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规划计划>>十四五规划>>专项规划
索引号: 330521/2021-01400 发文时间: 2021-08-05 16:03: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德清县应急管理局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德清县发展和改革局  德清县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德清县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政策解读 >

高新区各办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德清县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德清县发展和改革局                德清县应急管理局

                                                                                                                     2021年8月5日




德清县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

为推进"十四五"时期全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浙江省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湖州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深入实施"改革创新、接沪融杭"和"平安德清"建设战略部署,推进机构改革任务落地落实,积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全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有序推进。

1.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优化

机构改革后,德清县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应急管理委员会,承接了县应急办的全部职能,制定了县应急委员会"联席会议、工作协调、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应急联动、预案管理、物资保障、人员转移、灾情上报、通报考核"等十大工作制度,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承接县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成功应对了洪涝台旱灾害防御,做到了大灾面前无人员伤亡,无较大灾害损失。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改革创新,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道路交通、工矿商贸、消防安全、水上安全、建筑施工、危爆物品、自然灾害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健全"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将建设、交通、消防、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9个专委会,实现县、镇(街道)"1+X"责任体系全覆盖。加强预防性执法力度,全县非事故处罚已达到罚款总额的85.01%,建立工伤事故联合处置机制,通过一般案件委托镇(街道)办理增强基层执法效率和威慑力,引入专业机构组织技术力量对重大疑难事故进行技术鉴定,组织一线执法人员通过"理论+实训"的形式提升基层安全监管执法能力。

2.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县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指标持续下降,相比2015年,全县各类事故总亡人数下降72.7%,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0.14降至0.027。全县252家危险化学品企业扎实开展综合整治,严格项目安全准入,严禁在非化工区建设化工项目,对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工艺、设备的项目一律不予落地,共关闭退出企业50家,整改提升197家,搬迁入园5家。扎实推进全县600余家矿山、"三场所三企业一行业"重点企业的各类专项整治,矿山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亡人事故持续下降,"三场所三企业一行业"现场管理不断规范。烟花爆竹全域"双禁"工作有力开展,烟花爆竹于2018年7月全部清除出县,在湖州市率先实现了"零存放"。不断培育社会化服务机构,分阶段分层次开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逐步在全县形成规上企业、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机构增至7家,智慧用电累计安装5617套、安全管家累计签约2246家,企业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累计730余万。在开展SCORE项目建设的试点基础上,分阶段稳步融合标准化创建工作,制定《德清县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确定全县试点企业12家(市级2家,县级9家,试点园区1家),雷甸镇作为试点镇。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复评工作,到2020年底累计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605家(其中二级标准化23家,三级标准化582家),242家企业已通过SCORE项目验收。

3.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防汛防台应对高效有力。德清县作为全省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第一批县(市、区)和11个样板县(市、区)之一,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达到了"组织健全、责任落实、预案实用、预警及时、响应迅速、全民参与、救援有效、保障有力"的规范化要求,在近年来的洪涝台旱灾害的防御过程中体现出显著效益。2019年"利奇马"期间,启动防台风Ⅰ级响应,紧急转移人员17672名,科学调度骨干水利工程9次。2020年超长梅雨期、超大梅雨量,县防指先后3次启动防汛Ⅳ级响应和1次Ⅲ级响应,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汛救援,通过全县上下积极防御、科学应对,全县无险情、灾情发生。地质灾害防范治理有效。"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投入资金5800多万元开展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支持科技研究与创新2项。发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组建260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队伍,委托核工业二六二大队作为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开展1:2000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推进转移人员基础信息排查和"浙江安全码"赋码工作,依托"地灾智防"APP,实现地灾预报、实时预警、专业监测和地灾巡查、一键报警、应急撤离、灾险情速报功能,探索建立地质灾害治理单位"白清单"。森林防灭火能力显著提升。县政府与各涉林镇(街道)、国有林场每年签订森林消防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采取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安装监控设备203路,IP广播193个,以及配套的林火智能预警指挥平台,实现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控;聘用专职森林资源管护员44人,重点林区、重点时段再增加100余名村干部进行检查巡查,切实管控野外火源;持续推进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用火行为;扎实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完成国有林区防火码全覆盖,建设森林消防蓄水池8座、森林消防水桶16个,成立康乾街道森林防灭火救援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积极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全县的避灾场所规范化创建率由2018年的18%提高到70%;成功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国家级2个、省级4个,培育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个;全域全覆盖开展工业平台地震区域评价工作,荣获2019年度省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加大应急物资配备力度,共为县本级、4个多灾易灾镇(街道)及21个多灾易灾村配备卫星电话、柴油发电机、移动式带发电机应急灯、排水泵等应急物资,会同商务局对县级物资储备库进行改造,安排专项资金240余万元新增配备35大类7660件应急物资装备。

4.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提升

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修编完成县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30个和《德清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试行)》,通过建立德清县突发事件军地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军地协同应对灾害能力。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完备。以县交通水利集团应急抢险队伍为基础,组建交工重装应急救援队伍,推进危险化学品、森林火灾、防汛防台等专业骨干救援队伍能力提升。目前全县共计消防救援大队1支、镇(街道)级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7支;浙江出入境边防警察总战轮训大队、武警中队各1支;县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1支、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1支、防汛防台应急救援队1支、交工重装救援队1支;社会化救援力量3支。出台了《德清县培育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发展若干意见》,每年安排不少于60万元支持社会救援队伍建设,为3支社会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救援队伍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出台《德清县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办法》,建立县级应急救援专家库。应急实战能力不断提高。联合水利、气象、卫健等部门,相继组织开展了防汛防台、城市内涝、减灾避灾、森林消防、公路隧道、全县大面积停电事故等大型应急演练和"世界急救日"应急救援演练,并指导各镇(街道)、行业部门和企业完成各类事故应急演练。承办湖州市首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技能竞赛,县山鹰救援队勇夺团体第一。

5.全民安全素养不断提高

组织安委会成员单位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利用国际减灾日、"5.12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处置演练活动。利用覆盖全县共162个终端的"安全云课堂"、200个楼宇视频、177辆公交车视频、微信小程序"我德清"等载体,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知识,到2020年底,全县已建成7个应急(安全)宣教体验馆、3个消防安全体验室、12个消防安全体验点。启动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积极创新安全应急宣教模式,依托省内高校、县委党校、社会中介等教育资源,通过培训班、培训进企业等多种方式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十三五"时期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短板。

