与更新

7.2 预案解释部门

7.3 预案实施时间

8 附件

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应急预案

为高效有序应对洪涝台旱灾害防御和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根据《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德清县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和“1833”联合指挥体系工作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1 莫干山镇基本情况

1.1 基本情况

莫干山镇位于德清县西部,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镇,区域面积191.38平方公里,东接武康街道,南邻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黄湖镇,西连安吉递铺镇,北靠吴兴区埭溪镇。莫干山镇管辖1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3.3万人,农户9299户。莫干山镇交通便利,304省道、三莫线穿境而过,临近杭州二绕。莫干山镇生态经济和休闲旅游业较发达,2023年全镇共有登记在册民宿892家。辖区内小流域水系较多,南有石扶梯溪、盘溪、合溪、双溪和石颐和寺溪汇入对河口水库,北有埭溪汇入湖州老虎潭水库。全镇有小型水库5座(其中石颐寺水库属县水利局直管),万方以上山塘38座,万方以下山塘55座。

莫干山镇群山环绕,民宿旅游发达,山区河道沿程比降大,水库山塘多,地质风险大,易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水库山塘、河道护岸易出险,人员转移任务重。

近年来,莫干山镇先后遭遇2012年11号台风“海葵”、2013年23号台风“菲特”、2019年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2016年8月2日、2017年7月5日短历时暴雨和2013年罕见伏旱等洪涝台旱灾害。

1.2 防御重点

莫干山镇暴雨、台风、干旱、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防御重点工作:

(1)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防御(后坞村西坞里村停车场河道西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大瑶村桥上潘万有等风险防范区等19个地质灾害高分险防范区);

(2)小流域山洪防御(东沈廊桥一带);

(3)水库山塘等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

(4)旅游民宿的防汛安全管理;

(5)交通线路保畅通;

(6)涉及危房、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安置和外来游客引导管理工作;

(7)农林作物和设施防灾减损工作;

(8)避灾场所、物资队伍、抢险救援等应急保障。

2 组织体系

2.1 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指挥体系

在莫干山镇应急消防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完善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指挥架构(以下简称镇防指),具体见《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手册》。

(1)指挥。总指挥由书记和镇长担任,常务副指挥由副书记和常务副镇长担任,副指挥由分管农业水利、自然资源、城建、交通、旅游体育等工作的分管领导担任。

(2)成员。成员由镇政府、度假区相关科室及下属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具体单位如下:应急消防管理站、综合信息指挥室、农业农村办、村镇建设办、党建办(统战)、交通办、社会事务办、宣传办、度假区综合科、度假区规划科、退役军人事务办、社会治理办、派出所、环卫项目部、消队中队、综合执法中队、自然资源所、供电所、水务公司、广电站、电信支局等。

(3)镇防指办。镇防指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镇防指办)。分管农业农村的副镇长任防指办主任,镇应急管消防管理站站长担任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办、度假区综合科、村镇建设办、交通办等负责人担任副主任。镇防指办设在镇应急消防管理站,主要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响应启动期间按照响应等级要求,分别由防指办主任或常务副主任坐镇防指办。

(4)应急工作组。为加强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应急响应期间的统筹协调,镇防指设立综合协调、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援、宣传报道、后勤保障共6个应急工作组。主要职责如下:

①综合协调组(应急消防管理站牵头):负责防汛防台工作沟通联系、综合协调、及时掌握并汇总防汛防台动态,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②监测预警组(应急消防管理站、农业农村办、城建办牵头):接收上级防指及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相关职能部门发送的有关防汛防台雨雪冰冻预警信息,掌握辖区有关山洪、地质灾害等危险信息,及时向值班组成员、基层责任人和危险区人员发布预警,并为镇防指决策提供依据;值班组等相关单位迅速开展行动,全力做好值班值守和风险隐患排查,如遇突发情况及时处置并向防指反馈信息。在启动响应时段,经防指研判后统一由防指办发送指令。

③人员转移组(应急消防管理站、人武部牵头):按照镇防指和上级指令,按预案要求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并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④抢险救援组(应急消防管理站、人武部牵头):负责抢险队伍、物资的调配,根据险情、灾情,组织抢险救援;

