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德清 >统计公报

2001年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03-11-01 来源:德清县统计局

   200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实施“工业创强、效益农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三大战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比较出色地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服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又有新的提高,为“十五”计划的全面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增强。农业生产发展稳定,工业生产增势较强,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大幅增长,财政金融形势稳定,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初步统计,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7.08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20.70亿元,增长14.5%;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3.5:55.7:30.8调整为12.4:56.2:31.4。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729元/人,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27291元/人。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从业人员24.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45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2001年通过多种途径使199人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6%。

   劳动力结构有所调整。在全部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占41.3%,第二产业占35.3%,第三产业占23.4%(上年为41.3:35.3:23.4)。年末城镇职工28534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5989人。

   财政收入在连续几年较高增长的基础上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预算收入61091万元,比上年增长61.0%,其中地方预算收入33241万元,增长119.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9.26%,比上年提高2.78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总量偏小,规模企业增长明显放慢,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仍然不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低,规模企业增势趋缓,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社会经济秩序有待于进一步整治,城乡低收入阶层增收压力加大。

  

二、农 业

   2001年,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以粮食体制市场化改革为契机,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效益农业为中心,积极发展优质经济作物,畜牧饲养业、林业、水产养殖业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 (现价)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农业产值32198万元,减少1.5%;林业产值30951万元,增长11.3%;牧业产值37263万元,增长14.6%;渔业产值39645万元,增长9.2%。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4.0%。

   粮食产量较大幅度减产,全年粮食总产量8.21万吨,比上年减少19.7%。

   经济作物中,油料、茶叶减产,其他作物均增产。油产籽产量8846吨,比上年减产5.5%;茶叶产量1042吨,减产4.6%;水果产量13337吨,增产8.7%;甘蔗产量9333吨,增产17.6%;蔬菜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增长较快,全年产量达35703吨,比上年增长50%以上,蔬菜生产的品种进一步优化。

    林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37公顷,减少19.5%,幼林抚育面积3550公顷,减少0.2%。

   畜牧业快速发展。全年肉类产量23997吨,比上年增长32.5%。蚕茧产量7275吨,增长16.9%。

   渔业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35677吨,比上年增长7.5%。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增加。全年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劳力513万工日,完成土石方227万方;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19.03千公顷,比去年末增长4.7%;其中:旱涝保收面积18.58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4.7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3%;农用拖拉机8316台,与上年增长1.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557吨,减少0.2%;农村用电量49769万千瓦小时,增长1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1年,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1.78亿元,增长14.4%。

   工业生产提速增效。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5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完成产值88.17亿元,增长14.9%,其中:国有企业完成产值2.47亿元,减少21.1%;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9.42亿元 ,增长24.5%;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52.23亿元,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8.39亿元,增长40.6%。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调整和改造初见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加快,资源配置向优势企业和优势行业集中,新产品生产快速增长。200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新产品产值11.70亿元。

    工业经济效益维持较好水平。据对全县180家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列入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191.96分。总资产贡献率为12.59%,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7.52%,资产负债率为59.36%,流动资金周转率为2.1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5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4798元/人,产品销售率为97.80%,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98.2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为3.80%, 亏损率为1.86%, 新产品产值率为13.39%。

   建筑业平稳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30亿元,比上年增长8.6%。据城建部门统计,我县资质四级以上建筑单位建筑施工工程个数216个,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为178个,投标承包面达82.4%,比上年提高27.7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27.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6%;单位工程竣工107个,其中优良工程44个,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41.1%,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01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6.16亿元,比去年减少13.2%;集体及其他所有制单位完成投资10.64亿元,增长21.0%;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88亿元,增长2.2%;房地产完成投资3.10亿元,增长90.1%。

    在国有单位投资完成额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39亿元 ,比上年减少14.6%;更新改造完成投资0.77亿元,减少3.0%。

   投资结构呈积极变化,水利、能源、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力度继续加大,投资达4.12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全年市以上重点建设在建项目8项。完成投资3.07亿元。主要有:德清污水处理工程,杭宁高速公路,德桐公路拓宽工程,德清大闸改建工程,导流港拓浚工程,西险大塘加固工程,华莹电子的片式表面滤波器,中利达日产1千吨熟料生产线。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年完成交通邮电业增加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据交通部门统计,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92186吨公里,比上年增加57.7%。全年旅客周转量为2311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9%。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数据和多媒体业务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385万元,比上年增长43.8%。新增电话用户24519户,使年末城乡电话用户增至110234户,比上年末增长18.8%。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29.94部/百人提高到49.69部/百人,其中城市为92.02部/百人,农村为44.02部/百人。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100%。移动电话新增用户34418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0765户,比上年末增加51.9%。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不断增多,年末达14050户,比上年末增加1.5倍。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分地区看,县的零售总额为12.25亿元,增长10.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11.54亿元,增长10.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2.58亿元,增长3.6%;集体经济零售额1.48亿元,减少4.5%;私营经济零售额8.13亿元,增长37.6%;个体经济零售额11.60亿元,增长21.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73亿元,增长14.2%;餐饮业零售额2.42亿元,增长12.0%;制造业零售额1.91亿元,减少8.6%;其他行业零售额2.73亿元,增长6.2%。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持续扩大,年末全县有商品交易市场46个 ,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