1.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应急体系综合协调、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区域联动、军地融合等机制还不够健全,大应急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磨合。应急管理总体力量单薄,基层队伍履职能力不足、人员编制不足等问题突出。

2.安全生产压力仍然较大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压力依然较大。目前德清县仍为全省20个危化品重点县之一,危险化学品企业存在"三低四高一薄弱"现象;小微企业未全面有效开展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有限空间安全意识淡薄、高危作业管理不力、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不规范和电气安全隐患等问题突出。

3.防大灾抢大险能力有待提升

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管理机制仍需加强,特别防御重点西部山区防汛防台压力较大,基层缺乏专业的地质技术人员,山区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还有待提高;森林防灭火基层力量不足,存在扑火队伍人员不稳定、器械操作不熟练等问题,部分群众缺少森林防火安全意识,森林防灭火任务艰巨。

4.应急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加强

尽管目前在高危企业开展了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应用工作,但总体上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手段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应用还不够深入,安全风险精准防范、管控措施精准到位、应用场景迭代深化等有待加强,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未形成,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过程管控方式落后,智控手段缺失,安全监管数字化赋能不够。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面临的挑战

应急管理工作形势更加复杂。随着全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各类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危及社会安全的重要问题,而人民群众对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关注及快速、科学、高效防灾救灾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各种灾害事故风险相互作用、相互耦合叠加,非典型、复合型灾害事故几率增加,形成更为复杂多样的灾害链、事故链,综合性风险及衍生风险越来越严重,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短板更加凸显。

事故风险防控工作要求更高。德清县洪涝台、地质灾害、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多发,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全县旅游新业态项目和新产业、新领域安全风险的不断涌现。杭德城际铁路的建设带来更多的施工和城市运营风险。而城镇化发展使全县的灾害承载脆弱性不断增加,在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形势严峻复杂。

2.面临的机遇

党委政府为应急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和湖州重要讲话精神,全县上下提高站位、拉高标杆,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精品窗口",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为推进德清县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数字化改革为应急管理精密智控创造平台。"十四五"期间,德清县肩负起"打造展示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县域窗口"的重要使命,力争率先建成全国县域整体智治先行区,加快推进"整治智治""地理信息+"应用示范、全省首个企业码试点,德清县"城市大脑""数字乡村一张图""物联网+E监管"建设、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发展和高标准推进数字化治理改革,为全县的应急管理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发展格局构建为应急协同打下良好基础。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县建设等工作,不断拓展德清县域发展的资源空间;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全县数字乡村和未来社区建设,持续优化县域发展功能格局;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和杭德铁路建设完成后,杭德同城化建设和更高质量接沪融杭、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的新发展格局,为德清打通各区域协同、提升应急资源共建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市委全会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实践,突出扫盲区、除死角、提本质、遏较大、减总量、保安全,努力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着力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加快形成具有德清特色的应急管理新格局,在"改革创新、接沪融杭"战略指引下,为德清县高品质建成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精品窗口"提供坚实的应急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全面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县应急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转化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严格落实"四个宁可"的要求,全面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坚持底线思维、精准防控。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精准闭环管控为核心,重点完善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工作机制,健全辨识评估、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打造现代化、数字化、高效化、精准化的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提升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全面推进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用数字化推进全县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科技支撑,推进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实现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更好发挥数字化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提升精密智控能力。

坚持系统观念、共建共治。统筹发挥镇(街道)、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组织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技术、信用等手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三)规划目标

1.2035年远景目标

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高水平现代化,成为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优秀县级样板。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完备,责任落实、指挥体系、协同机制、职能配置成熟健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精准高效,风险识别、风险研判、监测预报预警、风险管控智能精细,较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快速高效,数字应急建设引领示范,灾害事故整体智治体系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全面构建,综合保障全方位提升。

2."十四五"时期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全县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较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跃上新台阶。

3."十四五"时期分类目标

——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有效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条件全面改善,整体智治水平显著提升,应急管理部门装备达标率达到80%以上。

——防范防治能力明显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兴安"效果明显,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全面下降。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精密智控手段不断创新,全灾种、全链条的灾害风险早期识别、综合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突发灾害性天气有效预警时间达到60分钟,自然灾害安全码应用实现全覆盖。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高危行业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入园率达到100%。

——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应急救援区域中心建设有序推进,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稳步实施,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建设不断提升,应急救援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完善,有效构建"快速响应、机动高效、专常兼备"的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应急救援能力达到湖州市先进水平。专职消防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达到0.5‰。

——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灾害防御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不断提高,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民安全素养显著提升。全县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基本建成,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率、可视化率达到100%,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时间小于10小时,力争建成14家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验馆,全民安全素养明显提升。

——科技支撑水平不断增强。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先进技术装备、数字应急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产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应急物资保障更加到位。全县完成"一库一网一平台"精密智控体系建设,全面实现企业、工业园区、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范数字化赋能,立体化监测、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全面形成数字化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建设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4. 指标体系

专栏1:"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领域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基数

2025年目标

指标属性

1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

下降35%

约束性

2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

下降35%

约束性

3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27

下降50%

约束性

4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1.33

下降25%

约束性

5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注)

2.3

下降25%

约束性

6

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

0

0

约束性

7

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

0

<0.36

预期性

8

专职消防人员占全总人口的比例

0.33‰

>0.5‰

预期性

9

社会救援力量红十字救护员取证率

——

>95%

预期性

10

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率

70%

100%

预期性

11

森林火灾监测覆盖率

90%

100%

预期性

12

森林火灾受害率

0

<0.8‰

预期性

13

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GDP比例

〔0.1%

〔0.9%

预期性

14

年均每万人口因灾死亡率

1.3

〔1〕

预期性

注:1.带〔〕指标为五年平均数,其余为期末达到数。

2.因受疫情影响和统计口径变化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基数数据根据2019年可比统计口径确定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1.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健全应急指挥机构。推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专项协调或组织指挥机构有效运行,完善运行机制,强化人员保障。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建立县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应急指挥机构,完善应急指挥机制,统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形成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完善议事协调机构。深化完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相关议事协调机构运行规则和工作制度,深化推进安委会"1+X"组织体系建设,厘清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职责,推动各部门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安委会等议事协调机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指导督促作用,配强人员力量,推动安委办等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有效运行。