⑤联合保障组(综合信息指挥室牵头):及时掌握防汛防台动态,发布汛情、灾情及有关信息,组织宣传报道防汛防台工作动态、先进事迹等,编发简报,接待新闻记者;负责本级防指及各工作组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接待上级防汛防台工作组、慰问团等工作。

根据汛情、旱情发展和防汛防台、防雨雪冰冻应急响应启动情况,可梯次启动各应急工作组。一般情况下,当启动防汛防雨雪冰冻Ⅳ级时响应时,各应急工作组按要求进行相关工作,防指相关人员到位;当启动防汛Ⅲ级、Ⅱ级、Ⅰ级响应时,各应急工作组全员实体运作。

2.2村防汛防台工作组

各村(居)设立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组,由村(居)班子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下设监测预警组、人员转移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等应急工作组。具体见《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手册》。

3 监测预警

3.1 巡查

水库山塘巡查:非汛期巡查,水库1天1次,山塘7天1次;进入汛期每天加密巡查。强降雨和高水位运行时,水库山塘巡查实行24小时驻库巡查。

地质灾害巡查:进入汛期,开展日常巡查,一般降雨期间1天1次,强降雨或连续降雨后每天加密巡查。

重要行洪河道护岸巡查:定期开展日常地方巡查工作,当河道水位超警戒水位时工作人员驻库、相关人员转移;险工段驻点巡查。

危旧房、交通道路等其他领域巡查:按照防汛防台雨雪冰冻工作需要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

3.2 监测

天气监测:通过德清气象权威发布和实地监测。

水雨情监测:一是通过访问“德清防汛信息综合查询系统”(http://47.97.119.139:8081/dqsl/)等方式,查询德清本地的雨情、水情、卫星云图、台风路径、雷达图等实时信息。二是人工实地观测水库、山塘、山洪沟、行洪河道等水位。

山洪灾害监测:根据县气象局权威发布、前期降雨情况(特别是短临强降雨)、县水利山洪预警情况和山洪沟水位涨势情况,开展动态监测,落实监测预警职责。

地质灾害监测:根据地质灾害点(隐患点)现状和前期降雨情况,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灾害防范区划分及地质灾害预警情况,开展动态监测,落实监测预警职责。

危旧房等其他领域风险监测:按照行业部门工作规范,开展监测。

根据上述相关单位监测预警,适时启动相应响应等级。

3.3 预警

镇级值班值守:汛期(4月15日至10月15日),非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期间,结合日常综合值班开展值守;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期间,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期间,密切关注天气、水雨情、汛情等变化,传达上级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和工作指令,及时向上报告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情况。重大信息立即报告镇防指领导。

村级值班值守: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期间,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水雨情、汛情等变化,传达预警信息,执行上级工作指令,及时报告险情、灾情等情况。

预警发布:①当监测预警组或其他相关责任人接到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农业等部门的强降雨、台风、洪水、冰冻、地质灾害、工程调度、农业灾害等预警信息后,立即通过电话、短信、农民信箱等方式向有关村(居)发出定点定向预警,并确保传达到村到户。②当遭遇重大灾害紧急情况时,村(居)要利用手摇警报器、手持喇叭、铜锣等传统预警方式,向可能受影响地区预警到户到人,及时转移群众,并报镇防指。③当基层巡查员等网格责任人发现洪涝灾情、险情征兆等时,立即向村(居)负责人,村(居)核实信息后向镇防指报告;镇防指和村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组及时作应急处置,并向县防指报告。

预警流程:建立直达末端的高等级预警叫应叫醒机制,明确叫应对象、叫应内容、反馈要求。监测到致灾降雨等,或接到县级有关部门的预警信息时,向事发区域村(居)户或单位发出预警。一般情况是逐级预警,即镇预警→村(居)预警(预警员或村(居)负责人)→组预警(负责人)→户;紧急情况可以直接预警。

4 应急响应

4.1 响应启动

按照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事件的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共四个等级,莫干山镇启动或者调整应急响应原则上与县防指的应急响应等级相对应,考虑到我镇区域面积大,山区形势复杂,洪涝、台风、干旱、雨雪冰冻等灾害应急响应等级高于或等于县防指的应急响应等级。遭遇局部险情、灾情时镇防指经充分研判可自行启动本镇应急响应或提高应急响应级别。遇短临强降雨等突发情况可通过浙政钉、微信群等快速启动应急响应。