  

七、对外经济

   在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的形势下,外贸企业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据外贸部门统计,2001年全县全社会外贸出口供货值达 24.05亿元 , 比上年增长25.6%; 自营出口完成9213万美元, 增长41.1%,其中县外贸公司完成1313万美元,减少44.2%。

   对外招商力度加大。全年利用外资58项,协议利用外资51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6.5%;实际到位资金31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2.4%。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形势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25亿元,比年初增加6.21亿元,其中国家银行存款余额增加4.5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1.54亿元,比年初增加0.35亿元,其中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减少0.52亿元。在新增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余额增加1.76亿元;在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减少1.0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0.73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02亿元,比年初增加3.90亿元,全县银行现金收入177.80亿元,同比增长16.0%,现金支出177.31亿元,增长18.0%。

   保险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保费收入11832万元,增长23.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19万元,增长10.7%;人身险保费收入7352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461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457万元,其中财产险和短期人身险赔款2406万元,寿险给付1051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教兴县战略力度进一步加大,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加快科技产业化步伐,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队伍稳步发展壮大。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3648人,比上年末增长8.7%;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2438人,增长7.5%。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690万元,比上年增长78.8%。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共验收科技成果1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7项,市级1项;获科技进步奖11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8件,授权专利20项。

   技术市场活跃。全年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48项,成交金额991万元,比上年增加2倍。

   至2001年末,全县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项,高新技术产品4只。

    质量、标准化、计量建设和天气预报服务进一步完善。2001年, 年末全县有产品质量检测机构1个 , 全年共抽查产品38种300批次, 合格率为76.0%;抽查商品12种186批次,合格率为42.6%,新建县级公用计量标准2项。至2001年末,共建立县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7项。年末有超短波天气警报服务系统发射台1个。

   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加快发展。2001年,各级各类教育获得较大发展,高中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良好,社会力量办学继续发展。

   2001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658人,在校生4572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1178人,在校生1934人;初中招生6773人,在校生20704人,小学升初中率达99.47%。小学招生4920人,在校生33763人,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达100%;幼儿园在园幼儿11874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6.97万人次,扫除文盲21人,全县非文盲率达99.5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较快发展。2001年末,全县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6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1个。莫干山报全年共出版报纸427.4万份。广播电视事业日新月异,有广播电台1座,平均每日播音时间16小时;电视台1座,平均每周播出时间45.5小时;有线电视台(筹)1座,有线电视用户56000户。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6%,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5%。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85个, 有卫生技术人员1366人, 其中医生(师)670人, 护士(师)371人,有医疗床位1248张。农村医疗保健网络进一步完善,年末有农村卫生院16个,村卫生室235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32人,农村卫生状况继续改善,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6%,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1.1%。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2001年,在市以上比赛中,我县运动员共获金牌33枚,银牌39枚,铜牌32枚。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参加各类体育比赛1万余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县环保系统共有各类工作人员29人,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7人。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年内设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100%,当年投产的建设项目同时建设防治污染设施的达100%。全年完成限期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12万元。

   建成烟尘控制区2个,面积8.8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4.55平方公里。

   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12项主要污染物2001年排放总量比1995年下降10-15%,全县427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中,90%以上实现了达标排放。重点环境保护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即将投入试运行。酸雨控制区大气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2001年年末全县总人口42.37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302人, 全年出生人口2853人, 人口出生率为6.73‰。全年死亡人口2562人,人口死亡率为6.05‰,自然增长率0.6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根据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30元,比上年增长7.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99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01年, 全县城镇职工工资总额为33211万元, 比上年增长17.2%;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1356元,比上年增长26.6%,但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

   社会保险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41534人,离退休人员11034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26029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达470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20909人,离退休人员11034人。全县参加大病统筹的农民299920人,享受公费医疗的在职人员7228人,离退休人员2122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1年年末共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21个,床位434张,收养296人。建立1个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全县得到社会保障救济达2819人;抚恤、救助各类优抚对象1049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99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5万元,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72人。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据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表: 2001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农 业 名 称

计量单位

绝 对 数

比上年增长%

一、农业产品产量


  粮食

82052

-19.7

  油料

8847

-5.5

  其中:油菜籽

8846

-5.5

  茶叶

1042

-4.6

  水果

13337

8.7

  甘蔗

9333

17.6

  肉类

23997

32.5

   其中:猪牛羊肉

20498

32.4

  蚕茧

7275

16.9

  水产品

35677

7.5

  早园笋

59395

31.8

二、工业产品产量


  纱

4832

-11.7

  布

万米

3883

4.0

  丝

1819

3.6

  丝织品

万米

1862

117.9

  装饰板

万平方米

6730

35.0

  化学纤维

8800

-10.6

  机制纸及纸板

96382

22.5

  饮料酒

49001

68.5

  冷冻箱

109148

28.7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10380

12.4

  水 泥

万吨

183

32.2

  化肥(折纯)

6401

-41.2

  化学农药

19

-38.7

  颜 料

31901

5.8

  塑料制品

9532

31.5

  砖

万块

7026

17.4

  


     注:本表工业产品产量范围为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