完善信息统筹机制。探索构建常态化管理与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信息管理机制,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发布,推进各职能部门平台信息共建共享,与党委政府紧急信息报送全面融合,有效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统一指挥、协同联动。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建立舆情监测、研判和处置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健全研判会商机制。构建行业部门、专家团队、地方政府等多方参与的研判会商平台,完善工作规程,健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综合研判,落实汛期、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加密会商制度。发挥各行业部门专业技术优势开展灾害事故发生规律、分布特点及衍生关系研究,及时预测趋势、研判风险。到2022年,全县三级综合风险会商制度建立率、重点部门参与率、较大影响灾害事故会商率达到100%。

2.严格应急管理责任落实

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建立应急管理工作通报考核制度,定期收集、汇总、通报、考核全县应急工作开展情况,并将通报考核情况纳入县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年度综合考核,推动应急工作落细、落实,为"平安德清"保驾护航。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省实施细则和市奖惩规定,完善党政齐抓、全面覆盖、反馈闭环、结果运用等贯穿全过程的督查机制,把安全生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职责清单。坚持党委政府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本行业领域管理的重要内容,依法依规履行安全监管责任。调整完善安委会成员单位分工,健全完善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健全完善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考核办法,加强警示、约谈、通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制,理顺危险废物、新型燃料、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建立由县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监管领导小组牵头、部门联合的项目审批及安全监管体系。

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深化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制度,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高危行业企业、"三场所三企业一行业"、危险化学品重点使用企业、"三类园区""三类企业"等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的重点领域全面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化落实安全诚信、安全承诺、舆论监督等措施,重点建设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的信用体系,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

3.推动应急干部队伍建设

统一配备执法装备、执法制式服装、标志和执法执勤用车。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干部轮训制度,分级分批组织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轮训,到2022年全县应急管理干部综合应急业务培训、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复训、专业领域业务培训达到100%,2025年完成全县应急管理干部复训;同步开展镇(街道)、村居相关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应急管理干部实践锻炼,将实战演练、模拟演练、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课程比重提高至培训内容的40%以上。根据全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规划进度,推进德清县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建设。

4.推进激励保障体系建设

规范薪酬待遇保障。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等保障政策,积极执行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工伤、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抚恤政策,合理确定应急管理人员待遇,有关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围。

提升应急人职业荣誉感。大力推进"最美应急人"评选活动,注重在应急管理干部、社会应急救援队员中推荐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社会荣誉。健全面向基层的职业荣誉体系和表彰奖励制度,对重大行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及时记功奖励。落实优恤优待政策,对在处置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死亡的人员,参照烈士确定待遇。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规范容错免责程序,完善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细化明确容错免责情形以及不适用容错免责的负面清单,推动建立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追责机制。建立健全容错免责书面备案制度,明确尽职免责审查适用情形,规范审查工作流程。

(二)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监测预防能力

1.强化安全风险源头管理

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要求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设置高危行业产能的生产区域、储存场所、经营市场和运输干道,严格控制区域风险等级及风险容量。完善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行业和区域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科学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空间布局,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到2021年底前完成全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建立规划定期评估机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到2023年制定完成德清县化工产业"禁限控"目录,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明确高危行业项目准入条件,严格项目安全审查,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持续推动安全生产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淘汰,加大危险化学品生产设备、储存设施、仪器仪表检测检验和功能安全评估及工艺安全风险评估推进力度,强化工艺设备安全准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到2025年,通过搬迁、关停等方式,力争全县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入园率达到70%以上,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入园率达到100%。

专栏2:安全风险源头管理重点工作

1.高危行业源头管控

科学规划。编制完成县级化工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划定生产、储存区域周边土地安全控制线,严格控制安全控制线内的土地开发利用。

严格准入。完成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进区入园指导意见制定。严格控制涉及光气、氯气、氨气等有毒气体和硝酸铵、硝基胍、氯酸铵等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严禁已淘汰的落后产能异地落户和进区入园。

园区整治提升。对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根据合格园区建设标准对经开区新市园化工集中区、高新区生物医药化工集中区开展整治提升,全面消除高安全风险化工园区和较高安全风险化工园区。

2.加强城镇燃气行业规划及建设

开展城镇燃气行业规划整治,对不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能源规划以及上一级的《城镇燃气专项规划》进行修编或重新编制,落实安全规划章节和要求。通过专项整治,核实燃气设施的安全保障情况,防止侵占燃气用地行为及燃气工程建设过程不规范等行为,落实对燃气设施的保护和监管。

3.落实城乡公共消防基础建设规划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时组织编修城乡消防规划。全县、重点镇100%完成城乡消防规划编修,建制镇100%编制城乡消防规划或在总体规划中明确消防队(站)用地布局、消防供水建设等要求。统筹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并同步实施,因地制宜地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4.加强地质灾害源头防控

加强避让搬迁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管制度,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落实相应措施;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城镇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要落实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科学确定建设项目选址、布局,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或隐患点。对于新市、新安等中东部7个存在地面沉降易发区的镇(街道),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告知承诺制,切实做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源头防控。

2.提高风险辨识评估水平

推进风险普查与隐患排查。开展德清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普查,全面摸清全县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各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建立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到2022年完成重点区域灾害综合风险图、综合风险区划图、综合防治区划图绘制,健全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的德清县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加强普查数据应用,推进灾害风险精准治理。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普查,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规范安全生产隐患分级分类排查治理标准,全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常普常新机制,动态识别更新各类安全风险隐患。

加强综合风险评估。聚焦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市内涝等重点领域,科学划定自然灾害风险类型、等级和区域,绘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五色图"。聚焦风险重点行业领域,绘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四色图",形成安全风险链条、防控清单和责任清单。

强化风险动态管理。完善重大风险和隐患清单式防控治理机制,根据风险分布图实施分类管理,推动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健全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和城市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机制,完善落实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日志制度、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制度、风险隐患动态销号制度,实现各类风险隐患识别、评估、监测、预警、处置等全过程动态管理。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2022实现全县所有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全覆盖。