4.2 响应行动

(1)Ⅳ级应急响应

①由常务副镇长担任指挥长进驻指挥,分管交通、农业水利的副镇长,度假区分管副主任担任副指挥进驻指挥。镇防指办相关工作人员进岗到位,加强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水雨情、冰冻灾害和险情征兆的动态信息。各行政村落实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

②通过浙政钉、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镇、村(居)两级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责任人和各类网格责任人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并告知当前气象,温度、水情、雪情预警信息。

③各类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责任人到岗就位,按照职责开展检查、巡查与监测,发现情况及时向镇防指报告。重点做好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山塘、薄弱河堤、各类危房、简易工棚、在建工程、防洪排涝设施等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检查巡查工作;预泄高水位水库山塘,对险工险段、在建工地落实应急度汛措施。检查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物资储备,不足部分及时增补。例如农作物保护用品、基本生活物资、通讯设备、救援设备、车辆和机械设备等。

④做好危房、户外广告牌、高空设施、行道树等设施的保安加固措施。

⑤对有关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安排。做好农业抢收、大棚防涝防冻防风措施。

⑥检查调试防汛会商系统。

⑦各职能单位及时上报,由应急消防管理站负责汇总和上报相关信息。

(2)Ⅲ级应急响应

①由党委副书记担任指挥长进驻指挥,部署重点防御工作,分管城建、交通、农业水利的副镇长、分管度假区副主任担任副指挥统筹开展工作,镇防指办全体人员到岗到位。各行政村落实半数以上人员值班。

②组织全体联村、驻村干部下村(片区)指导防汛防台雨雪冰冻工作。检查各类责任人到岗情况、物资落实情况,督促各村提醒群众和有关民宿、企业做好防汛防台雨雪冰冻工作。

③通知各行政村做好危险区人员转移准备,遇致灾降雨或突发险情征兆则立即转移安置危险区相关人员。

④加密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山塘水库、薄弱河堤等巡查监测。

⑤根据汛情、雪情、灾情、险情等发展趋势,视情停止户外集体活动、停课、停工、停业、停运等。

⑥及时上报人员转移情况、受灾情况等。

⑦各职能单位及时上报,由应急消防管理站负责汇总和上报相关信息。

(3)Ⅱ级应急响应

①由党委副书记、镇长担任指挥长进驻指挥,党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分管城建、交通、农业水利的副镇长、分管度假区副主任统筹开展工作。镇防指和各村居全体成员到岗,各应急工作组全面到岗、关口前移参与防汛防台雨雪冰冻工作,通知抢险队员集结待命。各行政村全员值班。

②镇防指派出工作组到各村检查督促指导;开放避灾场所,妥善转移安置危险区人员。

③停止户外集体活动、停课、停工、停业、停运等,对重点地段实行交通管制。

④按规定及时上报人员转移、抢险队组织、防汛、防雨雪、防冰冻物资调用、避灾场所使用、水利工程运行、灾情等信息。

⑤做好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物资的统筹、使用和发放的工作。

⑥各职能单位及时上报,由应急消防管理站负责汇总和上报相关信息。

(4)Ⅰ级应急响应

①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指挥长坐镇指挥,党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分管城建、交通、农业水利的副镇长、分管度假区副主任担任副指挥全面开展工作。镇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到岗,分赴一线指挥。各驻村干部到各村一线,重点落实人员转移、灾害预警、抢险救援等。各行政村全员值班。

②全体机关干部、各村居两委班子进岗,各抢险队伍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快速反应抢险。

③对各类危险区人员撤离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做到应转尽转。新发生的险情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立即组织受影响人员紧急转移。

④特别注意控制诱发灾害,维护治安、防范传染病、基础设施失事及其他次生灾害。

⑤按上级要求及时上报汛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加强宣传报道,做好舆情管控。

⑥各职能单位及时上报,由应急消防管理站负责汇总和上报相关信息。

(5)短临极端天气预警响应

落实“乡自为战,村自为战,充分授权,一线决策”的要求,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等黄色预警时,值班组、各条线、各村(居)加强值班力量,通知各村(居)主要负责人做好启动短临处置准备。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等橙色、红色预警信号或虽未接到气象预警信号,但发现险情征光或实况已出现灾情险情,由镇防指办、各村社启动短临极端天气灾害应对机制。

