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抵一亩,可溯源、零排放!杭州等地商超8月将现“数字鱼仓鱼”
发布日期: 2025-06-17 来源:乾元镇

一个体积约23立方米的大水桶相当于传统1亩鱼塘的养殖效率。今天上午,在湖州德清乾元镇幸福村的共富数字渔仓,首批30万尾鲈鱼苗陆续投放到250个这样的大水桶中,全程智能化、数字化养殖和管理,第一批鲈鱼预计于今年8月在杭州等地的商超上市。

为何能如此高产?很多市民疑惑:高密度养殖出来的鱼健康吗?共富数字渔仓负责人、德清县农业高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晓东介绍,这是智能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代替了传统鱼塘养殖方式。像这样的一个个大水桶名叫陆基桶,每个陆基桶可养殖1250公斤鱼,一年可以养两季,全年产鱼2500公斤。能做到如此高效,一是提高了水体的含氧量,二是实现了水质的不间断净化和循环。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陆基桶旁边安装了4个推水装置,源源不断的氧气通过管道进入水体,为鱼提供充足的氧气;旁边的物理过滤设备则将水体内的悬浮颗粒物进行过滤和收集,再将养殖废水排入生物滤池进行净化,每一个生物滤池内培养了大量有益菌,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最后,调水池内经过处理后的干净水通过给水系统再次进入陆基桶。

这套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不仅实现水质动态平衡,控制病害发生,提高鱼苗成活率,还能够让养殖用水循环使用,降低用水成本。我们还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从养殖到销售的全流程追溯。沈晓东说。

除此之外,每个陆基桶还配备了鱼眼监控装置,能够实时监测鱼的生长状态,通过投喂料机实现自动投放饲料;养殖区的屋顶则覆盖了保温棉材料,实现冬暖夏凉的温度条件,为鱼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养殖基地内还布局了570个陆基桶的品质提升区,让传统鱼塘内的养殖鱼在上市前净化23周,可以降低和清除养殖鱼中的抗生素、金属等残留,消除土腥味,让肉质更加紧实和鲜嫩。

整个项目正式运行后将以养殖鲈鱼、鳜鱼为主,能有效解决传统渔业养殖易因自然因素减产、占地面积大、水体有限等问题。沈晓东说,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实现从养殖到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向更加智能、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