专栏3风险普查重点工程

1.德清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2022年前,完成德清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灾害等5大灾种进行普查,全面摸清全县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各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进而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2.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普查

依托"浙江省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及应急救援平台—风险普查登记"系统,开展企业风险普查、摸清行业企业风险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形成全县风险清单和电子地图。全面完成各类企业的安全风险普查工作,落实常普常新的企业安全风险普查机制,动态识别各类安全风险。

3.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建设风险综合感知网络。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推进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感知网络建设,围绕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运行安全重点行业领域,迭代优化现有感知监测网络,构建覆盖全域全要素的城市安全风险智能感知监测网。加快推进卫星林火监测和瞭望监测系统建设,到2025年森林火灾监测覆盖率达到95%。

提高灾害风险预报精准度。到2022年,台风暴雨预报实现提前12小时预报到镇(街道),开展1小时、3小时雨量滚动预报和跟踪服务;到2025年,突发灾害性天气有效预警时间达到60分钟。依托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提升灾害事故分析研判、预警能力。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健全应急广播体系,实现预警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到2025年,县级与镇(街道)涉灾部门预警信息共享率达到100%,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到100%。

专栏4:加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重点工作

1.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

积极推广应用物联传感、温度传感、火灾烟雾监测、水压监测、电气火灾监控、视频监控等感知和监测设备,在重点场所、重点单位推广应用物联网感知设备,拓展消防安全监测感知覆盖范围。在养老服务机构、群租房、沿街店铺、小宾馆和小微企业等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人员密集场所推广应用互联式火灾感烟探测报警器。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主要进出口、人员密集部位推广安装客流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客流,动态调整现场力量和监管措施,在中心城区继续推广安装智能消火栓。将火灾高危单位、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高层建筑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接入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完成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和高空视频监控系统。

2.安全生产风险监测一张网工程

建立特种设备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试点推动金属冶炼、涉氨制冷等高危企业和特殊作业风险监测。2022年底前,结合邮政"绿盾"工程,全面建成智能视频监管系统、智能安检监管系统、寄递车辆管理系统,防范危险化学品流入寄递渠道。推进"两客一危"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安装。完善路网运行监测设施设备、交通安全执法装备的布控和相关数据抓取、应用,现有国省干线公路重点路段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路段交通安全执法装备覆盖率达到100%。

3.园区公共安全智能监管体系平台建设

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各类园区公共安全智能监管体系平台建设,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实现安全监管、危险源监控监测一体化,并推广到小微企业园等其他工业园区。

4.加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

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提升工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推广研发使用无危险性、低危险性的原材料,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积极探索实施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融合标准化推进,扎实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不达标企业退出制度,到2025年,高危行业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率100%。深入开展标准化达标质量"回头看",工矿商贸企业每年县级抽查10%以上。

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管控,消除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安全隐患。推广智能工厂,完成重大危险源安全仪表系统安装改造,落实企业包保管控责任制度,优化危险化学品物流结构,推动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由产生到处置全过程联单制度,到2022年,污水罐(池)、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等重点环保设施和项目完成风险评估和整改落实。到2021年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环节重点监管措施落实率100%,各环节重大风险消除或管控措施落实率100%,危险化学品全链条安全风险100%线上精准智控。

专栏5: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重点工作

1.生产储存环节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许可企业完成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对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为"红、橙"的企业发证条件"回头看"。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全面挂牌督办整治,建立危险化学品联合监管工作机制。甄别冠名"生物""科技""新材料"企业的行业属性和风险,明确监管责任,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2.运输过程监管

加强部门协同合作,贯彻实施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防撞报警系统相关标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全部落实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到2022年底,实现对全县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装运卸全流程动态监管。加强油气管道保护,组织督促落实油气管道高后果区"一区一案"。

3.使用环节监管

建立完善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数据库,精准辨识使用企业安全风险,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深化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消除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安全隐患。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到2022年底前完成储存、使用环节规范化管理。

4.废弃环节监管

严格落实《湖州市生态环境局湖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切实抓好危险废物等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建立完善覆盖废弃危物产生、收集、储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加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

5.强化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

深入开展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推进"3+10"专题专项整治。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综合运用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查处、技术改造、联合执法等手段加强全方位监管,建立健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企业强制退出机制,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升总体安全生产水平。

专栏6: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1.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安全专项整治

聚焦重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全面开展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深化工贸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基础性综合整治,全面推进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提升,着力推进安全生产智密防控,深化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

2.矿山安全专项整治

强化矿山源头安全管控,推进提升矿山本质安全,全面推进矿山数字化建设,强化矿山安全执法,提升矿山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强化矿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严密管控矿山重大安全风险。

3.有限空间安全专项整治

高新区、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属地、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全面摸排掌握本地、本行业领域内涉及的有限空间底数,加强环保设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完善有限空间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有关部门要指导督促企业开展应急预案编修和应急救援培训演练,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有限空间事故应急演练,并做好演练情况总结评估。

4.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治理。单位和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划线管理,老旧小区实行生命通道"一区一策"治理,加强规划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优化停车资源管理使用,加强综合执法和联合管理。四类场所消防安全治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管理水平提升,抓好老旧场所突出风险治理,抓好出租房(民房)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火灾风险个性化整治。抓好小微企业和园区消防安全综合整治,抓好石油化工企业和园区消防安全能力建设,抓好沿街店面和小宾馆等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治理,抓好新材料新业态突出风险治理,因地制宜开展个性化专项治理。夯实火灾基层基础。推进城乡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加大乡村火灾隐患治理力度,加强基层消防管理力量建设,持续推进重点镇(街道)消防安全治理,开展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和电力系统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消防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升。加强消防救援数字化建设,推进"智慧消防·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全面建设推广各类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消防安全素质提升。行业部门分类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加强群众消防安全素质教育,新闻媒体集中开展警示宣传,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

5.工业园区等功能区专项整治

推进省级以上功能区专项整治。健全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园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建立园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高风险园区安全管控,夯实园区数字化建设和应急保障等安全基础。提升小微企业园安全生产水平。完善落实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夯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小微企业入园把关,加强入园小微企业排查整治。提升乡镇工业园安全生产水平。开展乡镇工业园摸排,完善落实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企业入园把关,加强入园企业排查整治。提升村级工业集聚点的安全生产水平。落实村级工业集聚点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开展村级工业集聚点及企业摸排整治,推动村级工业集聚点企业入园发展。