①到岗值守。启动短临应对机制后,按相应等级结合上述响应要求,防指相关成员及机关干部、村(居)进驻,暴雨等橙色预警镇长到岗指挥,红色预警书记和镇长到岗指挥。

②叫应叫醒。接到预警信息或发现险情时,叫应叫醒下辖村(居)主要负责人和防指相关成员到岗值守,组织指挥,保持通信畅通。各村(居)采用应急广播、铜锣等方式确保预警到户到人。

③风险研判。按照危险区域分级管理,迅速确定需转移的区域和需转移的人员名单。

④巡查检查。利用视频监控等方式加大地质灾害易发点、小流域山洪影响区、老旧房、山塘水库等重要目标巡查检查。

⑤人员转移。按风险研判转移名单,发布转移命令并督促到位,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可采取强制转移措施,确保“应转尽转、早转、快转”。

⑥风险管控。适时采取“五停”措施(停止户外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停运)。发布管控指令,发生险情各村(居)第一时间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对危险区域采取临时措施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⑦应急救援。组织镇、村(居)等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必要时提请上级派遣增援力量。

⑧安置保障。通知开放避灾安置点,做好已转移人员管控,险情解除确认安全后方可返回。

⑨信息报送。发生险情、灾情先电话等方式报告,后书面报告。                                                                                                                                                                                                            

⑩宣传引导。发生险情、灾情时要严肃纪律,统一口径,及时正面宣传引导。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教,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4.3重点领域管控

(1)水库山塘长时间高水位运行,容易出现险情。要加密巡查,山塘及时放水降低水位、水库根据上级调空单防水;要特别关注下游有住户的各水库、屋顶山塘,要全力做好工程保安,发现危险征兆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撤离。

(2)短时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容易爆发山洪。要加密河道巡查,第一时间将河道沿岸容易上水或林间道路来水直冲住户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

(3)短时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土壤含水饱和,容易出现地质灾害时,要加密地质灾害点、地质风险区、削坡建房点、山区道路的巡查,发现危险征兆,第一时间组织群众撤离,并落实管控措施,防止灾害扩大。

(4)低洼区域内涝受淹。

(5)台风、暴雨、暴雪可能引发的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设施严重损毁,重要运输、供电、通信线路中断;危旧房屋的倒损;基础设施受损等。

(6)关注辖区住户和外来游客安全。

4.4 信息报送

(1)一般信息: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防汛防台信息一般包括:气象情况、镇村防御部署及开展情况,重点领域巡查情况、应急物资和队伍情况、人员转移信息、工程运行信息、基础设施影响情况、险情、灾情等。

(2)灾情报送:发生一般灾害,村(居)在在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镇防指办在接到灾情报告后30分钟内上报县镇防指;发生较大以上灾害,村(居)在灾害发生后30分钟内上报,镇防指办在接到灾情后15分钟内口头报告、30分钟内书面报告至县镇防指。

4.5 响应结束

根据县防指应急响应结束情况和本镇实际,相应结束镇应急响应,并落实好应急响应结束后的相关安全管控措施。

5 应急保障

5.1 队伍保障

镇防指整合辖区派出所、民兵预备役、消防中队、应急工作组等人员,组成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抢险救灾队伍不少于50人,并配备必要装备设施。一旦启动应急响应,视情开展救援力量在危险薄弱等地段预置。

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抢险救灾队伍组成和各村(居)抢险小分队组成,具体见《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手册》。

5.2 物资保障

镇防指、村(居)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组参照《浙江省乡(镇、街道)、村(社区)防汛物资储备定额》要求,以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储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抢险物资,健全即用即补制度,规范抗灾物资出入库管理。镇防指对辖区内的大型抢险救援机械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具体见《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手册》。

5.3 电力保障

镇供电所制定应急供电保障方案,全力保障抗洪抢险抗雪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抢险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镇防指储备应急备用电源,做好日常维护与管理,汛前对备用电源进行调试。

5.4 转移安置保障

每年汛前按规定检查和对外公布镇、村(居)避灾场所,并加强避灾场所规范化管理,确保随时可用,具体见《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手册》。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防御洪涝台灾人员避险转移办法》,根据不同汛情进行梯度转移,各类应转移人员在可能致灾前3小时转移完毕,若预报夜间致灾的,提前在当日18时前转移完毕。

5.5 资金保障

镇财政每年在镇财政预算中安排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资金,用于防洪工程建设、水利设施及水毁工程修复和基层防汛防台防雨雪冰冻体系运行管理,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救灾资金支持。