6.道路交通专项冶理工程

加强重点车辆安全源头整治。严格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监管,组织隐患车辆专项整治,提升客车安全水平,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加强在用客车使用性质排查整治,加快淘汰隐患问题车辆。提升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严把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关。加大运输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重点车辆运输安全治理。净化道路交通秩序。严查突出交通违法,严防外省籍车辆输入性事故,强化隧道等重点路段通行秩序管控,严格落实动态监管责任,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全面排查道路安全风险,强化道路平交口和穿镇穿村路段治理,强化道路应急保障,推进农村道路设施建设。

7.特种设备专项整治

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大监管工作体系。落实属地监管责任,落实行业(领域)监管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节假日期间、复工复产前长期停用、极端天气下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严厉打击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行政执法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实施特种设备数字化监管与安全风险隐患防控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电梯监管改革创新与智慧化监管。提升特种设备安全队伍专业能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

8.文化旅游新业态安全专项整治

深入推行旅游"新业态"多部门全过程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协同高效、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体系。加强落实《德清县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建立由县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监管领导小组牵头、部门联合的项目审批及安全监管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明确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管权责,实施多部门全过程联合监管,全面实施"职能部门、属地人民政府、经营单位"三级管理机制,消除安全监管盲区。

6.推进自然灾害综合治理

强化自然灾害风险管控。落实各涉灾部门风险管理责任和属地政府主体责任,推进自然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提高基层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大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督促指导重点地区开展风险评估分级,完善区域灾害风险数据库。定期开展区域季节性、时段性风险研判分析,及时分布各类灾害预警信息。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加快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强化避灾安置场所日常管理,提升避灾安置场所的服务保障能力和转移安置舒适度,到2025年,全县完成4个国家级、5个以上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率达到100%。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捐赠和募捐活动的指导和监督。

专栏7: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

1.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防洪保安工程:包括县城城防提升工程(阜溪右岸段)、余英溪防洪提升工程、湘溪圩、城西圩防洪一张网工程、山塘水库加固提升工程,共计划投资9.25亿元。平原扩排工程:苕溪清水入湖(德清段)河道整治后续工程,计划投资1.5亿元;杭嘉湖平原圩区整治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2亿元。

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深入实施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治理、风险管理等六大能力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的专业监测网络,抓好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综合地质灾害、气象、水文预报预警信息和风险区划分结果,镇(街道)做好高风险区域相关人员的提前转移和临时避险。调整充实地质灾害防治专家队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多部门联动,提高预警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深化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管理体系。

3.森林火灾防治工程

全面落实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构筑完善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强化森林防灭火工作考核,积极拓宽宣传载体,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抓好宣传教育,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大力提升队伍建设,提高队伍建设标准,加强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对参与森林火灾扑救的所有森林消防队员投保不低于10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加强物资装备基础建设, 强化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情火灾,能立即响应,快速处置,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4.地震灾害防治工程

实施武康地震台站三化改造,加强地震抗灾日常监管。

(三)完善应急监管执法体系,提升执法保障能力

1.建立健全综合执法机制

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形成"局队合一"体制,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倾斜,配齐配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专业人员力量,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力量。加强应急管理执法检查跨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完善上下级、部门间和地区间的线索通报、案件协办制度,建立与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行政执法队伍之间的案件通报、资证共享、案情会商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2.实现分级分类精准执法

明确县级执法管辖范围和重点,开展分级分类执法,合理划分县、镇(街道)应急管理执法管辖权,明确监管职责,对镇(街道)有能力承担的执法事项,依法委托镇(街道)执法。科学分析本地区重点行业风险和重点区域风险,精准制定年度执法计划,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优化监管方式,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基础上,综合运用数字化、大数据等工作手段加强精密智控,加强线上预警监测和线下靶向执法相结合,推动智慧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对存在安全生产不良记录,实施惩戒的企业增加执法检查频次,对所有生产经营企业实现差异化精准监管执法。到2025年,所有检查事项"掌上执法"率达到100%。

3.加大监管执法保障力度

根据国家、省市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在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设工程、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制定安全生产配套政策,县、镇(街道)两级党委政府要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完善向基层倾斜的招录政策,通过公务员聘任制等方式引进应急专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提升一线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及履职能力。优化基层执法机构人员配置,加强执法装备和车辆配置,基层执法装备和应急器材规范配备率达到100%。落实财政保障,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将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提升执法能力,建立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定期轮训和考核制度,到2022年执法队伍中具有应急管理相关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人员数量不低于在职执法人员的80%。

专栏8加大监管执法保障专项工作

强化基层执法力量和办案水平。基层执法重点逐步转向委托执法,依法将5万元以下罚款的一般案件委托镇(街道)办理,增强基层执法的威慑力。组织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参加执法实训,参与执法检查、执法办案,提升执法人员的办案水平。

4.强化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

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和评估的程序、要求和标准,健全事故调查第三方技术分析机制,到2025年,实现一般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评估全覆盖。常态化组织开展事故整改情况"回头看",深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吸取教训、落实整改措施。

(四)立足灾害事故高效应对,提升救援救助能力

1.强化应急预案管理

推进应急预案制修订。推进各级各部门、基层组织和企业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规范各层级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和演练程序,针对后果特别严重的极端突发灾害事件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到2023年,完成危险化学品、矿山、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自然灾害救助、地震、火灾等县级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到2025年,形成全县覆盖、上下衔接、协调联动的应急预案体系。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方法,分区域、分行业开展常态化灾害事故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模拟演练。强化应急预案综合性实战演练和无脚本"双盲"演练,全面提升应急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推进应急预案数字化建设。配合全省统一的电子预案数据库建设进度,推进全县应急预案文本电子化、流程可视化、决策指挥智能化建设。实现一键启动应急预案,自动推送应急指令,快速生成应急处置方案。到2023年,在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广数字预案,2025年,实现全县应急预案电子化全覆盖。

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推动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加快推进消防救援队伍由单一灭火救援向全灾种综合救援转变,不断提升县级综合应急救援专业力量。围绕德清县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特点和"高、低、大、化"消防救援难题,提升灾害应对能力。继续加强森林防灭火、危险化学品、防汛防台等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镇(街道)专职消防队力量,常住人口超千人村全部建立志愿消防队,全面推进镇(街道)"专兼结合、一队多能"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开展社会应急力量能力分类分级测评,建立与专业应急队伍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镇(街道)政府每季度组织镇(街道)消防队联合演练和集中培训。制定补助补偿政策,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商业保险分担机制建设。积极培育应急志愿者队伍,引导应急志愿者有序参与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

专栏9: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工作

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进一步培育、扶持县级层面应急救援力量,巩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成效,着力将县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县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县防汛防台应急救援队等专业骨干队伍打造成为技能一流、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专业化应急救援和服务队伍;加大社会救援力量的培育扶持力度,鼓励队伍开展项目化建设,为村(社区)及相关单位提供减灾防灾、应急宣传、应急技能培训应急服务,提升全县社会应急面的专业化水平,并促进社会救援力量的良性发展。提高德清县防汛防台、地质灾害、地震、矿山等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类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形成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力量为突击、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社会救援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体系。

2.加强救援力量技能培训

将应急救援力量专业技能提升纳入应急管理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每年组织"请进来、走出去"专业技能培训,增强救援队伍综合实力。通过组织工作交流会、情况通报会、技能大比武等方式,促进社会救援队伍之间业务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搭建县人武部、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与社会救援力量协同训练基地,促进全县救援队伍培训基地统筹共享,确保队伍有固定的基地训练。每年开展县级应急救援队伍技能比武,鼓励各级应急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技能竞赛,以赛促训。

3.落实应急救援装备

2021年起每年落实县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县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3支社会救援力量配备相应应急装备物资,对县交工重装应急救援队等专业救援队给予适当的应急装备物资保障支持,提高全县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4. 微型消防站建设

2025年前,常住人口超千人的行政村、社区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现100%建有微型消防站。

3.完善应急救援协同联动机制

强化部门协同。充分发挥全县相关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明确各部门在事故预防、灾害防治、抢险救援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健全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协同机制和灾害事故处置应对协助机制,确保责任链条有效衔接。建立杭州绕城西线重大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力量协同救援联系机制。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指导各重点建设施工、生产经营区域开展消防、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强化全县整体突发事件执行力。

强化区域协同。健全区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德清县周边区域协同应急演练,统筹应急资源与应急力量管理,加强信息通报与共享,强化跨区域互助调配衔接,加强重大风险的联防联控。在全省应急管理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下,到2025年,县应急管理部门与周边同级应急管理部门全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4.加强应急物资保障

根据德清县自然灾害和产业风险特点,统筹布局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储备规模和仓储布点,推进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分级储备和更新、轮换、核销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配合全省的应急物资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整合全县应急物资信息系统,实现应急物资数据动态更新。建立跨区域应急物资联储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综合考虑全县区域特点、应急物资属性、市场经济性等因素,强化实物储备、市场储备、产能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产能动态目录和动用制度,强化应急通用物资的共储、共用,适当补齐高新技术、本地区特种物资的储备短板,制定灾害应急处置期间紧急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优化紧急采购流程,鼓励家庭有针对性地储备应急物资。

专栏10: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工程

1.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工程

按照《浙江省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指导标准(试行)》和《德清县应急物资储备标准》要求,会同商务局完成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按照储备标准对原有物资进行补充、更换,并配置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的仓储技术与装备,着力推进智慧储备,提升应急救灾物资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

2.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提升工程

根据《德清县应急物资储备参考标准》,综合考虑德清县本地区灾情种类、风险程度、发生灾害后损失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储备防护用品、通讯预警设备、救护救援装备、生活物资、抢险物资装备等应急物资,储备总量以全县自然灾害救助预案三级响应启动条件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为基准,至少满足2个镇(街道)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安置需要。适度储备一定比例的大型设备装备,与湖州市、周边县(区)应急物资储备建立联动保障机制,确保应急抢险救援及时有序开展,受灾群众得到及时安置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五)加强应急科技体系建设,提升整体智治能力

1.推进应急管理数字化建设

在全省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下,建设融合应急通信"一张网",到2025年建成全县及镇(街道)可视化双向互动指挥调度系统。推进应急救援无人机、消防机器人、智能应急指挥平台等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在德清"城市大脑"和大数据应用基础上,落实完成全省自然灾害、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的县级建设任务,推进各级应急指挥决策智能化。到2022年,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和救援等信息实现全方位共用共享,到2025年,形成全县安全生产、自然灾害整体状态的即时感知、全局分析和智能处置,实现应急全流程精密智控。

2.增强应急大数据支撑能力

加强应急指挥系统上下衔接,全面汇聚灾害事故情报、态势分析研判、救援力量分布、应急物资储备、现场视频图像、网络舆情监测、灾害周边道路交通、人口位置分布等信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综合数据库。进一步深化"物联网+ E监管"模式,推动实现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易发事故企业精密智控和风险智能管控,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数据智能、视觉智能、遥感智能、语音智能、语义智能等公共平台,全面支撑应急管理智能化应用。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类型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模板,全面推进三维数字化预案管理平台、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建设,结合历史相似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处置经验,综合专家研判、应急处置、物资调配、队伍调动等相关数据,实现应急救援实战指挥平台大数据统筹。进一步推进"浙江安全码"在自然灾害防御中的实战运用。2022年底前,形成更具智能化的应急指挥"一张图"系统,为指挥救援提供科学、专业的处置建议方案。

3.加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推进卫星通信网、融合通信网系统、应急管理370MHz窄带集群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县级建设,形成融合应急通信"一张网"。统筹建设应急卫星通讯系统,强化公网断电、通讯中断等不利条件下救援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协调运营商统筹架构网络设施,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高风险设施周边区域建设一定数量超级基站。支持基层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和应急机构配备小型便携应急通信终端。加大偏远地区应急基础网络建设,有效保障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4.强化应急可视化指挥能力

汇聚公安、气象、地震、水利、交通、文旅、民宗、林业、自然资源等政府相关部门数据,建成高空(高位)视频监控系统,2025年底前实现对未覆盖的化工集中区、重要场所、自然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结合直升机、无人机、单兵、布控球等移动监控手段,确保第一时间实现突发事件现场可视化。