5.6 其他保障

镇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做好通信、交通、治安、卫生等保障工作,为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和抢险救灾提供通信与信息、交通运输、治安、医疗卫生等保障。

5.7 宣传培训演练

镇防指加强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及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镇村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业务培训。镇防指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1 次综合性或重点灾种应急演练。多灾易灾村(居)应当每年组织或参与一次镇级应急演练。积极参与县防指组织和行业部门组织的专业演练。

6 善后工作

6.1 灾后救灾

发生灾害后,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镇政府及时召开抢险救灾工作会议,部署灾后救灾工作。镇防指编制灾后恢复工作方案,明确基本生活保障、基础设施抢修、灾后卫生防疫、灾情核查评估。

(一)核灾:收集、核实全镇灾害损失情况,经汇总后及时上报县防指办。

(二)救灾: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恢复生产、民宿经营、重建家园等。

(三)救济救助:及时调配救灾款物,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

(四)卫生防疫:抢救伤病员,消毒处理污染源,处理疫情、病情,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

(五)物资补充:补充消耗的防灾抢险物料,确保物资储备到位。

6.2 灾害恢复

镇政府对影响当年防洪防雨雪冰冻安全工程,应尽快组织恢复。工程应力争在下次灾情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广电等基础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执行标准:镇、村(居)组织人员清理灾害现场、环境消杀消毒,力争2日内完成环境清理恢复;力争3天内全面恢复供电、供水和通信,5天内主要道路全面恢复通车。

7 预案管理

7.1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镇防指组织制定,报县防指审批后,由镇政府发布实施。本预案由镇防指办负责管理,镇域范围内发生重大洪涝台和雨雪冰冻灾害时,应及时进行必要的修订。一般情况下,每3年修订一次。每年由镇防指发文公布镇防指、各村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组组成,镇各应急工作组和责任人名单。

7.2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镇防指办负责解释。

7.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8 附件

1、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指挥体系组成

2、各职能单位职责分工

3、防范应对短临极端天气工作要求

4、防范应对台风工作要求

5、防范应对冰雪灾害工作要求

附件1

莫干山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冰冻指挥体系组成

值班电话:8051158    传真电话:8052281

部门

指挥部成员

姓  名

单位/职务

主     要     职     责

总指挥

总指挥

常务副总指挥

常务副总指挥

吴建勇

沈华峰

周淼强

郎  晨

书记

镇长

党委副书记

常务副镇长

全面负责本级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主持本级防指工作,研究落实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措施,负责召集成员会议、会商会议,签发各种指令。

副指挥

房振兴

沈  艳

闻玉良

副镇长

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

副镇长

统筹指挥工作,负责分管工作。

主任A1

房振兴

副镇长

(综合协调岗位)负责镇级防指日常工作,当好镇级防指参谋,并贯彻落实上级和本级防指指令。

副主任A2

蒋剑阳

沈雪东

陈世平

肖  锋

沈赟国

农业农村办主任

度假区综合科科长

村镇建设办副主任、人武部副部长

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

村镇建设办副主任(交通)

(综合协调、抢险救灾岗位)协助主任工作,负责分管工作。

成员B1

沈雪斌

徐杭吉

王佳琦

陈斌斌

周成楠

乡镇灾情监测和统计

(监测预警、预案管理岗位)负责灾害天气、水雨(雪)情信息监测预警工作。负责灾情信息收集和统计报送工作。

综合

协调组

组长A3

肖  锋

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

负责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沟通联系和综合协调。

成员

卢超超

综合信息指挥室副主任

成员B2

蒋剑阳

农业农村办主任

监测

预警

组长B3

姚敏嘉

农业农村办副主任

负责建立本辖区监测预警网络,负责接收上级防指及水利、气象、国土资源等部门发送的有关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预警信息,掌握辖区内有关防汛防台抗旱(雪)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为本级防指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成员

徐杭吉

镇农业农村办气象协理员

人员

转移

组长A4

陈世平

村镇建设办副主任、人武部副部长

按照本级防指和上级指令,按预案负责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并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成员

胡丽卿

社会事务办副主任(民政)

沈雪斌

农业农村办副主任

肖  锋

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

沈赟国

村镇建设办副主任(交通)