专栏11:应急管理数字化建设重点工程

1.应急管理"物联网+E监管"工程

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按照德清县大数据局的统一建设规划,结合"物联网+E监管"技术,通过对过去三年全县各类企业隐患排查数据、事故发生数据的分析,梳理出一批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容易发生事故的企业类型和企业点位,通过物联网场景布设,更加及时、智能、有效、精确地对行为和数据进行动态收集、分析、处理和监测预警。利用智能物联感知技术建立监测预警场景应用,对重点高危企业、危化矿山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 涉及可燃爆粉尘场所、涉氨制冷企业全覆盖,针对高危场所离岗睡岗、人员聚集、防护装备佩戴、消防通道堵塞、可燃有毒气体、罐区温度(液位、压力)监测等六大场景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并预警。结合"E监管"基础数据,定制开发领导驾驶舱展现大屏,包含点位分布、执法动态、实时视频预览、实时传感曲线、预警事件动态和详细信息、预警趋势分析等板块。

2.可视化应急指挥系统工程

加快5G网络布设,购置无人机、移动单兵、卫星便携站等硬件设备,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和城市安全数字化两大数字化预案应急处置场景,通过物联网终端实时收集、分析系统数据,感知事态的发生、事态的进展,自动形成相应救援方案,同步启动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调度,实现风险感知、预测预警、防范控制、指挥调度、科学救援全程闭环;探索单兵可视化指挥调度延伸至镇村和企业,将可视化应急指挥系统与基层综治指挥平台互通,推进县、镇(街道)、村、企业四级协同指挥调度;会同县水利部门收集整理涉及德清湖泊河流水位的重要山塘、水库、水文站等重要水利工程的监控视频点位,以备防汛指挥调度之需。

3.应急管理一张图提升工程

将重点高危企业、气象、自然资源、地质地貌、物资装备、人员队伍、县域智慧用电数据、全县避灾安置点、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主城区积涝监测预警和森林防火高空视频监控数据等基础数据接入"应急管理一张图",暴雨短临预警信息预报细化到镇(街道)一级,实时动态更新。完成全县自然灾害转移人员基础信息排摸和赋码工作;实时更新安全生产"E监管"信息系统,升级完善企业管理、安全培训、责任制考核、社会化服务等基础数据及功能模块。同时,将企业点位分布、执法动态、实时视频预览、实时传感曲线、预警事件动态和详细信息、预警趋势等基础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

4.消防管理数字化提升工程

以云服务的形式,汇聚公安、气象、地震、水利、交通、文旅、民宗、自然资源(林业)等政府相关部门数据,2022年底相关部门数据汇聚率100%。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全面推进三维数字化预案管理平台、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实现消防实战指挥平台应急大数据统筹。公安等部门继续沿用350MHz、PDT数字集群和800M政务网等原有无线通信系统为消防救援机构提供支撑保障,确保无线三级组网模式正常运转。各属地结合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大数据系统建设,整合监督管理、历史火灾等内部信息,共享汇聚融合相关行业数据资源。2022年底前,分级建成城市消防大数据库,建成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实现对火灾高风险场所、高风险区域的动态监测、风险评估、智能分析和精准治理。

(六)强化基层基础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1.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镇(街道)应急管理统筹协调,完善由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的应急管理委员会,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作为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加挂应急管理站牌子,具体承担基层应急管理的统筹、协调、指挥、考核等职责。完善镇(街道)应急管理站建设,危险化学品企业多、防汛防台任务重的镇(街道),可统筹编制资源,单独设置应急管理站,加强专职工作力量,强化县级职能部门与镇(街道)的协作配合。加强村(社区)应急管理力量建设,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应急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在党员干部中择优配备应急管理员。

2.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

落实县、镇(街道)、村三级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从组织管理、人员组成、工作职责、工作机制、能力保障及宣传教育等方面落实建设标准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到2022年,基层应急装备规范配备率达到100%。大力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建设,围绕"巩固、加强、提升"基层防汛基础,以完善落实防汛防台工作责任制为核心,以风险精密智控和闭环管控为重点,以数字赋能基层防汛能力提升为手段,着力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5+1"(组织责任网、风险防控网、抢险救援网、灾后恢复网、运行保障网+数字化平台)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防汛防台"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工作格局,到2022年实现组织健全完善、责任全面落实、风险精密智控、救援高效有序、灾后恢复迅速、运行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应急体系总体目标,筑牢防汛救灾人民防线,进一步巩固提升极端情况下"乡自为战、村自为战"能力,

3.强化基层先期处置能力

鼓励基层组织采取灵活方式发展安全生产协管员、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水库巡查员、气象协理员等应急信息员队伍,加强风险隐患早期识别化解。加强基层综合性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各地结合事故特点、产业特点组建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育社会化应急救援力量,加强村(社区)"专兼结合、一队多能"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统筹解决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所需资金。强化基层应急救援装备配备保障,推动各地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发生频率及特点,制定基层各级应急救援装备配备目录,分类分重点储备应急救援装备。推进基层消防工作站建设,明确基层微型消防站、消防志愿者队伍、企业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等社会救援力量任务职责,加快构建基层快速响应救援圈,全县实现城镇建成区、工业园区"135"快速救援,城郊和人口相对密集的农村15分钟内快速响应救援的目标。到2022年,基层应急装备规范配备率达到100%。到2025年,所有行政村应急救援小分队全覆盖。

专栏12:强化基层先期处置能力重点工程

建立基层安全生产风险快速处置平台。结合一体化的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风险预警分级处置和应急救援平台,推动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一张网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实现数据打通,完善"一室四平台一网格"的发现-处置-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涉及安全生产高风险的网格数量较多的区域建设安全生产专科网格,建立安全生产数字化微平台,引入社会化力量,由专业机构派驻专家驻点基层专科网格,解决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形成安全生产风险预警基层快速处置闭环机制。