抢险救援组

组长B4

王建强

综合应急救援队队长、应急消防站副站长

负责各行业安全管理和抢险队伍、物资的调配,根据险情、灾情,组织抢险救援。

成员

朱建伟

人武部工作人员

联合

保障组

组长A5

卢超超

综合信息指挥室副主任

负责本级防指及各工作组的后勤生活保障,接待上级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组、慰问团等。负责汇总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动态,发布汛情、灾情及有关信息,组织宣传报道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动态、先进事迹等,编发简报,接待新闻记者。

成员B5

姚思远

综合信息指挥室副主任

成员

朱欣然

宣传办工作人员

注:实行AB岗制度:当A因故无法到岗履职时,可由B兼管A的工作,亦可由A兼管B的工作。上表中A1和B1互为AB岗,A2和B2互为AB岗,依次类推。

附件2

各职能单位职责分工

综合信息指挥室:负责落实相关后勤保障工作及上级政府督查、指导对接和综合协调。

应急消防管理站:负责联络通知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各级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指挥部下达的日常性工作,收集及上报相关信息工作,组织协调消防救援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参与抢险救援工作。做好应急物资仓库管理,及时做好物资发放及补充,并做好记录。

社会事务办:负责以师生为重点的学校安全,同时由莫干卫生院、筏头卫生院做好医疗救助准备。对接卫生院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村镇建设办:负责以城乡危旧房、工程临时房为重点的居住安全以及以在建工程为重点的建筑安全;同时加强镇区、建成区的安全。确保供电、供气、供水、通信设备安全。加强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及隐患排查。

交通办:负责以道路、桥梁为重点的通行安全,协同交警、城管、环卫把道路安全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保出行畅通,防事故发生。负责对接落实工业盐及草包、铲车等物资发放与管理。

农业农村办:负责以农作物防寒防冻避雪等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安全,把损失降到最低。与相关部门沟通,提早分析研判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天气影响,明确防范重点和应对措施,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及时发布。组织实施全镇水利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负责水情监测预警工作,负责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和监测预警工作。加强对林间道路的巡逻与管理,在必要时刻封闭危险路段。

度假区综合科:组织、指导全镇文化、旅游、体育保护单位做好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工作,做好安全知识宣传、隐患排查和景区(关闭)、游客劝退转移。

供电、供水、通信等站所部门:负责以电力、供水、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安全,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和故障抢修准备,确保供电、供气、供水、通信设备正常运转。

市场监管所:负责以群众日常生活物资为重点的市场供应安全。

自然资源所:负责组织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勘察、监测、防治等工作,督促指导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组织应急专业队伍,为防御突发地质灾害提供应急技术支撑。 

综合执法中队:负责辖区主要道路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巡查工作,发现严重积水点第一时间处置(设置警示标志、采取临时交通管制等)并及时报防指;负责督促各类广告牌匾维修加固工作,依法拆除辖区道路、沿河违章搭建的阻水建(构)筑物等工作;参与应急抢险处置工作。

人武部、消防中队:根据镇防指的要求,组织民兵和队伍参加抢险救灾行动,协助政府转移、解救危险地带及险情的群众。协助镇防指联络和协调部队抢险力量参加抢险救灾行动。 

度假区规划科:负责加强各旅游项目的运行、在建项目的安全隐患。

派出所:负责维护抗灾期间的社会治安秩序,及时疏导交通,适时组织实施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车辆优先通行。依法打击盗、抢防汛物资和破坏、盗窃防台风、暴雨、洪涝等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置因防台风、暴雨、洪涝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宣传办:正确把握全镇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宣传工作导向,协助、配合新闻宣传单位做好防汛防台抗旱防雨雪冰冻新闻报道工作。

环卫项目部:加派力量清扫垃圾、落叶,确保雨水篦子通畅,灾后及时组织做好辖区环境卫生清理。

各行政村:负责辖区内安全隐患排查、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重点以老弱病残、孤寡老人、低保户、外来人口、危旧房等的特殊人群安全为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成立不少于30人的应急小分队,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其他单位:根据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根据各自职责,组织落实好本行业安全管理和监督。

附件3

防范应对短临极端天气工作要求

分  级

分  类

工作事项

具体要求

初级

(Ⅲ级)

对应黄色

预警信号

镇  级

(三到位)

动员部署到位

镇级防指常务副指挥长第一时间通过浙政钉群等形式快速动员部署,视情启动应急响应。(中级响应:由镇级防指指挥长动员部署、启动应急响应;高级响应:启动应急响应,增加县包镇领导调度指导镇级防御工作)

到岗履职到位

镇包村领导或驻村干部调度村级防御工作,视情入村进岗;分管防汛、应急、水利、气象、住建、自然资源的镇街领导和相应科室干部进岗,按职责开展防御应对工作;镇级机动救援中队做好备勤。(中级响应:镇级防指指挥长〈镇长或书记〉进岗指挥;高级响应:镇党政主要领导进岗指挥)

叫应叫醒到位

第一时间在相关工作群发布、传递预警消息,叫应叫醒各村主要负责人、村级网格员。(中级响应:增加预警信息发送危险区受影响人员;高级响应:必要时预警信息发送所在辖区所有人员)

村  级

(三确保)

确保叫应一次群众

第一时间在村民群发布预警信息。(中级响应:增加应急广播通知;高级响应:增加通过铜锣、手摇报警器、敲门入户等各类措施,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

确保检查一次避灾场所(含应急物资)

对村级避灾安置场所和物资装备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卫星电话、发电机、水泵“三大件”和头盔、雨衣雨鞋、手电、安全帽“四小件”准备到位,做好避灾安置场所开放准备。

确保点检一次人员队伍

点检村两委干部、村级网格员、村级转移责任人到岗履职情况,通知村(居)应急突击队备勤待命。

中级

(Ⅱ级)

对应橙色

预警信号

镇  级

(三下沉)

包保干部下沉

镇包村领导或驻村干部下沉到联系村指导防御工作。(高级响应:县包镇领导视情下沉到镇指导防御工作)

救援队伍下沉

镇组织救援力量进驻或前置,随时准备开展救援。

巡查检查下沉

镇派出检查组下沉指导风险隐患排查。

村  级

(三落实)

落实风险隐患排查

山塘水库巡查员、地质灾害群策群防员、危房保安员等专业网格责任人按照职责实施加密巡查检查。(高级响应:统筹所有综合和专业网格人员,实施全村全域扩面排查)

落实重点部位管控

对一些出现险情征兆的隐患部位落实专人24小时监控巡查,落实警示标志、防护带等管控措施。

落实重点人群转移

开展老弱病残幼孕等重点人群上门走访,视情提前开展重点人群转移。

高级

(Ⅰ级)

对应红色

预警信号

镇  级

(三指令)

指令组织群众转移

指令村(居)及时果断组织危险区域人员全部转移,视情开展扩面转移。

指令落实“五停”措施

根据县级指令或“五停”实施规则,指令辖区相关企业、工地、景区、学校、渡口等落实“五停”措施。

指令开展抢险救援

出现灾险情后,指令镇级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视情申请上级增援。

村  级

(三全面)

危险区域人员全面转移

按照“三个必须转移”(风险隐患点强降雨时必须转移、风险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必须转移、风险隐患点险情不能准确判断时必须转移)要求,协助组织危险区域人员全面转移,视情开展扩面转移。

转移人员全面安全管控

落实专人做好村级避灾场所转移人员的安置和安全管理,妥善安排被转移人员的基本生活,做好转移人员的情绪疏导,杜绝人员私自回流,落实基层干部与受灾群众“三同步”(同吃、同住、同转移)。

险情灾情全面先期处置

出现灾险情,组织村(居)应急突击队开展先期处置和临时管控,并第一时间报告镇。

附件4

防范应对台风工作要求

分  级

分  类

工作事项

具体要求

初级

应急响应

(县级Ⅳ+Ⅲ级应急响应)

镇  级

(五个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进岗履职

镇街防指常务副指挥坐镇指挥,指挥部相关工作组进岗履职。(中级阶段:镇街防指指挥坐镇指挥,指挥部全体工作组进岗履职;高级阶段:党政负责人坐镇指挥)

第一时间会商部署

镇街防指常务副指挥召集指挥部相关工作组开展会商部署会议。(中、高级阶段:镇级防指指挥召开全员部署会议)

第一时间预警叫应

第一时间向辖区内群众发布预警、响应信息,同时叫应叫醒镇、村两级防汛责任人。

第一时间隐患查改

对照“八张风险清单”,对辖区内山洪灾害、山塘水库河网、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安全生产、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发现的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第一时间物资准备

镇、村两级抢险救援队伍备勤;对镇级物资仓库内的水泵、发电机、卫星电话等大件物资、器械进行调试备用,对头盔、沙袋、救生衣、手电等小件物资进行核对补充并调试备用。全面检查避灾安置场所,并做好启用准备。

初级

应急响应

(县级Ⅳ+Ⅲ级应急响应)

村  级

(五个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履职打卡

村防汛责任人及时进岗履职,通过浙政钉“掌上应急”进行履职打卡。

第一时间全员告知

通过应急广播、上门告知、电话信息等手段通知全体村民做好防台准备。

第一时间调试装备

对村级卫星电话、发电机、水泵“三大件”调试备用,对头盔、雨衣雨鞋、手电、安全帽“四小件”等小件物资进行查漏补缺。

第一时间风险排查

对重要堤防、小流域山洪、病险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危旧房等重点部位开展全覆盖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报告。

第一时间转移重点人员

做好风险区受影响人员的转移准备,提前转移老弱病残孤寡等重点人员。

中级应急响应

(对应县级Ⅱ级应急响应)

镇  级

(四个“一律”)

包保干部一律下沉到村

镇包村领导或驻村干部下沉到村,组织做好人员转移。

抢险队伍一律战备状态

集结镇、村两级抢险救援队伍,调试整理个人安全防护和救援装备,必要时前置。

危险区人员一律全部转移

危险区人员全部转移,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掌握转移情况。

避灾场所一律开启使用

全面启用镇、村两级避灾安置场所,必要时启用临时避灾场所,落实专人进行场所安全管理。

村  级

(四个“一律”)

村域范围一律巡查检查

村级防汛责任人、驻村干部、网格责任人等对全村开展巡查检查。

风险点一律加强管控

对巡查中发现的各类风险点落实管控措施,必要时及时向上级报告。

避灾场所一律安全管理

落实专人开展村级避灾场所物资保障、秩序维护等工作。

危险区人员一律全部转移

危险区人员全部转移,老弱病残幼等重点人群逐人落实帮扶措施。

高级应急响应

(对应县级Ⅰ级应急响应)

镇  级

(三个“全面”)

全面开展防台抗灾

主动发声、全面动员,组织社会面全面投入防台抗灾和自防自救。

全面落实扩面转移

按照“六个百分百”“三个必须”要求,开展人员扩面转移,实时掌握转移情况,做好避灾场所转移人员的安全管控,防止擅自返回。

全面落实五停措施

按照应对极端灾害天气“五停”工作机制和上级防指“五停”指令,严格落实“五停”措施,协助做好“五断”抢险救援。

村  级

(三个“全面”)

扩面人员全面转移避险

实施扩面转移,及时向上级报告转移情况。

转移人员全面安全管控

全面做好避灾场所转移人员的安全管理,妥善安排被转移人员的基本生活,杜绝人员私自回流,落实基层干部与受灾群众“三同步”(同吃、同住、同转移)。

险情灾情全面先期处置

出现灾险情,组织村级应急突击队开展先期处置和临时管控,并第一时间报告镇。

附件5

防范应对冰雪灾害工作要求

工作事项

具体要求

值班值守

严格落实镇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

进岗履职

镇副指挥以上领导坐镇指挥,基层责任人及时进岗履职。启动III级及以上应急响应时,镇包片领导和驻村干部至少1人入驻到村靠前指导。

会商部署

第一时间会商研判和部署发动,明确受影响重点区域、人员,落实管控措施。

预警叫应

开展多途径预警叫应,做到预警到村到户。

风险管控

组织相关责任人对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发现的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做好次生灾害防御。

人员转移

按照“6个100%”要求,及时组织危险人员避险转移,孤寡老人等重点人群要全部落实“一户一策”措施,疏散滞留外来游客等人员,实现应转尽转。

应急响应

及时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

避灾场所

及时做好避灾场所开放、应用和管理。

五停措施

按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御要求,梯次落实“五停”管控措施

抢险救援

前置队伍、设备、物资等救援准备,随时做好抢险救援。

信息报送

按要求动态报送信息,灾情、险情在规定时间内规范上报。

灾后恢复

组织力量对受影响的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电力通信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和群众正常生活。

复盘总结

及时复盘总结材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