4.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建设

推动全县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四平台,健全普通网格管理机制和专属网格管理机制,强化工业功能区网格专业化建设,配强安全生产网格员队伍,将防汛防台、自然灾害风险排查纳入网格管理日常重要职责。制定和实施网格员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网格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问题隐患报办分离制度,对网格员排查出的重大隐患,统一纳入全县重大隐患举报奖励范围。加强业务数据共享融合,规范网格员信息终端使用,提升网格员工作效能。完善考核办法和考评实施细则,加大应急管理工作在网格员绩效考评中的权重,与评先评优、薪酬待遇挂钩。

专栏13: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建设重点工作

加强基层消防管理力量建设。各属地按基层综合治理"一张网"建设要求,将消防安全纳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以现有综治网格为基础,依托网格员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消防安全形势复杂、火灾隐患突出的地方应配备消防安全专门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网格员、消防安全专门工作人员消防业务培训,提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水平。加强全县微型消防站和消防区域联防协作组织建设,根据实际情况修订相关建设标准,推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按标建成微型消防站,实施社区微型消防站提档升级,开展星级微型消防站建设活动。

(七)完善全民参与机制建设,提升社会共治能力

1.完善全民安全素养提升机制

推动实施《德清县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每年举办1次专题宣讲。县级报纸、电视台等主要媒体要推出一批重点报道、学习文章、访谈评论等,在报、网、微、端等平台开设专题专栏,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大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到2022年,实现全县农村文化礼堂消防、道路交通、防汛防台等应急安全宣传全覆盖;到2025年,应急安全宣传教育在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和家庭全覆盖。定期通报全县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完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库,每半年曝光一批安全生产典型违法案例,及时公布事故调查报告。到2025年,实现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全面普及、宣教阵地不断丰富、群众安全素养大幅提高、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专栏14:全民安全素养提升重点工作

1.推进应急安全体验馆建设

打造特色安全宣传教育体验馆提升工作,根据体验馆规范标准,建立健全体验馆建设与运营机制,实现网上预约等功能,进一步发挥体验馆安全宣传作用。到2022年底,全县力争建设完成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验馆14家。

2.加强企业员工安全技能培训

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近年来多发易发事故的成因,对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重点人员,"三场所三企业一行业"、工贸行业使用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性较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企业各类从业人员开展针对性安全培训。高危企业在岗和新招录从业人员100%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深入实施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确保每年培训合格人数不少于2.3万人次。

3.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行业部门分类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司法行政机关加强消防普法宣传的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教育部门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和高校、高中新生军训;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公务员培训、职业培训;文旅部门在文化娱乐场所开展消防安全"三提示"活动;相关行业系统出台消防安全"五进"活动指导意见。

加强群众消防安全素质教育。组织消防志愿者队伍,对重点群体和进城务工人员上门开展防火检查和送平安服务活动,建立健全类型多样、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三级消防科普教育场馆体系。

新闻媒体集中开展警示宣传。围绕专项整治阶段性工作,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分别开设专题(专栏)开展隐患曝光,及时跟进公布整改情况,制作专题警示宣传视频,开展警示教育。

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各属地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社区民警、村(居)委员会工作人员、网格员、保安人员、企业员工等重点人群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结合全县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加强对各类企业负责人、管理人、从业人员消防安全培训。2022年底实现全县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的责任人(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入职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全覆盖,企业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

2.完善风险社会化分担机制

完善保险分担机制。加大安全生产责任险统筹推进力度,健全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服务机构、保险机构参与保险服务机制。到2021年底,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率100%;到2025年,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其他高危行业领域全覆盖,鼓励引导机械制造、纺织轻工等行业企业参与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在历年来实施德清县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巨灾保险制度试点建设。

强化应急管理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红黑"名单,实行企业安全生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修复机制。建立企事业和社会团体在应急物资采购、紧急征用、志愿捐助、救援队伍建设支持、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诚信体系,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健全社会化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德清县应急管理社会化服务机制,拓展政府向社会中介机构购买服务种类,引入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协助企业解决科研、生产或管理过程中的难题,积极推广"保险+服务+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健全应急管理社会化服务考核评价和惩戒淘汰机制,引导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强化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单位、组织和个人举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畅通举报渠道,对举报信息,严格落实登记保密制度和核查责任你,及时进行核查并反馈,举报事项核查属实的,及时按规定给予举报人相应奖励。

3.完善全县综合灾害救助能力

健全灾后救助保障。依据上位法制定自然灾害救助政策,设立灾害救助基金,健全灾情核查评估机制、灾害救助资金预拨机制和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联动机制,提高各类灾害救助基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受灾人员救助标准,通过宣传报道、信用加分、荣誉奖励等形式,鼓励和引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

增强灾害事故科学防控能力。县党委政府联合职能部门、议事协调机构、权威专家共同参与次生衍生灾害隐患排查及危险性预测,科学开展重大灾害事故灾后复盘评估,从政策、制度、标准、技术等角度查找灾害事故防控短板,科学高效加强防范措施。

4.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

结合"城市大脑"建设,加强对城市运行的安全风险监测。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安全规划水平,开展城市公共设施安全专项体检,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实施建筑施工"智慧化、信息化、标准化"工程,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加强城镇燃气行业规划及建设,加强燃气使用环节隐患排查治理;完成全县城市桥梁护栏升级改造工作,开展城市道路塌陷的隐患排查,基本完成城市桥梁隧道的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城市地下供排水管网及内涝隐患排查与整治,增强城市排水防涝工作联动能力,加强农村危房常态化长效治理改造,大力整治违法违章建设活动。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管理水平,完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要对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主要任务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德清县实际,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县应急管理局要会同县发改局,建立推进本规划落实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协调以及监督作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加大要素保障

县委县政府要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等保障工程,以及应急管理数字化治理、政府应急救援服务购买等重点工作的投入力度。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经费保障机制,指导县域灾害易发多地区适当调高政府预算预备费提取比例,逐步提高工伤保险中事故预防费的提取比例。紧密围绕破解应急管理难题,落实项目资金、土地供应、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确保规划顺利落地实施。

(三)强化协调衔接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协调与衔接机制,确保本规划与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省市应急管理领域专项规划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县发改局制定德清县应急管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细化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纳入部门和政府年度工作考核。

(四)实施监督评估

落实规划实施评估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监督管理,对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落实情况进行及时评估总结。由县应急管理局会同县发改局,组织完成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成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绩效的重要依据,评估考核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抄送:县政府办。

德清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8月5日印发

分享到: